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3页(1 / 1)

('

“是。”潘原明忙点点头,王爷话是这么说,他可不敢把那帮大学生往死里用。

“本王已经跟那些土官都打好招呼了。”朱桢又吩咐道:“明年就把他们全都分配下去,到府州县里任职。这个事你看看怎么安排,回头拿个章程出来与本王定夺。”

“遵命!”潘原明应一声笑道:“衙门草创阶段是最累人的,但也是最锻炼人的,那帮年轻人亲身经历过一次官府的从无到有,对官府的那些事就彻底门清了,人也就成长起来了。”

“嗯,明年先把衙门全都立起来,典章制度定好了,上传下达理顺了,你就是大功一件。”朱桢习惯性给潘原明画饼道:“事成之后,本王举荐……算了,你还是先留在我身边吧。”

“呵呵呵……”潘原明笑着抱拳道:“王爷的肯定就是对为臣最好的奖励了。”

“放心,不会亏了你的。”朱桢笑道:“令公子不是在陕西当知县吗?让他来昆明当知县吧。听平调到边陲当个附郭知县,没人会说你什么的。”

“老臣多谢王爷体贴。”潘原明却感动的热泪盈眶,他是致仕起复的官员,都这把年纪了,在仕途上还有什么追求?

朱桢这样安排,非但能让他一家团聚,还能让他儿子近水楼台先得月,要不了几年就能青云直上,实在是比升他自己的官,更让他感到高兴。

虽说‘三生作恶,知县附郭’,但要是附郭知县有个布政使的爹,就另当别论了。

第一零四九章 小马哥

洪武十六年的春节,是大明军民在云南过的第二个年。

但去年过年时战事正酣,大军刚刚攻入昆明,云南大部分地区还在敌手,官兵们根本没法安心过年。

所以今年朱桢给布政司下了死命令,一定要让将士们过一个舒舒服服的新年。

为了给将士们准备年货,潘原明和梅思祖绞尽脑汁,几乎将昆明坝子的牲口都买光了。幸好腊月里土司来觐见时,都大车小车的准备了好些山货。还进贡了好些猪牛羊,这才算齐活了。

从过小年那天开始,昆明城里就噼里啪啦响起了爆竹声。

各处的军民都开始都认真的熬麦芽糖,混上黄米做糖瓜,好祭灶后送灶王爷上天。

之所以要用糖瓜做贡品,因为这玩意又叫‘胶牙饧’,黏度非常高,灶王爷吃了就被粘住嘴,这样见了玉皇大帝就不会打小报告了……

其实在内地时,这都是家里老人和妇人的事情,尤其是大头兵在军营里,根本懒得麻烦。但来到云南之后,所有人都对年节的各种仪式,变得无比郑重起来。

二十三送了灶神,二十四便开始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春联,年三十放烟花……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节目,这群糙老爷们全都一丝不苟的照做,不厌其烦。

朱桢也十分凑趣,命令各级官府要不遗余力配合好全城军民,把这个年操持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因为这除了能极大的抚慰几十万军民的思乡之情外,对昆明的土著居民来说,这也是最好的汉文化洗礼。

老百姓的文化就在这些衣食住行、年节风俗中。你吃穿住用比我好比我精致,逢年过节比我热闹,有仪式感,我就会模仿你。天长日久,潜移默化中,汉化就完成了。

他问自己的跟班太监道:“三宝,你觉得汉人过年有意思,还是你们原先过年有意思呢?”

那眉清目秀的小太监便笑道:“当然是汉人的年有意思,汉人太会活了。好多东西都是小的以前没见过,没吃过的。”

“哦?”朱桢饶有兴趣的问道:“比方说呢?”

“比方说……”小太监便歪着头寻思起来。他不过十二三岁,是土生土长的昆明人,家里原先是元朝官宦,乃父去岁战死,他也成了明军的俘虏。与所有被俘的男童一道被阉割,送入宫中服役。

所以他对宫外的事情还是有些见识的,想了一会儿便道:“比方说二十五做的豆腐,原先云南人就不会做。他们磨豆浆不过滤,连浆带渣放上青菜煮,名曰菜豆花、连渣涝。”

“小的做梦都想不到,汉人能把豆子做成白白的,嫩嫩的美味豆腐,还能做豆浆、豆腐脑、豆腐皮、豆腐干、豆腐乳……”马三宝说着两眼放光道:“小的最爱吃豆腐了,怎么吃都吃不腻。”

“唉。”朱桢闻言微感歉意的叹口气道:“你这辈子也只能吃吃豆腐了。”

“能吃一辈子豆腐,小的就超满足的。”马三宝却开心道:“小的吉星高照,能跟着王爷就是吃不到豆腐也开心。”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