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父,阿父、阿母……都来尝尝吧。”
说话之间,刘盈又把刘如意和刘恒叫了过来。
两个小崽子瞪大了眼珠子,看得目瞪口呆。
老太公看在眼里,笑着夹起一块,塞进了刘如意嘴里,又夹起一块,塞给了刘恒。
“好吃,当真好吃!”刘如意拼命点头。
刘恒吃了口,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好吃。”
这时候刘邦都忍不住了,主动夹了一块,顿时也是眼前一亮。
“滑嫩细腻,鲜香可口,胜过美人肌肤啊!”
吕雉瞪了他一眼,“皇子都在,瞎说什么!”
刘邦呵呵一笑,转头对刘太公道:“阿父,难怪你喜欢吃,这确实不错啊!”
刘太公脸上含笑,“你可知道,为什么让你去拉磨吗?”
刘邦怔了怔,笑道:“是孩儿太过顽劣,年轻时候没干过这活儿。”
刘太公叹道:“你如今打下了偌大的基业,可从阿父本心来讲,还是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
老太公感慨道:“我一把年纪,不懂大道理。我就想着,若是家家户户,都能这样,谁当皇帝不是当!你说是不是?”
刘邦一怔,感慨道:“孩儿明白,家家温饱,人人富足,天下大治,便是如此了。”
老太公含笑点头,“忙活着这么久,赶快吃吧。”
一顿豆腐宴吃完,刘邦是赞不绝口。
“盈啊,你这个竖子真是有点本事,这个豆腐好吃不贵,在宫里做的,在民间也做的。阿父准备降旨,推广此物,以造福百姓,你不会反对吧?”
“当然不会,我都说了,这是要用来对付匈奴的利器,哪能敝帚自珍啊!”
“那就好,那就好!”
老流氓突然凑到近前,贼兮兮道:“阿父把这个豆腐,叫做汉皇豆腐,你不会反对吧?”
第一百七十七章 思念阿父的日子
“丞相,朕弄出来的这个豆腐,还不错吧?”
萧何绷着脸道:“陛下,此物似乎是太子所做!”
刘邦笑嘻嘻道:“你也说是似乎,朕告诉你真的,真的就是朕做的!”
萧何绷着脸不说话。
刘邦却是继续道:“你要下令,尽快推行,此物可代替肉食,且便宜许多……儒家不是说五十者衣帛食肉吗,朕没本事让他们吃肉,吃豆腐还是能做到的,你要尽快安排。”
说到这里,萧何不能沉默了。
豆腐这东西他去了上林苑,足足看了三回,越看越觉得是个妙物。
味美廉价,就连剩下的豆渣都能拿来喂猪,一点都不浪费,这可太重要了。
物资匮乏,永远是古人最大的痛。
为了利用每一分资源,真的需要挖空心思。
就比如修建茅房的时候,会故意建的高一些,这倒不是让大家伙观赏出恭,而是要在下面建造猪圈。
人的便便,也能充当二师兄的小点心。
说起来很恶心,但确实如此。
这也是有钱人家拒绝吃猪肉的原因。
有些地方,也会在茅厕下面,挖一个水潭,里面养几尾鱼,目的也都是一样的……
所以当上林苑建起来豆腐作坊之后,在旁边就建起了一个庞大的猪圈,用做豆腐剩下的豆渣养猪。
另一边油坊的旁边,也建立起一个马场,就用榨油剩下的豆粕养马。
不管是猪粪还是马粪,都会送去堆肥,然后再用来肥田,种黄豆粮食……
总而言之,主打的就是不浪费。
一分一毫,都要利用起来。
“陛下,臣斗胆请问,能不能让禁军也去种田养马?”萧何试着问了出来。
刘邦神色一怔,问道:“丞相,你是怎么打算的?”
萧何干脆道:“陛下,南北禁军,加起来也有十万之数,还有上万匹牲畜……这么多人,光是靠朝廷供养,最多只能供应粮食盐巴布匹……其余肉食、瓜菜,则多有不如。如果能准许禁军自己耕田种菜,办豆腐坊,油坊,自己榨油。不但可以减轻朝廷负担,还能丰富伙食,让将士们吃的更好。臣以为这是利国利民之策,不知道陛下能不能答应?”
刘邦呵呵一笑,“丞相,要真是如此利国利民,你也就不用这么犹豫了……此事难在哪里,你比朕清楚。”
萧何叹息一口气,“陛下圣明,让将士做这些,那些将领就未必愿意。他们要的是能打仗的人,不是会种田做豆腐的。而且一旦开了这个口子,有利可图,又不免有人上下牟利。京城土地已经来了这么一次,要是再来,就不好收场了。”
刘邦颔首,“丞相看得明白,这事情你我君臣都做不得,交给太子吧,让他去找太尉商议,先做起来,如果能行,再向外推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