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岑云川 > 分卷阅读44

分卷阅读44(1 / 1)

着灯,一手握住岑未济伸出来的手,就着他的力,也跟着轻松的跳了上去。

外面火势早已扑灭,街市又恢复了热闹气象,但岑未济却带着他走街串巷,一路到了没什么人的朱雀门前。

两人站在高大巍峨的城门前,向上望去,风声正紧,吹得楼门上旗帜呼呼作响,此刻正在一天最冷的时候,吹气成雾。

“朕生于乡野之间,十岁那年充军,在军中遇到了此生的贵人,敬孝公,是他一路带着朕南征北战,手把手教朕拉弓射箭,并在垂危之际又将朕推举给了当时的陈康大将军。”

两人沿着台阶一步一步往上走去,岑云川跟在他身后,认真侧耳听他说起往事来。

“朕后来便一路追随陈康,并成为他的亲兵,那一年,朕十五岁。”

“陈康起事时,朕次次一马当先,场场都打头阵,后被他任命为长武军副指挥使,也就是那一年,朕亲眼见到了百万之师,是如何攻城掠地,并一路烧杀抢夺,将一座座城池变成了死城,将一片片土地变成了焦土。”

“朕身在其中,却无能为力。”

“承平十八年,在陈康在进城称帝那一年,朕率兵叛出,并打了生平第一场败仗,朕身边十七个跟随多年的兄弟皆在此站中陨落。”

“当叛徒的滋味不好受,朕也曾日日夜夜反问过自己,这样做,对不对?”

“朕走到这步田地,是不是老天爷的报应。”

后来的事,岑云川当然知道。

隐姓埋名,蛰伏了一年多的岑未济再次将目光投向了当时北方势力最为微薄的岑氏。

岑氏虽为皇族,但经历百年战乱,地盘只剩山北到洛南之间的一小片,其中包括十几座城池和不到百十万民众。

但岑未济还是选择了投奔他们。

“当时朕听闻岑氏军中有王殷、李博等人,朕便知道,岑氏的地盘绝不会只有北地那方寸之间。”

“朕便带着所剩无几的人马,去见了岑煊。”

“并向他许下,三个月内拿下宴州的诺言,若不能允诺,自甘受罚。”

二十一岁的岑未济仅靠百十人马拿下了有数十万人马的宴州。

一战成名。

景安帝对这位举世无双的少年将军宠信非常,并赐下国姓,收为义子。

岑氏自此开始了收复整个北方的战略,一年内发动数十起大小战役,先后灭了陈国和雁国,将国境推到了旭河附近。

也就是这一年,景安帝去世,北武帝岑煊继位,又过了短短两年,这位北武帝身体也出现了严重问题,岁末在宣城宫中去世。

临死前留下遗诏。

幼子继位,由王殷,李博,岑未济三人共同辅政监国。

但这位新帝实在与他那英明神武的皇帝老子完全不一样,天性好玩罢了,还嗜血成性,残杀大臣跟切瓜宰鸡一样随意,欺辱百姓跟斗鸡走马一样惯常。

在王殷被杀,李博莫名在家中暴毙后,远在前线的岑未济感到了浓浓的危机。

年轻的皇帝不敢动他唯一理由——岑未济当时手中握有二十万人马,虽然这里面兵将人马构成复杂,不尽数都是他的人,但依然不可小觑。

但岑未济不除又不行。

于是皇帝给已死的李博扣上谋反的帽子,派人传召让岑未济回来勤王。

但到了潼关前,又只准三千人马入关。

岑未济埋在宫里的线人前来送信,说皇帝欲在宣城外将他们伏杀。

与此同时,皇帝还给岑未济的副将也送来了密信,在信中威胁副将说,已将对方留在宣城全部家眷羁押,让他取了岑未济的项上人头前去换百十口家眷性命。

副将在经过痛苦的心理挣扎后,在天亮前,还是将这封密信亲自送到了岑未济手里。

岑未济当即把诸将都叫到跟前来,“诸位都是我的亲信,跟随我多年了,我承蒙先帝恩情,才有今日荣宠,如今报恩的时机已经到了……不过,还得借诸位之力一用。”

众人不解其意。

岑未济对着其中一名将军道:“陛下命你取我项上人头前去宣城。”

那人大惊失色道:“末将从未收到此命令!”

岑未济却徐徐展开一封信,露出玉玺来给大家看。

这一下,营帐里顿时跟炸了锅一样,骂声叠起。

而一旁副将却露出不解神色,明明是他收到的信,不知为何岑未济要在此刻用信来诈其他人。

岑未济回他一个狡黠微笑。

那人没有来得及看清信内容,只见印玺便已经吓得扑倒在地,再三为自己申辩道:“从未见过此信!”

“行了,行了,起来吧。”岑未济亲自将人扶起。

然后目光如炬般扫过众人,面上露出悲壮神色来,“我既已经向先帝许愿,以此身报社稷,今日既得皇命,莫敢不从,诸位将军不如快些动手,拿了我的头颅复命去吧,我与诸君都是过命交情,若是以己身能保得大家平安,未济死得其所!”

“将军若死,我等群龙无首,又能撑得几日!”

“就算我等拿着将军头颅敬献那皇帝小儿,谁又知道,他会不会将我等都赶尽杀绝!”

“对啊,对啊,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不知谁喊了一句,“不如反了他奶奶的!”

静默了一瞬后,众人都跟着纷纷嚷嚷起来,“对!既已鱼死网破!不如就干他娘的!”

岑未济眼里装出来的热泪还没咽回,目的便已经达成。

但以三千人马面对宣城数万之师,也不过以卵击石罢了。

即便是当世名将岑未济,也不可能次次都能神兵天降。

之前被岑未济诈呼的那名将军此刻便派上了用场。

在岑未济军师的提点下,独自出营去往汉地借兵去了。

军师看着他一人一马离去的背影,向岑未济回命道:“果然如将军所言,我还没开口,他便主动提及,说他如今因那封信在军中度日颇难,人人都以为他是皇帝的暗哨,不愿和他来往,他此去汉地借兵,一是为将军增援,二来也是彻底避开洗清嫌疑。”

岑未济点点头,这才放下笔,将纸条绑在信鸽腿上后放出,道:“他与孙承和有姻亲,必能借来兵。”

十日后。

岑未济一路势如破竹般将拦截守军一一告破,带着仅三千人人马叩响了宣城的城门。

新帝在朱雀门上当众百般羞辱岑未济,但岑未济骑在马上始终未发一言。

两军僵持了半月有余。

岑未济千方百计或谝或劝或许诺来的援军终于到了。

当日便破了城门。

新帝未来得及跑出城门,便被副将带人拿下,锁回万崇殿中。

太后拉扯着岑未济的甲袍哭喊道:“将军既已得大位,求饶我皇儿一命,将他圈禁也

最新小说: 欲瘾未止 【gb】精怪安抚司 把顶头上司变成心仪主人 白骨生花 我的一个合租室友 驯服师尊法则 咸鱼末世激励计划 长乐未央 梓樵 抖m向短篇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