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明廷彻夜没睡,忙着立案汇报给朝廷,温言一大早看见谢知繁那张脸,早膳的食欲都快败光了,
“谢大人,这么早来何事啊。”
“大驸马,下官哪里做得不好,这么大的事,为何不与下官说一声。”
温言心想当她傻啊,要是说了不得与他分功劳,快马加鞭送回去的案卷上,现在可是只有她一个人的名字。
沈云生和叶乘一想去通知谢知繁,可惜被姜伯渔点住了穴道定住,只能眼睁睁看着温言独吞这份大功劳。
温言皮笑肉不笑,
“本官看谢大人劳累,想着今日与你说也一样,谢大人吃早膳了吗,来一起坐吃包子。”
特娘的,这温三干活偷懒,功劳抢得倒是快!
谢知繁交权给她,说既然大驸马要查案,那就通通归她管,他打下手配合。
温言做初一,他就做十五,让她自己查去,大功劳,哼,噎不死她。
温言看着他冷脸离开,骂姓谢的不是好东西,来前说大家都是为朝廷办事不分主次,现在又说他位卑官低,一切听她吩咐,一副事情全由她负责的模样。
没过多久,温言送去的案卷出现在了早朝朝会上,瞬间炸开了锅,刺史,朝廷正三品大员,这一动,动静可不会小。
女帝目光扫过底下官员,稍停在谢云沉着的脸上。
谢云也是今天才收到消息温言绕过了谢知繁,还真小瞧了她。
温言在南巡的情况,沈确也收到了消息,他养伤的身体坐靠在硬床上,看着信中字里行间的俏皮话,面上笑容牵扯到了伤口。
等看到下一张写莫小满死了时,他不由得心一抽为她担心,好在傅明庭帮她弄了个江湖高手在身边做护卫,他信傅明庭,才稍稍放下心来。
温言提到莫小满是陈聿修杀的,沈确的眉紧皱了起来,陈聿修是谁的人,他表面年年“上贡”,暗地里却是在做一些灭口的事。
沈确对朝中正五品以上官员,全部都了如指掌。
有亲兵进来,禀报门外宋颜朗将(从五品)求见,
“不见,命定远将军进来。”
“是,殿下。”
宋颜求见沈确是为公事,想问他为什么不让她参与游击战。
她站在帐外,看着定远将军顾远山进帐去,心下的不甘冒出,虽说她宋颜来这西北地目的不纯,可这种对女将的偏见,她着实没想到会出现在沈确身上。
一开始宋颜以为是沈确故意疏远她,才让她闲赋,后来才发现他对女将一视同仁,坐冷板凳或是赶去其他军营,他散发着浓浓的不喜女将。
宋颜出自将门世家,父亲兄弟们都握有实权,她也想成为一代名将,至少有一战可以留在史册上,这是她的梦想。
因为沈确,她选择了来西北地,原以为辽人时常来犯,机会会很多,没想到是坐冷板凳。
第23章 惊魂,吓到胆
曹知勉的案子牵扯出来了许多人,杨平冤案,祁家庄火烧案只是凤麟一角,广陵江总督也被烧到了屁股。
广陵江,南方第一运河,广陵江总督管理着漕运和河道,并且统领军务,朝廷正二品,乃一方实权大员。
温言是没想到会扯出他来,前年广陵江夏季暴雨,出现了特大洪涝灾害,泄洪不当,一连淹没了五个县。
这事,送到朝廷上的是两个县淹没,三个县有涉及到,但救治及时,并未发生相关疫情。
朝廷明文规定,超过三个县被淹,取消两年政绩考核。
五县被淹的事情,杨新雨透露出来的,他被留有一命,就是因为藏了当时被淹无家可归百姓们的上告血书。
温言做不了主,密信去给女帝,回应得到了一份圣旨,以及一枚调动军营的令牌。
这事,温言没有瞒着谢知繁,毕竟,他们两个现在是一条绳上蚂蚱,动广陵江总督,弄不好把命交待在这里。
前年来查洪灾的官员们,回去路上翻了船,淹在广陵江,尸骨无存。
谢知繁不再计较温言之前的抢功,这件大事的功劳足够他们两个分。
他去信给亲叔叔谢云,汇报了此事。
朝中,出现了弹劾广陵江总督的声音,要让他上大都来,一旦他离开,谢知繁和温言就好下手清理其党羽。
被淹没的五个县,休宁县,伊川县,玉泉县,桃渚县,鸣化县,中下游分别遍在司州,定州,陇州。
其中,上报上去的,只有在定州的桃渚县,陇州的鸣化县,两州刺史还被批治水不利。
漏掉的三县,全在司州境内,也是被淹没最严重的三个地方。
广陵江总督府,总督周承明穿着简朴,下属们看上去都比他要衣冠楚楚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