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个孩子奶声奶气,呼唤大父,把老爷子乐得眉开眼笑。
吕雉竟然也来了,她怀里还抱着一个肥嘟嘟的大胖小子,正是刘长。
刘太公也接过来,抱了抱。
刘长竟然不哭,反而笑了,这一笑可谓是春风化雨,老爷子连忙摸出了一块羊脂玉,放在了刘长的身上。
“我老了,也不知道还有几年好活,愿这个孩子平平安安,顺利长大成人吧!”
吕雉笑道:“这竖子谁抱都哭,唯独在太上皇怀里是笑的,必是您老的福寿庇护着他,此生无忧。”
刘太公更加欢喜。
此时刘盈正搬着几桶泡好的黄豆出来。
他到底还没有长大,力气不足,黄豆又十分沉重,大口大口喘息。
老太公看在眼里,立刻心疼了。
他冲着刘邦道:“你去,帮帮盈。”
“朕啊?”
老太公哼道:“这里没有什么皇帝,都是一家人,你演给谁看?”
刘邦无奈,只能过来帮忙。
刘盈指了指前面的磨盘,笑着对刘邦道:“阿父,只要把泡好的豆子放进去,磨碎了,然后再去熬煮,加上卤水,就能出豆腐了。”
刘邦皱着眉头,“当真?卤水可是有毒的,不会死人?”
老太公听到了,哼道:“死人?乃公不怕,乃公都替你试毒了,我还没死呢!”
刘邦无奈,“阿父,我就是随便问问,没有别的意思。”
老太公唬着脸道:“你就是扫兴,将功折罪,今天的磨,你来拉!”
刘邦一怔,“阿父,朕好歹是皇帝啊,怎么能当拉磨的驴?”
“都说了,没有皇帝……乃公就想吃你亲手做出来的豆腐,行不行?”
“行!朕敢说不行吗!”刘邦乖乖站在了驴的位置上……
第一百七十六章 汉皇豆腐
刘邦满肚子怨气,本来是让刘盈来做豆腐的,谁想到自己成了倒霉的驴。拉着沉重的石磨,一圈又一圈,年轻时候都没干过这活儿,现在当了皇帝,反而成了驴。
“竖子,你过来替换乃公!”
刘盈翻了翻眼皮,“阿父,您这才干了多大一会儿,再说了,又是大父让你弄的,大汉天子,为父拉磨,正是您老人家的一片孝心啊!等往后编孝经的时候,我把这段写上,让您老人家成为至孝之人。”
“这也不错。”
刘邦笑嘻嘻道:“那按照你的道理,大汉储君,替大父、阿父拉磨,不也是一桩美谈吗!”
刘盈只觉得一枚回旋镖,朝着他打了过来。
不行,绝对不能吃亏。
“阿父啊,你说这个豆腐,能有多大的用处?”
刘邦哼道:“朕还没吃过,只是听说太上皇牙口不好,也能吃下去,好不好吃,还要今天试试。”
刘盈眼珠转了转,突然笑道:“阿父,我跟你说,这个豆腐能助我大汉,灭掉匈奴,你信不信?”
“信?信你有鬼!”刘邦呵斥道:“赶快滚过来干活儿,别想哄骗朕!”
“阿父,我真没有骗你,种过豆子的田地,能增加肥力。不必轮耕,就可以种粮食……只要这事弄成了,北地郡、上郡、三晋之地,都能多产许多粮食。”
“什么!”
刘邦怔了下,“竖子,你没有撒谎?”
“怎么会?阿父有所不知,我自从弄出了曲辕犁,认识了不少老农,还结识了农家的传人……他们跟我讲,豆子的根,会长出一个个瘤子,种过豆子的田,会增加肥力。如果一垄种豆子,一垄种粮食,第二年换过来之后,就可以不必休耕了。”
别的事情刘邦还不会在意,但是关系到粮食,他就没法淡定了。
“竖子,你赶快说!”
刘盈看着刘邦,笑道:“您先拉磨,咱们一边拉磨,一边聊。”
刘邦眨了眨眼睛,“行,你说吧!”
刘盈从容不迫,讲起了种豆的妙处……他没有说什么根瘤啊、固氮啊,讲了刘邦也不懂,只说可以增加肥力。
毕竟如今的大汉,虽说已经摆脱了刀耕火种,也有堆肥,但仅靠着人畜的努力,实在是不够用。
还有大面积的田地,因为缺少水肥,不得不进行轮耕。
秦国能一统天下,跟秦国重视水利工程很有关系。
一个都江堰、一个郑国渠,让秦国坐拥两大粮食基地,几十万人出动,几乎没有缺过粮食,后勤能力强得离谱。
大汉全盘承袭秦制,如果再能用套种的方式,解决田地肥力的问题,农业产量还能暴涨一大截。
“阿父,豆子还有个妙处,就是可以炒熟,榨油,然后剩下的豆粕充当战马的饲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