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你贪污受贿的时候,你的妻儿老小有没有跟着一起享受民脂民膏啊?!”楚王殿下冷声道:“都到这时候了,还跟本王谈条件?你只有全部坦白,争取立功这一条路!”
“是,罪臣坦白。”沈立本见老六果然如传说的那般难对付,也就不再心存侥幸了。他先撇清最要命的一件事:
“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要刘琏的命!他是刘伯温的儿子,还是殿下的师兄,罪臣和胡相活腻了,也不是这么个找死法。都是那熊启泰擅作主张,因为他丢了这本账册,吓坏了,想要夺回账册、杀人灭口。他彻底疯了……”
“那账册,不也是你搞出来的吗?!”楚王沉声质问道。
“这本账册是在罪官任上搞出来的,但下官只是奉命行事,不得不为啊。”沈立本主打一个推卸责任。
“奉谁的命?!”朱桢追问。
“是,是胡相。”沈立本咽口唾沫道:“哦不,是胡惟庸那狗贼。”
“不对吧,”朱桢摸着自己圆润的腮帮,沉吟道:“那时候,胡惟庸已经不在江西了吧?”
“是。”沈立本点头道:“洪武三年正月,胡惟庸拜为中书省参知政事,之后斗倒了杨宪,便主持了全国的户帖编造。那年年底罪臣进京述职,是他授意罪臣,关照正一道的。他说,江西地狭人稠,少报个十万八万户,根本没人能察觉……”
“他又怎么跟正一道扯上关系了?”朱桢是真服气,这胡相是十处响锣,九处有他。不说好赖吧,单这份无处不在的能量,他就不是凡人啊。
“个中缘由,下官也不可能一清二楚。据说,胡相的发迹,跟正一道有关。”沈立本不由自主的压低声音道:“胡相正是在江西为官时,与正一道搭上线的,然后藉由正一道飞黄腾达的。”
“……”朱桢心说,他不是靠行贿李善长上位的吗?不过这种陡然崛起的发迹之路,本来就众说纷纭,有各种版本的说法,也属正常。他便道:“细说这段。”
“当时,胡相从浙江宁国知县,转迁江西吉安府通判,官阶虽然升了一品,但仕途绝对称不上通畅。”沈立本便神秘兮兮道:“但胡惟庸这个人野心勃勃,自然不甘心沉沦下僚,他一直在寻找能飞黄腾达的机会。”
“让你细说,不是让你说书。”朱桢郁闷的一瞪眼:“单纯说事,不要夹叙夹议!”
“是。”沈立本这才老老实实道:“他到江西不久就发现,按察使李饮冰正在不遗余力的攻击大都督朱文正。当时,所有人都认为李饮冰是疯了,怎么可能是朱文正的对手?胡惟庸却审时度势,暗中投靠了李饮冰,帮他一起搜集大都督的罪证。”
“……”听沈立本提到堂兄的名字,朱桢心情很是复杂。
堂兄朱文正,是自己大伯南昌王朱兴隆的儿子。当然这个南昌王,也是开国之后追封的。老贼起兵时,大伯早已去世,遗孀王氏听闻小叔子割据一方,带着他投奔了老贼。
当时大哥还没出生,老贼见到老朱家唯一的后代,自然欣喜若狂,把朱文正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让徐达、李善长这些人都当他的师傅,以继承人的标准培养他。
堂兄本身也极争气,他勇猛善战、足智多谋,深得将士们拥戴。在老贼创业途中,屡立奇功。而且还表现的特别有格局,有一次朱元璋问他:‘想当什么官?’
他便很大气的答道:“叔父成了大业,何患不富贵?先给亲戚封官赏赐,何以服众?”
朱元璋听了很高兴,更加喜爱这个侄儿了。后来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便把他任命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
第五零四章 来龙去脉
龙凤八年,陈友谅的部下,江西行省丞相胡美,献重镇龙兴城于朱元璋。朱元璋大喜,将其改名为洪都府。
洪都屏翰西南,非骨肉重臣不可以守,朱元璋便派朱文正前往镇守洪都。
这就惹恼了性情凶暴的陈友谅。次年,陈友谅乘朱元璋出兵救援安丰、江南兵力空虚之际,尽起全军号称六十万,包围了洪都城。
彼时朱文正手中只有区区两万军队,陈友谅根本不放在眼里,下令全力攻城。准备攻下洪都后,直取应天!
陈友谅治军严酷,他的军队作战不敢不卖力。洪都的城墙都被攻破多处,守军得一边砌墙一边战斗。双方将士踩在尸体上作战,伤亡都很惨重。
但朱文正发挥卓越的指挥才华,指挥将士们沉着应战、坚壁挫锐,愣是坚守洪都八十五天!大量消耗陈友谅的有生力量,最终等到了朱元璋完成战争准备,回师前来救援,陈友谅不得已撤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