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盈似笑非笑,“仲父,你说到了这一步,我怕大汉还会二世而亡吗?”
田横目瞪口呆,心中茫然。没有什么事情是理所当然的,都是一点点摸索,慢慢总结出来的。
始皇帝做了很多事情不假,但还有更多的事情没有做,或者说来不及做。
“要治理天下,最紧要的不是有多少兵,有多少将……而是能吸纳天下人才,为我所用。以天下人治天下,才能真正长治久安。若是将某地排斥在朝堂之外,早晚必生祸端!这也是要及早拿下仲父的原因。恰巧仲父又野心勃勃,收拢楚国余孽……落到今天的地步,理所当然!”
田横脸色一变再变,以至于一声哀叹,“好啊,好!你们处心积虑,我田横败得不冤!一点也不!”
刘邦忍不住抚掌大笑,“以天下人治天下人,盈啊,你这话说得颇有气魄,差不多比得上朕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句了!朕后继有人了!”
刘邦欣然笑道:“田横,陪着朕和太子,去看看你的山东乡亲吧!”
说着话,刘邦迈步往外走,刘盈紧紧跟随。
父子俩出现在齐地之人的面前,刘邦喜滋滋看过去,“你们都是大汉未来的栋梁之材,要敦品励学,心怀天下。这大汉的江山,早晚要靠你们!”
众人听到天子勉励,无不动容,齐齐跪倒。
“叩谢天恩!”
田横听到了熟悉的齐地口音,脸色惨白如纸。
从今往后,齐地就落到了大汉手中吗?
刘邦心情大好,一个个问话,一同饮酒,勉励众人。
短短的时间之内,就让这些人感受到了来自皇帝陛下的关心,热泪盈眶,感激涕零。
刘邦带着微醺的醉意,和刘盈一起离开。
等到了外面,刘邦突然停下脚步,低声感慨道:“盈,你说我大汉可能超过大秦?朕能超过始皇帝吗?”
“那是自然!”刘盈毫不迟疑点头,“毕竟始皇帝没有一个可靠的太子!”
刘邦怔了下,忍不住哈哈大笑,“好你个竖子!行,就算你说的有理。兴建东宫的钱,你自己想办法吧!东宫属官,你也尽快报上来。”
刘盈一怔,“阿父,你怎么能让我自己出钱?”
刘邦气得翻白眼,“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朕准你推荐东宫官员了!”
“哦!貌似有道理。”刘盈沉吟道:“那我该选谁呢?”
第一百一十章 庞大的东宫
见刘盈陷入思忖,刘邦心说让你小竖子没事总是拉拢人心,如今到了取舍的时候,我倒要看看,谁能进入你的东宫!
谁才是你的心腹!
刘邦板着脸,教训道:“你要多择贤臣,任用贤士,疏远小人,佞臣……这也是阿父给你的考验,这个储君不是那么容易当的,你要想好了。”
教训了刘盈之后,刘邦满意而去,他这边也有一堆的事情。
其中最紧要的还是封赏功臣……尽管刘邦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只完成了二十几人。
封侯的难题在于要先确定功劳,然后确定食邑,再然后,还要根据食邑数量,找到对应的地方……这些彻侯都是实封的,是有封地的。
确定功劳这件事就很麻烦了,食邑的多少,也是大学问,比如夏侯婴拿了六千九百户,这里面当然跟救了刘盈有关系,属于占了便宜。
而樊哙冲锋陷阵,还在鸿门宴立下了大功,结果只有五千户。
怎么说呢,就只能让他先委屈一下,等着日后再往上加。不然给樊哙太多,其他人也比照着来,那就不够用了。
反过来说,樊哙才五千户,你们还有什么脸要更多?
确定功劳食邑,然后再选择恰当的封地,这个过程就快不了。
就算是张良,他也是刚刚得到封号,封在了留地,正好一万户,是名副其实的万户侯。更倒霉的则是吕泽,他受封周吕侯,但是当地食邑不够,还要迁入人口,但考虑到劳民伤财,就暂时放弃了,因此吕泽的食邑就成了薛定谔的状态。
论起来,吕泽的食邑是一万一千户,比曹参还多了四百户,但实际上,他的食邑还没有樊哙多。
好在吕泽不在乎这些,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吕泽,刘邦还是要尽快解决才是,他只能请来足智多谋的张良,共同商议。
“子房先生,萧何的食邑暂定八千户,朕准备日后给加到一万户,跟你一样……你们一个在朕的身边,一个坐镇关中,是朕的左膀右臂,应该并驾齐驱,不分上下才是。”
张良含笑点头,“多谢陛下垂青,确实不能委屈了丞相。”
刘邦顿了下,又道:“还有一个人,更不能委屈。只是他该怎么封赏,朕一时还拿不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