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北宋南归,问道还真 > 第429章 石室灯台(感谢和

第429章 石室灯台(感谢和(1 / 1)

王还真看着眼前的木簪,脑海中冒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木簪乃是元云子道侣之物。因为这个发簪上雕刻着精美的花卉图案。

而男性的发簪一般都是比较简单的长直状。而且还有最关键的一点,这木簪雕刻的花朵中央,还有宝石镶嵌的花蕊,看上去异常精美。

所以王还真断定这是一个女式的发簪。发簪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比先秦更早的上古时代。而到了夏商时期,就已经开始普及。

并且出现了大量精美的发簪,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发簪开始分男女。男性的发簪一般比较简单,而女性的发簪则精美华贵。

材质也多有不同,像是最常见的玉质,木质,金银等等。一直到了秦汉时代,开始出现铜丝等等多元化的材质。

也出现了各种不同样式的簪子,如步摇、簪钗等等。到了隋唐时期,簪子的发展达到了顶峰,人们用金银或铜等金属材料制成的花簪、玳瑁夹丝螺钿簪、铜银花丝镶嵌金花鸟发簪、金花银簪等。

簪子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如簪首装饰有羽毛、珍珠、珊瑚、玛瑙等,其工艺也越来越复杂。直到现在大宋,簪子已经成为大户人家必不可少的装饰。

这个东西不光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还是一种从上古传承到现在的文化。而作为华夏的本土宗教,道家自然也免不了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

但是道家讲究顺其自然,对于外物不是很看重。所以一般道人的发簪都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木质的,门内身份较高的长辈,可能会用玉质的发簪。

而眼前这个发簪,明显不属于道人。上面纹饰精美异常,无论是雕工还是镶嵌工艺,就连王还真这个外行都能看出来,出自大家之手。

甚至他仔细观察了片刻,在那些雕刻的花瓣边缘,竟然还有一圈金丝镶嵌。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女式的发簪。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里,这是个女式的发簪,但也仅仅如此了。王还真并未从发簪上,觉察到任何一点灵气波动。

甚至连符咒的印记都不曾看到,换言之,虽然这发簪很是精美,但也只不过是个普通物件罢了。这也是他感觉奇怪的原因。

既然这三样东西,能被元云子临死之前,放在自己面前,对他来说肯定是重要之物。先前的两样东西,一个法印,一个记载着元云子生平的信封。

这两个东西还能理解,法印就不用说了,乃是一个道人施法和身份的象征。信封上记载的内容,是元云子临终之前,不甘的诉说,希望后来之人能知道他的故事。

那这个莫名奇妙的发簪又是什么说法?先前他曾猜测这东西,乃是元云子赠予他道侣之物,但很快这个说法就被他否认了。

先不说元云子死去的时候,到底有多大的年纪。倘若他真的有道侣的话,就不会任凭自己的肉身,放在这个石室中腐朽了。

这一点从他信上记载的生平,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信上说他是寿元无多,所以回来认亲的。但是奈何家门早已在唐末便断了传承。

最新小说: 【主攻】嫁入豪门后 饲养狼的正确方式 王者荣耀mob调教文 浊欲 蔷薇神喻 不要勾引漂亮少年 爽了就行(ABO) 娇软美人就该被疼爱 【主攻】暮江吟(np) 不想亡国就驯服那个龙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