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还真虽然对于元云子的经历很是同情,但是却无法感同身受,毕竟他还年轻。寿数这种东西,对于他来说可能是最不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毕竟每次境界突破,都会不同程度的延寿,甚至渡劫入紫之后,还能突破人类寿数的上限。让他在意的是元云子信中所记载的尸解之法。
《先天道炁真经》上对此有过记载。所谓尸解,亦称之为尸解仙。是指先死形解,躯质遁变而成仙。也是一种证道成仙的方式。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修道之人,都能尸解。想要尸解证道的前提,就是修道之人必须达到炼气化神,也就是渡劫入紫的金丹境界。
此乃尸解的前提。在寿元无多的情况下,不能自我了脱生死,更无法阳神出窍。所以自然也不得炼形化炁,无法飞升仙界。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已经入紫,但是却没能修到太玄境界。这种道人若是不想转世重修而寿元无多,亦或是遇见什么难以躲避的致命之灾。
所以才有了这个尸解之法。此法使用之后,需要有个寄托神魂之物,或者借尸假死脱身之后继续修行。书上将以此法证道之人称之为法属地仙。
此法起源于上古时代,在《后汉书》和《抱朴子》中,都有过详细的记载。《抱朴子》将其描述为: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这种证道之法并不是什么稀罕之法,但是自道门分裂之后,就很少有人使用,故而逐渐失传了。一方面是因为现在道门的修心之法,都是经过改良的。
基本上道门三脉都有各自的飞升之道,另一方面这种证道之法,有很大的风险和局限性。像是寄生神魂之物的炼制,死后神魂的去向,以及不同的尸解之法,有不同的效果。
就王还真来说,他知道的方法,就有三四种。像是最简单的用刀,剑或是竹,杖,水火等等。根据方法的不同,有不同的叫法。
刀剑之法名为兵解,竹杖则是竹解,以及水解,火解,甚至还有药解等等。这些都是较为简单的尸解之法,更难一点的则是像元云子发现的这种。
需要提前准备神魂寄生之物的方法,比较有名的有太清宗的太清尸解法。还有像是太一守尸法,太极化遯法,太阴炼形,水火荡炼尸形等等。
当然,不同的尸解之法,自然也有不同的等级。书上将尸解之法,分为上,中,下三等。这三等以尸解的时间来划分。
白日去之为上等,夜半去之为中等,而在晓暮之际,也就是黄昏时分离开的为下等。云元子所发现的方法,并没有规定离开的时间。
所以王还真觉得,应当是个上等尸解之法。不过虽然是这么说,但尸解乃是无奈之举,本意是因为寿元将尽而道未圆满,或是遇见无法躲避的致命之灾,所以才出此下策。
这也是为何逐渐没有人选择的原因之一,因为尸解不光有条件苛刻,而且伴随着很大的风险。即便是成功了,也只不过是个地仙罢了,书上将其称之为:道之下品。
关于这一点,很多道家典籍都有记载。在唐代道人杜光庭的《墉城集仙录叙》中曾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