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师父可答我一问?”她此番坐在了他的左侧,香气扑鼻。
“女施主请说。”他放下筷子。
“世间情生何处?”
“情生于万物间,燕去归来,惊雷乍起,叶落归根,千山暮雪,皆始于情终于情。”
“人有情吗?”
“人最有情。”
“那小师父动过情吗?”
他听罢,竟笑了一声,如何作答,他没学过,毕竟也从未有人问过。
“未曾,小僧已遁入空门,佛门中人不说红尘情事。”
“哦。”她淡淡一声,眼底掠过一丝凄凉,“幸而我爱的人不是你。”
她说着,眼望向窗外,视线聚集在那座小屋前。文念下意识跟着看过去,那间小屋也点上了蜡烛,于是明白,它是有主人的。
此刻屋里多了一个书生,在窗前的案牍上朗朗读着《论语》,什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咳咳,什麽“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咳咳,之类之类。
间隙,他喝一口茶,擡头,无意间看向这里。他们视线相交,她蓦而红了脸。
他看在眼里,心忽然一空,原她已有爱的人,如此,又何必来撩自己呢。一桌饭菜,顿时索然无味。
“小师父,我还有一事想问。”既然她无情与自己,还有什麽必要继续回答下去。
“女施主请说。”
“他不爱我,是他无情吗?”
他一愣,这样的女子,竟有人会不爱。
“并非无情,不过是你们缘浅罢了。”
“缘浅?那如何能缘深?我爱他,我想他也能爱我!”她殷殷切切,两只手扒着他的胳膊,凝眸看他。
此是第三次,肢体相触,心弦未再浮动,愈发空了,空空蕩蕩,还有些疼。
其实,这个书生他见过,他知道他叫孟柳寒,因他曾去青山寺求过功名签。彼时是文怯接待他的,他抽到了第十七签,不好不坏。
文怯后来说,他从未见过哪一个书生如他一般渴望功名,他宁愿抛弃一切的一切,只为换取高位重禄。
红蘼竟爱上了他。她爱上他,不会有好结果的。
“师父,你在听吗?”
“啊,我在听。”
“若我想求得与他的美好姻缘,该念什麽佛经好呢?”
“天女咒。”他如实说,“善天女可佑修行者克服苦难,修成正果。”
她喜形于色。
“天女咒吗?如何念?念几多遍?”
“每日千遍。”他麻烦铃兰取了纸笔来,执笔写下经文,对折,双手呈递给她。
她未曾接,腼腆一笑。
“我不要。”她说,“我念不来,一来我不怎麽虔诚,二来,每日千遍,与我来说太过枯燥了。”
如鲠在喉。
他唯一能为她做的,却被她干脆拒绝了。他将那张写了经文的纸握在手心里,皱了,便成了废物。
如他一般。
“不如……如若小师父平日有閑,可否替我念一念?不需千遍,十遍便可。”
“好。”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应下她。
“多谢小师父!”她起身作揖,脸上一扫忧郁,堆上笑,原本就豔若桃李的面容因此更生俊俏。
他微微点头,当做回礼。
他是小沙弥,念经与他来说不是什麽难事。又来是为了她,他想见她能够幸福。
对面的书生仍在念书,“子不语怪力乱神”,“子不语怪力乱神”,咳咳……
红蘼听得迷醉,忽就起了兴趣,问:“他念的是什麽意思?”
他稍显为难,故作深沉,摆了摆手:“没什麽,是你我俗人皆不懂的。吃菜吃菜。”吞一只小蘑菇,咀嚼,时下竟味同嚼蜡。
此生第一次生恨,恨当初谢夫人为什麽要将他送到青山寺,若他仍在谢家,如今肯定也是个书生。
“小师父,你好像有些不开心,是不喜欢这素斋的口味吗?”
“不不不……”他急忙多吃了两口,“喜欢,喜欢得很!”
“你若是喜欢,我天天做给你吃。”她献着殷勤。
“不……不必麻烦了。”此次辞别,他日后就不会再来了
妖之夜
对面停了读书声,不久便灭了蜡烛。
文念看了看天空,因是月半,月很圆,却太朦胧,想来明日必将大雨,山路遇雨便泥泞难行,不如此刻归山。
“女施主,我……”一转头,却见红蘼已伏于桌上睡着了。
烛光映照她的侧脸,他难忍不看。许也抱着一丝侥幸,此处无他人,她亦睡着不知,就算贪恋一时美色,又有什麽关系。
人说眼为情苗,心为欲种。文念以为自己不懂此话,可这一瞬间像是什麽都懂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