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放三百余人,如今百十人都不到了。
“哐啷!”一声,划破了令人窒息的死寂,养心殿内外的人都跪下去,却只有摇光一个人,提着食盒站在原地。她茫然地环顾四周,灰色的,蓝色的衣裳,明黄的琉璃瓦,朱红的宫墙。
里间帘缦轻动,德佑才敢领着人起身,他轻轻托着摇光的手肘,见她仿佛外头飞卷的树叶,摇摇欲坠。他手上使力,掐了她一把,让她清醒过来,随后将她往里头送,亲自替她打起帘子,“姑娘请。”
东暖阁里尚未掌灯,只有炕几上放着一盏羊油蜡灯,皇帝半靠在云龙纹迎手炕上,灯火模糊了他的眉眼,倒看不清神色。栽绒地毯上碎瓷飞迸,茶汤在地毯上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如同一只吐着信的小蛇。
摇光好像并没有看见地上的碎瓷一样,直直地走过去,瓷片嵌在她的鞋底,她也不觉得疼。她朝皇帝的方向,叩首问安,“奴才请万岁,圣躬金安。”
皇帝掀起眼皮,在雕窗透过的天光里,定定地瞧着她。外头飞雨如织,倒像一张硕大的帘幕,将他们与世人隔绝开去。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专注又仔细地看她了,可如今,她就在他的眼前。
他有深重的无力,情之一字最难周旋。先前对绰奇,三言两语敲打出他的意图,之后再谈也就不必多费心思。连折子都是旁人代写,又怎么能流畅地说出那一番堂而皇之的章句,无非是有人在背后指点他。他拗起句读,他就不知所指,将想要的和盘托出了。
可她不同,他甚至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她那样聪明,不会不知道成明今日的所作所为无非是为了她,那她知道家人的事情吗,如果知道,她又会怎么看他?
她可能会恨死他吧。
可是她也许不会知道,她能来看他,他有多欢喜。虽然他很明白,这不是她此行的目的。
皇帝恹恹地别过头去,炕几上的桃花承着明烛光影,颇有种明月寒枝的美丽。春色已在桃花上,这是很好很好的,可是他不喜欢。
他不说话,她就一直跪着,两下里沉默,仿佛也能到地久天长似的。外头风雨大作,打得檐角铁马啷当作响,御案上放着的芙蓉石香炉逸出青烟如缕,在室内时凝时散,飘忽不定。
人反倒安静下来。皇帝的声音也飘忽,轻轻的,带着几分无力与嘲讽,如同空中轻薄四散的乌云。他问:“你是来为他求情?”
她并不回答,起身将手中的食盒恭谨地放在炕几上,她重叠的袖口里带着香气,却非兰麝,腕上油青色的桌子随着举动轻微地摇摆,令他心中怦然作响。
她静静地转陈:“太皇太后让苏嬷嬷给主子送酒膳来。老主子说让主子平心静气,顾念宗室,保重圣躬。”
外头的雷声越大,落在成明身上的雨点就越小。这一场雨下得好,风宜日暖的天气跪着太松泛,反而让外人觉得便宜。
桃花牛乳酪与糖蒸酥酪其实大体类似,只是应着时节,添了桃花进去,做出来的乳酪便泛着微微的桃花色,再用花瓣点出五瓣桃花,是闺阁姑娘的机巧与雅致。
时有微凉,不知道是不是风。
皇帝忽然一哂,重复着她的话,“顾念宗室?”
“是。”她说,在他衣袍前跪下去,深深泥首,说出了他最不愿也最害怕听见的那句话:“请主子放过端亲王吧。”
皇帝只觉得心中冰冷,连目光都凛冽万分,外头的阵阵惊雷轰然滚在他的脑海,明明知道会这样,从她进来那一刻他就猜到了会这样,他居然还可笑地对她心存肖想。
“放过他?”皇帝的声音凉薄又低哑,如同深秋枯叶上凝结的白霜,他似笑非笑地盯着她,而她就跪伏在他的靴旁。
“你让我放过他?谁又来放过我!”皇帝心中凉透,涌起森森的寒意,不觉眼眶发红,“幸得太皇太后庇佑,才免你流亡,如今你又是凭仗什么,替他,来向朕求情?”
