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墨就是怕他会急于求成,好不容易到了今天的位置,她不想宋宜之因为她露了马脚:两个人在一起,光靠一人努力太累。我是经不起皇帝拿这事吓我了,我只想嫁给你。
后面一句话,宋宜之是彻底软了心,揽过她嘱咐:前线有贺首辅的眼线,虽不确定,我会尽快将名单给你。一定要小心。
知道他会帮自己,陈锦墨笑了,保证道:你放心,有淮南郡公相帮,我再请卓素华做军医。到时一定还你一个全须全尾的陈锦墨。
看来公主很早就做了打算。
从习武开始,再到参加武举。陈锦墨就是想要一步步把贺思昂的路断了,好让自己走。毕竟看了小说的她,对贺思昂打仗那段不要太熟。而且
我要兵权。这四个字陈锦墨是特地压低嗓音在宋宜之耳边说的。
兵权在手,她也能有话语权,到时候看皇帝还敢不敢把她嫁出去。受够了任人摆布,眼前有个机会让她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她怎会放弃。
最喜欢她这志得意满的样子,这若是她喜欢想要的,宋宜之就算再担心也会任由她去。
第二日,公主府的建造图纸就送了过来由她过目。不过是将荒废闲置的大宅子重新翻新装饰一番,方便她来往城郊营地和武军都督府之间。陈锦墨都不一定能住一个月,便也没有细看。倒是红玉她们很积极。
公主,他们问您喜欢什么花草,园里有池子,要不要加些亭台水榭。
陈锦墨要看近几年战报,大致了解边境情况,无暇去管亭子要什么样的造型,随口道:你们住的比我长些,你们选吧。再有犹豫的,问问周义。
反正都是要入公主府随侍的,她去了战场,他们三以后就是公主府的老大。红玉初荷可能会出嫁,周义没有特殊情况,可能是要在公主府待到老了。就按他们的意思来。
可那两人却不愿意了:公主不带我们去战场?
战场凶险,再说了我是以男子身份出征,身边带着姑娘多有不便。
这理由说服不了她们,只是哭诉道:您带卓素华都不带我们?
请她去是当军医的,再说了人还没同意呢。一开始拉拢卓素华过来,便是想着她上战场有个女军医照看会方便很多,加上小说里卓素华也确实跟着贺思昂去了战场,并几次将人从鬼门关拉回来。
不过她也就早间卓素华入宫给太后推拿时提了一嘴,人去不去还是未知。这两丫头如今倒是拿这个说了。
我们也可以女扮男装照顾公主啊,再说了那可是军营,您身边没个贴身照顾的怎么行?
仔细想想她们说的也有道理,陈锦墨毕竟是女子,每月来了月事就很麻烦了,总要有个人互相照应帮忙遮掩。卓素华答应同去还好,若她不答应
陈锦墨放下书,起身道:不行,我得去做做她的工作。
虽然她承诺过,卓素华与她一起出征,立了功回来便有理由助其入宫。可要是这样,卓素华还是不答应呢?
她就要往外走,初荷与红玉倒是抢先一步跪在她面前。
你们起来,没让你们跪!陈锦墨可受不了这样的跪拜大礼,只得道,不是不让你们去,公主府让周义去管,你们能放心吗?
这二人相视一眼,想了想,似乎真不太能放心。
红玉,人兴荣等了你多少年?出宫后,早点和人把亲成了,不比什么都重要。陈锦墨是真不想让这两人像小说里一样,兴荣在外苦等她一辈子。
听陈锦墨提这个,红玉脸都红了,只是强忍羞涩问:公主是不要我了吗?
