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奕然打开MacBook,不再聊骚,正襟危坐:“来讲讲。”
“这户去年刚来KA时签的,当时消费不高,今年规模逐渐扩大,消费提升,可以选择的广告商就多了。”陈夕一副公事公办的态度,这是二人这十来天第一次正常交流。林奕然是陈夕上级,帮他处理客户问题天经地义。他解决不了的,林奕然如果有策略能解决,陈夕求之不得。
“招商加盟那户?”
KA客户分为“品牌户”与“消费户”。所谓品牌户就是常年有广告预算,做展示类广告的客户,展示类广告溢价可算作销售毛利业绩;而消费户就是常年需要依托线上广告,做效果转化的客户,广告消费达到一定量级对应媒介会给澜海返点,返点部分作为销售毛利业绩。
林奕然对这招商加盟的客户有印象,这是陈夕刚转岗来KA签的首单消费户。
“嗯。”
林奕然下颌微仰,点了点座椅方向。
陈夕不想坐在林奕然对面的椅子上,离他太近,保持距离是他最后挣扎的底线。他向前走了两步,扶着座椅靠背,并不坐下,依旧保持距离。
“停户后你与客户沟通过么,对方怎么说?”
“沟通过,负责人问我要返点。”陈夕垂眸。
招商加盟客户通过线上推广招加盟商,推广的钱肯定要从加盟商身上捞回来。例如消耗1万推广费,招来一个加盟商,加盟费用是3万,刨除人工成本投产比能达到1:2以上,甲方就会持续合作。
消耗户说白了就是钱换钱,用广告投放的钱,换加盟商签约的钱。
以利益为基础合作的客户,能找澜海投放广告,当然也可以找其他公司投放广告。如果其他广告公司给甲方回扣或返点,这户很容易就会流失。
如果给客户返点,就会损失自己的消耗毛利,而KA考核的就是消耗毛利;不给返点,客户流失;给返点,没业绩。
这情况在陈夕看来,怎么都是死局。
但“返点”在林奕然看来,只是促成双方合作的一部分原因。如果客户只要利益,根本不会给陈夕签约的机会,不会与澜海持续合作一年。
这题并非无解。
林奕然问:“甲方要多少返点?”
“20%”
澜海作为广告公司,能拿到的平台返点最高为18%。甲方要20%,如果与澜海合作,甲方每投放10000广告费,澜海就会损失200,得不偿失。
“渠道公司给20%?”
“嗯。”
线上广告投放平台给渠道或者给澜海都是18个点,不会再多。渠道公司之所以能给高返点,就是因为他们要完成平台的任务,完成平台的渠道考核。
例如:达不成平台考核要罚渠道公司1000W,而单体客户投放50W,赔钱1W就可以完成业绩,何乐而不为?
平台对渠道公司有考核,但是对广告公司没有考核。澜海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广告公司,陈夕的考核方向也是毛利。所以,无论从公司还是销售层面,都没理由给客户返点。
这些年很多消费高的客户被渠道公司用返点撬走,林奕然见怪不怪,但这事儿对陈夕来讲是头一遭。
“谁跟你说的?甲方负责人还是老板?”林奕然继续追问。
“负责人,他家老板只拿钱要结果,不管网络推广。”
“客户现在已经与渠道公司合作了?”林奕然深邃的眼略显锋利,问话步步紧逼。
“嗯。”
“他们与几个渠道公司合作了?分别日均广告消费多少?推广的项目是之前的还是有新项目了?”
