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為九竅,九竅治,君不為五官,五官治。為善者,君予之賞
,為非者,君予之罰。君因其所以來,因而予之,則不勞矣。聖人因
之,故能掌之,因之修理,故能長久。
右主因
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則群臣下亂。寂乎其無端也。外內不
通,安知所怨,關閈不開,善否無原。
右主周
一曰長目,二曰飛耳,三曰樹明;明知千里之外,隱微之中,曰
動姦,姦動則變更矣。
右主參
修名而督實,按實而定名。名實相生,反相為情名實當則治,不
當則亂。名生於實。實生於德,德生於理,理生於智,智生於當。
右督名
桓公問第五十六
齊桓公問管子曰: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為之有道乎?
對曰:勿創勿作,時至而隨,毋以私好惡害公正,察民所惡以自為
戒。黃帝立明臺之議者,上觀於賢也,堯有衢室之問者,下聽於人也
。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諫鼓於朝,而備訊唉。湯有總街
之庭,以觀人誹也。武王有靈臺之復,而賢者進也。此古聖帝明王所
以有而勿失,得而勿忘者也。桓公曰:吾欲效而為之,其名云何?對
曰:名曰嘖室之議,曰法簡而易行,刑審而不犯,事約而易從,求寡
而易足。人有非上之所過,謂之正士,內於嘖室之議,有司執事者咸
以厥事奉職而不忘,為此嘖室之事也,請以東郭牙為之,此人能以正
事爭於君前者也。桓公曰:善!
度地第五十七
第 31 章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