不是不要你,公主府又不是宫中,你嫁人了依旧可以在公主府当值领俸禄。我在外那些年,也需要你们帮我守着公主府,别让不清来路的人进来。
这是陈锦墨真在担心的问题,就怕她常年不在,谁给公主府安插个眼线什么的。宋宜之在宫中有时候鞭长未及,总要有个信得过的留下。周义太小,心思没有女子的细,还是得她们来。
这一说,两人总算没了异议,先随她出宫去找卓素华了。
半天的功夫,人家也想通了,答应随军出征。而一路上,红玉初荷背着她商量了一番,到了医馆听卓素华愿意前往,初荷直接跳出来,说她可以做助手。
不待陈锦墨说话,卓素华倒是答应了。
也好,你与我在后方呆着,也能照顾二公主。
陈锦墨感觉到自己仿佛成了空气,再说一句年后出发,倒真没她的事了。
再出来时,余新知倒是找了上来,知道他有事说,两人便去茶楼小坐。
对这人闲来无事就在人医馆外头徘徊的行为,陈锦墨觉得已经可以算得上是跟踪尾随了。落座后,也不等他开口,自己先噼里啪啦起来。
你一男的,喜欢人家就说,大大方方追求表态。这样什么都不说,每天在人家门口徘徊,你知不知道这种行为有点吓人?
余新知一愣,也觉得自己有错:是我唐突了,卓姑娘是否受惊?
受惊倒不至于,她也不知道。只是我很好奇,你若真喜欢她,当初又为何同意婚约一事?
京中权贵相交,我不过初出茅庐的一个后生,以为母守丧为由多番拒绝便算了。若再追求卓姑娘,便是打了他们的脸,她亦会跟我受苦。碰巧宋内监与我提起,我便应下,想着过了三年,我在京中站稳脚跟之时,她也能放下心中所想,到时我便提亲。
撑着下巴听余新知说完,陈锦墨实在没忍住打了个哈欠:怎么现在你们男子的心路历程,都这么漫长的吗?你不怕三年之后,她跟人跑了?
谁料说了这话,余新知反倒抬眸看了她一眼,里面暗含了一丝怨念:陛下说公主要入观清修为国祈祷,臣不懂,入观清修你又何须拉上卓姑娘?
怪不得这人突然找上来,原是在门外只听到了后半句。陈泰给她找的理由是入道观清修,这人怕是跟着以为她要拉着卓素华跑山上修道。
不去解释这有的没的,也不能解释,陈锦墨示意他回头看门外。
等他看到站着的卓素华时,整个人立时僵住。等人走了他还坐着没反应。陈锦墨忍不住屈指敲了敲桌面,唤他回神。
人都送上门了,你还不追?话音刚落,余新知真如离弦的箭一般蹿了出去。
颇为感慨的叹了口气,外面又是一阵喜乐响起,隔着窗户看着路过的迎亲队伍,陈锦墨沉默着不知在想什么。
初荷忍不住提了一句:今日好多人成亲啊。
都是上半年那场瘟疫闹的,众人闻听太子战场失踪,又怕逢上国丧。家有喜事的,便紧赶慢赶的早日办了。
多事之秋平民百姓成个亲都那么难,更何况皇室呢。
第75章 拜堂
时至冬至, 过些日子便要准备过年,司礼监里里外外都忙着。
宋宜之正要往外走,此时西宫来人传他过去嘱咐年前西宫所需之物, 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封密封的书信。待人走后,他才打开, 上面是陈锦墨的字迹, 所书的内容却让他有些哭笑不得。
这公主从来都是想什么做什么,总是出乎意料, 又让他无法拒绝。将纸烧了,往西宫方向去,却莫名有些紧张起来。
此刻, 陈锦墨正一袭红衣,凤冠霞帔。坐在铜镜前发着呆。
他会不会来?
这一举动不可谓是不大胆,不过是出去的时候遇上太多成亲的人,她便自作主张回来求了太后。一腔热血要在出宫前与宋宜之成亲,可这事儿当事人之一的新郎本人都是被刚刚告知。
要是他不来,陈锦墨才真的糗大了。可他真来了, 会不会就是不想伤她的面子?问题是,她这样会不会有点恨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