陈夕早已习惯林奕然这种刨根问底的谈话方式,来KA这一年,他与林奕然除了工作几乎不聊其它,在谈论客户时,向来有话直说。
“这……负责人没说。”甲方负责人只说不合作,简单交代两句就挂电话了,陈夕当时没想到要问这么多。
林奕然双手交抱于胸前,看了眼腕表,距离开会还有5分钟。
这小废物,被甲方绕进去了。
“你这客户消费经常波动,渠道公司很可能不止一次介入。”林奕然将MacBook朝向陈夕。
客户是陈夕的,停推广告损失的是他的直接利益,陈夕着急,顾不得保持距离,在林奕然对面的椅子上入座儿,盯着屏幕看消费数据。合作一年统共3次数据波动,每次都在季度末,最近一次是上月末。
林奕然问:“上月末客户消费波动时,你有关注么?”
陈夕摇头,季度末他在谈其它客户冲毛利业绩。
看来是我不够关注,给了渠道公司可乘之机。
“如果……我那时能及时发现,与客户沟通就好了。”陈夕眉头紧锁很是懊恼,小脸儿皱成一团。
林奕然下意识地想摸摸他的头,手臂刚抬起,又放下。
如果在理智与情感中做选择题,林奕然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理智”,陈夕也会选“理智”但实际执行的是“情感”。
现在的确错过了客户的最佳挽回时机,但并不是完全没有解决方案。
“上月末我也没看消费数据,忘记提醒你,这事儿怪我。”林奕然轻描淡写地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陈夕确实没有对消费户进行良好的监控,但他既然已经认识到错误,再纠结之前发生的事情并没有意义,莫不如去想挽回客户的解决方案。
就像“他们睡了”是已经发生的,纠结也没用,林奕然想的是“留住陈夕”的解决方案。
如果甲方真的不想再与澜海合作,大可不必告知陈夕,直接去渠道公司投放就完了。所以甲方不是不想合作,而是有要返点或者其它需求。“不合作”只是甲方用来谋取利益的借口,我要让陈夕真正读懂甲方的需求。
林奕然对陈夕稍作提示:“如果渠道公司达不成考核,平台会有相应的罚款或者取消他们平台的代理权限。每到季度末,渠道公司都会赔钱冲平台考核。所以,即便我们那时发现了,也很难以高返点稳住客户。”
陈夕稍稍琢磨过来味儿:“林哥的意思是,我那户上季度末确实拿了20%返点,但是本季度初渠道公司不会再给他那么多,所以他与我要20%返点,是在诓我能给的返点上限?”
“对。”
“完成考核后,给渠道冲考核的客户就没用了。”陈夕分析利弊,“因为投放的越多,渠道就赔的越多。”
“对。”
“所以我要去见负责人,想方设法问到他的真实返点,我们才有机会把客户抓回来。”陈夕幡然醒悟,找到其中关窍。
“呵呵。”林奕然这回没说“对”,也不支招儿,就看着陈夕自己在那说。
“可是……”陈夕又犯了难。
虽然知道问题,但不好解决。
客户因利益合作,与我客情一般,返点属于商业机密,定然是问不出来的。
“想都是问题,只有面对客户时才会有解决方案。”林奕然猜到陈夕心中所想,淡淡道,“谈判时可能发生许多无法预料的问题,不曾经历,不成经验。”
“有时候准备一堆解决方案,关键客户非常强硬,不得不铩羽而归;也有时候不用解决方案,刚开口关键客户就直接缴械了。”林奕然笑笑,“所以,去谈吧,在这儿不停地纠结,客户只能折损,见面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9:00时间到,林奕然起身,边走边说:“一会儿你就去找甲方,甲方问你返点,你一定要让他先说,否则你说低于20的返点,多少都是错。”
陈夕点头,目光灼灼。
日光映照林奕然轮廓分明的脸,精致的面庞宛若艺术家雕刻的杰作。他的眼波似深邃的湖水,平静而悠远,蕴藏着睿智,沉稳又坚定。
“Top Sale面对竞媒永远不会退让。”
第19章 焚烧痛苦的生活
手中的水杯还漂浮着热气,陈夕鬼使神差地端起水杯,在印着水痕的位置喝水。
陈夕暂时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客户上,用“关键客户”来与“林奕然”对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