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月后,熊慕天伤未痊可,悄然离开了府城。
宁宣的招牌仍然挂得高高地,尽管店门早已关闭,门可罗雀。
鸿泰的生意已恢复旧观,继续获取暴利,四乡各县的绸缎布匹,源源往鸿泰送。
太平县与施德县的织户,最先反抗鸿泰与宁宣交易。因此,这两地的织户,货价一律减扣四成。谁敢拒绝出售,必定受到惨烈的报复。
新任的知府与知县到任,除了下令通缉凶手魔刽之外,毫无办法,不敢过问鸿泰的事。
鸿泰终于发现熊慕天失踪,派了人沿途追索,但已晚了三天。
掌柜李二爷丢掉一条左臂,深居简出,似乎已心灰意冷。
转瞬一月,熊慕天音讯全无。李二爷过了三天,至桑府求见桑大爷,商谈盘商的事。
桑大爷很大方,愿意以三百两银子,顶下店面与厂房,比原值低了十余倍。
李二爷当然不肯,只好另外找人设法。可是,没有人敢要。他第二次去找桑大爷,桑大爷只肯出一百五十两银子。
宁宣已走头无路,想关门大吉也办不到,遣散店伙与工人,最少也得上千两银子。
眼看又过了半月,熊东主突然出现,带来了白银两千。次日,店门便打开了。
对面的鸿泰生意兴隆,店前送客的织工挑着布料排成长龙,等候交货,看到宁宜开了店门大感诧异。
接着,熊慕天与李掌柜出现在店门外,向店内叫:“来人哪!取梯子来,把招牌擦亮些,咱们今天重新开张,得好好整理整理。”
绝秀才跨出鸿泰的店门,呵呵大笑道:“熊兄,正式做买卖了?恭喜恭喜。”
然慕天一声豪笑说:“谢谢,店已经开了,总不能不做买卖,是么?染坊也正在整理,十天半月便可开工了。”
绝秀才阴阴一笑,摇头道:“熊兄,以平你并未请了保镖。回南京吧,宁国小地方,生意不好做呢。”
“不用请保镖了,在下已在南京打听出那批江洋大盗,已经逃到浙江天台山一带去了。”熊慕天含笑答。
绝秀才踱近,神色冷然地说:“熊兄,咱们可否到宛江楼喝两杯?”
“谢了。易兄是否有事?”
“不错,有事商量。”
“此地说也是一样。”
“熊兄,俗语说:同行是冤家……”
“易兄,你错了,有竞争方算公平,彼此互助合作,利益均沾,无所谓冤家。贵宝号未开设之前,本城有布号与染访各十余家,千百年来,他们相处得好好地。目下只有你我两家,咱们没有成为冤家的理由,对么?”
“熊兄,你收货的价格……”
“按原订价格收货。”
绝秀才哼了一声,冷冷地问:“熊兄,你可否与敝店采同一价格收货?”
“抱歉,在下不做这种绝子绝孙的事。”
熊慕天一字一吐地说,拂袖转身入店而去。
李二爷怪眼彪圆,咬牙切齿地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还不报,时后未到。”
这是他以前在宛江楼,向绝秀才说的四句老话。说完,也转身走了。
绝秀才碰了一鼻子灰,冷哼一声,没趣地回店。
街西匆匆来了一个挑布的人,竹制的条筐,里面是十匹宁布。这人身材高大结实,黑褐色脸庞,五官端正,但左耳下长了一块紫黑色服记,右眼角凸起一颗鸽卵大有毛青痣。穿青直缀,脚下穿多耳麻鞋。布担往鸿泰的店门前一放,双目却向对面的宁宣瞧。
一名验货的店伙恶狠狠地走近,喝道:“看什么?混帐!”
挑夫转过头,陪笑道:“没看什么,大爷。”
“哪儿来的?”店伙问。
“泾县来的,大爷。”
“挑到前面去,等你们泾县的货到齐再验货。”
“可是……我要赶回去……”
“混帐!回去是你的事。”
“要等多久?”
“你等着好了。”
“现在不收。”
“是的,现在不收。”
“可是……”
“少废话,挑到前面去。”
挑夫眼一翻,埋怨道:“不收就不收,我……”“住口!你想怎样?不卖就挑回去。”
挑夫转头向宁宣瞧,说:“挑回去就挑回去,不收就不收,对面宁宣开了门,他们会收的。”说完,挑起了布担。
店伙一把抓住扁担,喝道:“贼王八!你想死?”
挑夫进退不得,大叫道:“放手!你怎么啦?你说不收,我有货还怕没人要不成?既然不收,又不让人走,你们是强盗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