長之事,文也;收藏之事,武也;是故文事在左,武事在右,聖人法
之。以行法令,以治事理。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操持不正,
則聽治不公;聽治不公,則治不盡理。事不盡應;治不盡理,則疏遠
微賤者無所告●,事不盡應,則功利不盡舉;功利不盡舉,則國貧疏
遠。微賤者無所告●則下饒;故曰:凡將立事,正彼天植;天植
者,心也;天植正,則不私近親,不孽疏遠;不私近親,不孽疏遠,
則無遺利,無隱治;無遺利,無隱治,則事無不舉,物無遺者。欲見
天心,明以風雨,故曰:風雨無違,遠近高下,各得其嗣。
萬物尊天,而貴風雨,所以尊天者,為其莫不受命焉也。所以貴
風雨者,為其莫不待風而動,待雨而濡也,若使萬物釋天而更有所受
命,釋風而更有所仰動,釋雨而更有所仰濡,則無為尊天而貴風雨矣
;今人君之所尊安者,為其威立而令行也;其所以能立威行令者,為
其威利之操莫不在君也;若使威利之操不專在君,而有所分散,則君
日益輕,而威利日衰,侵暴之道也。故曰:三經既飭,君乃有國。
乘夏方長,審治刑賞,必明經紀。陳義設法,斷事以理。虛氣平
心,乃去怒喜。若倍法棄令,而行怒喜,禍亂乃生,上位乃殆;故曰
:喜無以賞,怒無以殺;喜以賞,怒以殺,怨乃起,令乃廢。驟令
而不行,民心乃外;外之有徒,禍乃始牙。眾之所忿,寡不能圖。
冬既閉藏,百事盡止,往事畢登,來事未起。方冬無事,慎觀終
始,審察事理。事有先易而後難者,有始不足見而終不可及者,此常
利之所以不舉,事之所以困者也。事之先易者,人輕行之;人輕行之
,則必困難成之事。始不足見者,人輕棄之,人輕棄之,則必失不可
及之功。夫數困難成之事,而時失不可及之功,衰耗之道也。是故,
明君審察事理,慎觀終始,為必知其所成,成必知其所用,用必知其
所利害;為而不知所成,成而不知所用,用而不知所利害,謂之妄舉
第 39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