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唉,你为什么要姓马,不姓郑呢……”朱桢郁闷的又叹了口气。
“王爷赐小的姓郑,那往后小的就姓郑了。”马三宝忙乖巧道。
“唉,晚了……”朱桢三叹道。说的马三宝一头雾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现在姓郑晚了。
因为他要是早姓郑的话,就不会在这里做无鸡之谈了。
其实朱桢在胜境关等着进攻云南时,还真想到过,大名鼎鼎的三宝太监郑和,这时候应该就在昆明,还是个五肢健全的小孩子。
朱桢是真心实意想帮他把根留住,然后好好培养他,将来做大明的海军司令,率领无敌舰队到处耀武扬威。
于是他命令沐英攻入昆明后,要留心寻找一个叫郑和的孩子。但更多的信息他也不知道,甚至连郑和现在是七八岁,十五六岁都不清楚,只能让沐英大海捞针。
结果就没捞着……
等朱桢来到昆明时,沐英便回禀说没找到他要找的人。这再正常不过了,朱桢就让他继续寻找,没有太上心。
直到后来准备返京,傅友德呈送献俘名单时,朱桢无意中听他提起,除了名单上的前元王公外,还有五百名阉好的幼童,请王爷一并送入宫里。
此前大明的宦官来源,主要是前元的大小太监上岗再就业,比如吴太监、王德发、侯力谢都是这种情况……朱老板用的人也少,所以一直还算够用。
但随着亲王们长大成人,开府就藩,对太监的需求量也就激增了,这时候便需要开拓新的宦官来源——阉割少年俘虏,便是重要的一项。
“快把小阉人的名单拿来!”朱桢听完禀报的反应,吓了傅友德一跳。
傅友德赶紧让人取来名单,朱桢从头到尾仔细看一遍,确实没找到郑和的名字,却看到了一个叫马三宝的……
然后把小太监叫来一问,这孩子姓马名和,小名三宝……这又是‘和’又是‘三宝’的,朱桢基本就能确定,他便是自己要找的人。
“那你为什么不告诉他们,自己叫马和呢?”朱桢无奈问道。
小太监以为还要割自己的大头呢,直接吓尿了,跪在地上两股战战道:“因,因为觉得当太监丢人,所以隐瞒了。”
“你要是不嫌丢人,也许就不用挨这一刀了。”朱桢叹口气道,不过也说不准,毕竟自己要找的人是‘郑和’,关‘马和’什么事?沐英就是再细,也很难把这俩名字联系起来吧。
“唉,也许这就是命吧。有人天生就要当将军,有的人是天生的罪犯,而你,我的孩子,你就是天生的太监。”他摸着马和的头,安慰他道:“不过不要紧,我会让你成为古往今来最伟大的……”
“啥?”马三宝巴望着老六。
“太监。”朱桢道。
于是打那天后,朱桢便把他带在身边,让他成了自己的贴身太监。
第一零五零章 又是一年除夕夜
除夕夜,朱桢是在军营里和将士们一起度过的。
这是他在昆明过的第二个年了,此番心境跟去年携二美同游滇池时的春风得意截然不同。这回少了几分志得意满,只剩下沉甸甸的责任。
朱桢为将士们精心准备的年夜饭堪称盛宴,有现烤的全羊、酥皮金黄的乳猪和令人欲罢不能的菌子火锅……当然所用菌子都是经过军医院筛选过的,应该不会吃出小人儿来……
所谓无酒不成席,王爷还格外开恩,允许将士们在宴会上饮酒。尽管都是土司们进献的土酒,喝起来寡淡乏味,甚至有些还十分浑浊,得筛过才能喝,将士们却乐在其中,喝了一碗又一碗。不少人早早就酩酊大醉,抱着酒坛子呵呵傻乐,醉话连篇。连王爷驾到都没察觉。还在那里自顾自的撒酒疯。
这让陪同的蓝玉分外恼火,抬脚就想把这些醉汉踹起来。朱桢却拦住他,不以为意的笑道:“大过年的,别做煞风景的事。”
看到自家主将那张要吃人的脸,将士们这才赶紧从地上爬起来,却都摇摇晃晃站不稳当。
“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拜见王爷!?”蓝玉黑着脸低喝一声。
“拜,拜见王爷……”官兵们如梦方醒,赶忙跪下磕头。有个倒霉蛋动作猛了点儿,哇的吐了一地。
那味道甭提多销魂了……
将士们却顾不上掩鼻,全都替那小倒霉蛋担心起来。
吓得他赶紧使劲磕头,筛糠似的抖起来:“小人该死,王爷饶命。”
蓝玉目光一凛,却见王爷笑容依旧,甚至还弯腰扶起了那个年轻的小旗官。他这才改口啐道:
“这帮兔崽子,淡出鸟来的酒,也能喝醉成这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