摇光抬起头,迎上他的目光,两两对望,仿佛能望到彼此心里去似的。她的眼睛还是那样明亮,如同一汪水一样,皇帝在高处,俯身看向她,有一种幽深至极的平静。
她的声音清越,衬着外头沉闷的雨声,“如今宗室们在养心殿外替端王请罪,主子若要严惩,反而容易令宗室生怨,兄弟离心。”她望着他,一如那年冬天他所望着他一样,满怀赤诚,“奴才,微贱之人,不堪蒙受端王如此大恩,亦无以为报,只能以命相请。每每遭逢风雪,您都向奴才伸出手,如今八表同昏,奴才很想,却不知能为您做些什么。只求万岁顾念宗室兄弟情分,勿复如奴才一样,有鹡鸰之悲。”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她的兄弟受难,她的父母老迈,她却帮不得,也见不到。
少时听哥子们读《孟子》,说到君子三乐,第一乐便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就连最小的妹妹也没有了,死在去宁古塔的路上,她才八岁。
卿须怜我我怜卿。
她不希望他也这样,在外人都逼迫着他的时候,举目四顾,竟然只有一个人,独自面对无边的凄风苦雨。
心仿佛被人紧紧攥着,连呼吸都有些滞塞,一阵又一阵的难受袭涌上来,她目眩欲死,一张脸白得吓人。强撑着向皇帝再度叩首,这才起身。她自几场大病后便有了气血不足的毛病,兼之起得急,眼前发黑。皇帝心里却如同天光乍泄,紧随着明亮了起来,有一种溺水之人忽然得救的自由。八表同昏,平陆成江…原来她都是知道的,他那些不得不藏起来不得不压抑下去的心意,她却原来都是知道的。
他却气疯了似的说出那样的话,直挑开她的伤疤,将血淋淋的事实毫不留情地放在她面前。
她好像要走,皇帝心里焦急,不禁伸手握住了她的手,纤细的手腕重新落在掌中,冰凉温润,如同久旱乍逢的甘霖。
皇帝从背后轻轻地拥着她,她没有挣脱,他满是沉甸甸的欢喜。耳鬓厮磨之间,他将头埋在她肩头,恣意地寻觅着她的气息,心里忽然变得踏实起来,仿佛是失落了许久的珍宝终于复得,如同春风十里,拂过一片春草蒙茸。
他闭上眼,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错错,与我一起走,好吗?”
第64章 淈泥扬波
绰大人迈着四方步子负手下了车, 门口早就有小童在接引,雨还在下,噼里啪啦地, 不懂事的雨点倒溅了尊贵的绰大人一袍角的泥。
万岁爷发了旨意,那个混不吝的刺儿头到底有人保着,更有一帮一起斗鸡走狗的兄弟们跪在养心殿门口替他求了好几个时辰的情,听说把一位王爷的膝盖都跪坏了,当然这不干他的事。
总而言之,这件事雷声大雨点小,原本提出的夺爵仗一百改为仗五十, 俸禄减半, 撤销军机大臣之职,罚去上驷院喂马。
听说闽浙总督给额大人送了这么大这么长的鱼,各式样珍玩不提, 还有一株特别高的红珊瑚, 绰大人老早就说要来吃饭,趁着今儿吉日良辰,择日不如撞日么!
前头小厮给他打着伞,一行人摇摇摆摆地过了二门。那珊瑚树就放在花厅里,晚饭也摆在那里。正式会客是在正堂, 绰奇到时,额讷正坐在黄花梨的太师椅上头喝茶,听见步履之声, 连眼皮也没抬。
绰奇在门口骂了一顿鬼天气,由底下人伺候着扫干衣裳上的雨珠子, 才进正堂去。他兴冲冲地叫了声“额大人”, 十分热络地问:“您喝茶呢?”
“给绰大人上茶。”额讷笑了笑, “闲来无事,静坐听雨,这茶还粗略可品,绰大人试一试?”
绰奇低头看了一眼,说呦呵,“了不得,这可是金瓜贡哪!”他讪讪地笑,“也是,在大人您这里,可不就跟碎银子似的么!”
“客还没来齐,您坐着等吧。”额讷不置可否,“今日大人进宫了面圣,末了竟然是这样的结果。端亲王胡作非为,骄横跋扈,这样不把朝臣们放在眼里,谁知道主子重重地骂,却是轻轻的罚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