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页(1 / 1)

('

明宣帝闻言,眸中光芒闪烁,“你可知,若无实证而诬一朝公主,此乃死罪?”

“奴婢自知,西秦临安君之信件在此,恭请圣上御览。”素雪毕恭毕敬,将信件呈上。

明宣帝示意唐三取来,阅后,怒意上涌:“汝胆大妄为,仅凭此诗,便言长公主私通西秦,莫非欲戏弄寡人?”

“奴婢不敢,只是诗后绘还有洛阳城防之图。”素雪惶恐答曰。

明宣帝闻之,细阅书信,见其后确有洛阳城防图,怒斥:“宣萧疏韵觐见,寡人欲听其辩解。”

“遵旨。”唐三领命离去时与谢非卿四目相对,眸中深意,难以言明。

萧疏韵随唐三至长乐宫,见明宣帝,言道:“未知父皇召儿臣所为何事?”

明宣帝怒掷诗文于萧疏韵之前,斥曰:“逆女,你知罪乎?”

萧疏韵拾之,细观其文,複曰:“儿臣未晓其罪,望父皇明示。”

“长公主殿下勿需狡辩,此诗背绘洛阳城防之图,且有你贴身婢女素雪告发,你私结西秦嬴焕,欲害我南唐社稷。”谢非卿言辞凿凿,不容置疑。

萧疏韵转身,目光如炬,“你可是亲耳闻本宫言,此图欲予嬴焕否?”

素雪低首,轻声道:“确有其事,殿下常思西秦临安君,故与婢女谈及,不然深宫幽居,何以知临安君之名?”

“遥是碧华照蒹葭,暗光寥落满都城,三生苦楚一人承,不奉仙台只为卿。好一句不奉仙台只为卿,来人,将此逆女押入天牢,封揽月殿,幽禁太子。”明宣帝怒喝道。

太子幽禁,长公主入狱,震动朝野,群臣惶惶,纷纷上奏,求于明宣帝。

“陛下,太子乃国之重器,岂可无端受囹圄之苦,恳请陛下宽宥太子,解其禁锢。”方致远挺身而出,奏道。

“臣等亦请陛下三思。”群臣附和之声,如潮水般涌来。

“圣上囚禁太子,必是因太子失德,臣请废太子东宫之位,改立雍王。”温玠独辟蹊径,上书道。

“胡闹,退朝!”明宣帝怒喝,震得群臣噤声。

待温玠离宫,见韩相自长乐宫而出,温玠上前施礼,韩相却不予理会,径自拂袖而去。

此景落入谢非卿眼中,他讽道:“本以为温侍郎乃韩相之得意门生,今日观之,二位似有隔阂。”

“谢府主言重,温玠自入朝以来,一心为陛下效力,从未结党营私。”温玠正色道。

“但愿如此。”谢非卿语带深意,转身离去。

待谢非卿走后,唐三突然出现,言道:“温侍郎,圣上召见,还请留步。”温玠闻言,只得止步,随唐三而去。

臣,温玠,叩见圣上。”温玠恭敬地行礼道。 “你方才所言废除太子之位,是否受人指使?”明宣帝目光冰冷,直视温玠。

“回圣上,臣之所言,皆出自肺腑之言,为南唐社稷着想,绝无他人授意。”温玠坦然答道。

明宣帝闻言,冷哼一声:“莫以为寡人不知,你近日与谢非卿交往密切。”

温玠闻言,心中一凛,跪地道:“臣惶恐,还请圣上宽恕。”

明宣帝将谢非卿从长公主处取得的诗文掷于温玠面前,“韵儿与他人私相授受,确有实罪,此事交由你去查,若那人真是西秦嬴焕,寡人绝不姑息。”

温玠从地上拾起诗文,细读之后,问道:“敢问圣上,若那人并非嬴焕,又将如何?”

明宣帝沉吟片刻,道:“若那人是我南唐世家子弟,韵儿也确实到了婚配的年纪,此事可从宽处置。”

“臣,告退。”温玠躬身行礼,欲退出长乐宫。

“且慢。”明宣帝之音,如钟鸣般沉稳,令其步履顿止。

“未知圣上还有何旨意?”温玠转身,垂首以问。

“你去查一查,名唤素雪的婢女,此事切勿外洩。”明宣帝之言,显有深意。

“遵旨。”温玠再拜,领命而行。

温玠自长乐宫而出,持圣上亲赐之令牌,径直趋往御书房之所在。书房内,卷帙浩繁,文山书海。温玠于案牍劳形间,寻觅出一份素雪之卷宗。

“素雪,明哲帝天玺年间,刑部尚书素隆之女。时运不济,家遭横祸,素隆因罪被逐,流放边陲。素雪入宫,命定揽月殿,侍奉君侧。然其弟素华,自家族罹难后,便杳无音信,生死未蔔。”

温玠凝眸,将此番所得,悉数记于心间。而后,轻舒一口气,悄然离去,身影隐于长廊尽头。

温玠手捧密函,步履轻盈,直至御前,将所查悉数呈上。

明宣帝阅后,龙颜微动,道:“初见素雪时,寡人便心生几分熟稔,未曾想竟是故人之女。温卿,与寡人一齐前往狱中,提审此女。” ', ' ')

最新小说: 震惊,全城豪门抢着跟我认亲! 命定福星 沉浮 天眼兵王在都市 炮灰意识觉醒后[快穿] 皇长孙的团宠日常 懒得说话怎么了 在茶场的日子里 明月曾照 地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