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鲁摇摇头,说道:小公主天赋极高,就算在我们十万大山,也找不出几个比她天赋更高的人。我也教不了她多少,以后她慢慢长大,就能够自己驯养指挥了。毒物是伙伴,她天生就懂得,不用教的。
小公主果然拿的是天赋流金手指,朱厚照也是麻了,系统都没给过他这样的金手指,人家小公主天生自带。
好吧,那你若是打算回南疆,还是由揽月护送你一起回去吧。
他早就看出来了,揽月如此积极地撺掇米鲁回去夺位,的确有替她出气的缘故,可也不能说没存私心。
雀歌马上要被押送流放南疆,揽月要跟着过去任职,这一去不知要多少年,若是有个当地的土司做朋友罩着她们,自然会比一无所有白手起家要好过的多。
他也的确想过整治南疆之乱,否则就算没有了米鲁之乱,过几年还可能出现其他叛乱。
更不用说还有那么多苗寨之间自己的争夺厮杀,没完没了的战乱兵祸,只会让那个原本富饶美丽的南疆,变成毒瘴遍布,生存艰难的荒僻贫穷之地。
只是现在的土司自治和后世那些自治州的性质完全不同,大明官府对他们的影响力并不大,甚至很多时候充当反面角色,要改变这个局面,不光要从米鲁这里入手,还要想办法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才能够真正让苗人归附。
多谢殿下!揽月听出他的话意,也知道他看出了自己的心思,倒是毫不心虚,十分敞亮地告诉米鲁,还有几日我的小姐妹雀歌也要被流放去南疆,正好咱们一起走,一路上还能照应一下她。
好啊。米鲁答应得也十分痛快,你的姐妹,就是我的姐妹,等回到苗疆,你们喜欢什么样的汉子,我替你们找!
两女欢欢喜喜地谢过小太子,拿着诏书离开,她们还得趁着临走之前最后这几天,到京城的各大店铺去买买买。
这一去南疆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若是现在不买个够,以后想买都买不到京城的东西了呢。
送走了这两位未来的南疆女王,小太子忍不住对王守仁说道:我忽然觉得,揽月到南疆去,似乎并不是个好主意。
米鲁的行动力很强,在苗寨也有一定的声望,而揽月则是满肚子的鬼点子,还有锦衣卫那些密谍相助,真不知她们两个双剑合璧的结果,会将整个南疆变成什么样。
至少不会再有米鲁之乱了吧?
王守仁却笑道:蓝千户足智多谋,且对殿下忠心耿耿,殿下对她放心便是。
小太子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叹道:我不放心的不是她,而是那些南疆的官员。那些庸碌无能或贪腐暴戾的官员,若是撞到她的手里,只怕有的受了。
王守仁:尸位素餐,有负皇恩之人,便是被她清理了,也是他们自取死路。
小太子点点头,话是这么说没错,可就算杀了那些人,总得有人去接任吧?要治理好南疆,可不仅要能打得服他们,还得帮他们走出大山,共同富裕,才能让他们感沐皇恩,不再妄生叛念。
无论是中原百姓,还是南疆百姓,只要能过得下去的,谁愿意去犯上叛乱,去当山贼水匪。
只要给他们活路,让他们看到希望,能在安定的太平盛世生活,是愿意生活在一个朝不保夕的乱世之中呢?
王守仁听到此处,如何还能不明白小太子的真正意思,有点无语,却也有些感动。
殿下以为,微臣可能担此重任?
你?当然行,非常行。朱厚照暗暗在心中感叹,他虽然和谐掉了王守仁以后被贬谪贵州龙场驿之事,却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送他过去,再加上一点小小的提示,或许还能让他继续走上前世心学大师的道路。
王修撰文武双全,自然是最好的人才。只是你如今才入翰林院不久,还在刑部兼职,若是再派你远去贵州,不知会不会让你家人不满?
说到此处,朱厚照也有点心虚,人家才考上状元不到一年,本该是在翰林院修书刷声望,再给皇帝写写诏书,体悟圣意,以备日后登阁拜相。结果却被他今天支到甘州,明天支到安阳,好容易回京城没几天,这一杆子又要指到南疆之地,成天这么个出差法,谁知道他家人能不能愿意呢?
论起来,他的父亲还是自己的讲读老师,他也算是王守仁的小师弟,这么坑师兄的做法,老师知道,会不会给他课业翻倍呢?
就连弘治帝听了他的安排都连连摇头。
皇儿啊,用人不是你这样用的。不能逮着一个顺手的,就把人往死里用。人固然各有所长,要用其长处,但你不能光看到那几个有专长之人,看不到其他人啊!今科进士三百人,难道只有那几人得用?
呃那倒也不是。
朱厚照总不能说,自己是送王守仁去贵州办事顺便寻找他的机缘,何况父皇说得也没错,他的确眼界太窄了,只看到了被搂进自己地盘的人,而没看到更多的人。
是孩儿思虑不周,多谢父皇提醒。
弘治帝摸摸他的脑袋,儿子成长得飞快,抽条的身高已经到他胸口,小小的年纪勇于知错就改,已经比很多大人都要强了。
你是朕的儿子,王守仁是王华的儿子,每一个父亲,都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比自己更强,但无论如何,前提是平安。懂吗?
懂了。朱厚照扁扁嘴,有点想哭。
被父皇这样摸摸头的感觉,哪怕是个成年人的灵魂,依然会有种发自心底的酸涩和欢喜,想到前世父皇临终之前,心心念念的依然是他,对老臣们托孤之时,并没有希冀他成为一代明君,只是告诉他们,他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有点顽皮,希望大臣们好生辅佐(注)
说到底,在父亲的心里,他永远是那个最聪明最可爱的孩子。
作者有话说:
注:大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得年仅三十六岁。他在弥留之际召刘健、李东阳、谢迁等入乾清宫接受顾命,命传位于皇太子朱厚照,并叮嘱诸卿说:太子人很聪明,但是年龄还小,又好逸乐,诸卿要好好辅佐他,使他担当起大任,朕死也瞑目了。最后给太子朱厚照的最后嘱咐是任用贤臣。
第五十三章
十年光阴,转瞬即逝。
弘治二十二年,朱厚照十八岁,终于如愿披上了铠甲,戴上他自己设计的冲天冠,跨上汗血宝马,准备前往宣府。
这十年里,王守仁在南疆从一州通判,已升至云南巡抚,督知南疆军务。
当初揽月和米鲁一起去南疆,没多久隆畅过世,米鲁出面,联合米鲁的父亲沾益州土司安民,一举夺回了普安州土司之位。那个叫适乌的妾侍带着两个儿子逃之夭夭,再没有出现过。
这次米鲁没有经历过前世那般几番被利用和背叛,被欺骗和压榨的过程,夺回了普安州,也就不再去管那两个小孩和适乌的死活。
她更感兴趣的,是王守仁描绘的成为大明百姓的各种待遇。
大明的劝农官会教导山民们开荒种植,从以前看天吃饭,到精耕细作,加上那些统一从官府配发的农具和种子,南疆开辟的梯田虽然不多,可一年至少两到三次轮作的收获,也足以让百姓填饱肚子。
每个州县还会有县学和社学,只要愿意读书的孩子,都可以去社学免费识字,若是成绩优秀的,还可以免费进入县学,走上科举之路。
就算学的一般的,认得些字,能懂得算账,便可以在城里找到些相对轻松的活计,而不用在山里刀耕火种,与毒物猛兽为伴。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