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彦苏的孟浪之语刚刚落地,突然有光亮一闪,照得萧月音睁不开眼。
是他背后的窗牗之外,有闪电划过。
而在她屏息的转瞬之间,又有一声震耳轰鸣,是夏雷滚滚,穿云破月而来。
暴雨如注,雨水如倾盆一般砸落下来,砸出如珠玉一般的碎裂之声,又不间断向下滚落,在房檐窗沿上声声敲打,将萧月音方才被电闪雷鸣惊得停滞不前的心,纷纷扰扰、一声一声拉了回来。
今年以来,华夏各地多干旱,即使到了仲夏时节,雨水都十分稀少,上一次的雨下在大婚那日,却远没有今晚这般盛气淩人。
萧月音垂眉,回来时自己还穿着早晨去观刑时的衣衫,本是和衣而眠的,眼下已被换成了样式保守普通的寝衣,大约是值夜的戴嬷嬷为她换上的。
“你,你是怎麽进来的?”她口中湿滑,又重新提起了方才未竟的问话。
“外面响起第一声雷鸣,我便醒了,”裴彦苏俊朗流利的面容,一半被窗外的辉光点亮,一半则隐于房内的黑暗之中,他这次并未再用“微臣”这个自称,“来到耳房之外,听见公主的呼喊,值夜的戴嬷嬷便让我进来了。”
“我……我在睡梦时,说什麽了?”萧月音心下一沉。
裴彦苏却起身,绕过床榻前的屏风,走到矮榻边的几上,除下那几上笼灯的灯罩,用旁置的火石点燃烛火,再将灯罩重新罩回。
昏黄的烛火里,她看清他身上是一件汉制的寝衣,系带紧扣,只有脖颈之下的交领内,露出了一点点其中线条流利的深色皮肤。
萧月音骤然想起他隔着一道屏风换衣的那日,她情急之下为了替静泓说话,切切绕过那扇屏风,却看见他中衣之下的身.躯。
在裴彦苏举着笼灯,人还未重新靠近床榻时,她先闭了眼,翻了个身,将后背对着他。
“公主方才,不断大声呼喊,”裴彦苏将那笼灯置于床头柜上,又沿着床沿坐下,神情自若,“在呼喊公主的母后。”
萧月音又翻身转了过来。
“不过,公主对母后的称呼,用了‘阿娘’。”裴彦苏看着她。
她侧躺,他直坐,两人的视线即使交彙,也因为方向垂直并非平日里那样容易被对方读懂,萧月音却蓦地心口猛跳,呼吸卡在喉咙,枕在螓首之下的手臂,也麻了起来。
萧月桢是不允许她称弘光帝为“父皇”的,在每年寥寥与弘光帝见面之时,她也只称“陛下”。至于两位在卢皇后薨逝之后便被封了爵位的皇兄,她也一贯以“太子殿下”和“康王殿下”称之,从不敢像萧月桢那样唤他们“大哥”和“二哥”。
是以,对于卢皇后,她是学着裴彦苏唤裴溯“阿娘”那样,在梦里也唤了“阿娘”。
可是萧月桢是断不会这样称呼卢皇后的。
几句梦呓,便足以出卖她虚假的身份,裴彦苏不仅听得真切,还特意在她从噩梦中惊醒、心中的防线最为脆弱的时候,将此事明明白白点了出来。
他是已经发现了什麽吗?
雷雨之夜,最易暴露心匿,句句都得小心。
“本公主从未见过早逝的母后,”萧月音紧住了胸口,无论如何都必须硬着头皮撑下去,言语也跟着生硬了起来,“大人从第一次见到本公主起,不就应当知晓此事吗?”
裴彦苏墨绿的眸色在昏黄的灯光里被染成了另一种棕黄,她见他不语,微微擡腰,以方才麻木的手臂撑住榻下,半坐了起来。
“大人你每日见母亲时都以‘阿娘’唤之,我耳濡目染,唤母后‘阿娘’,何来稀奇?”萧月音一鼓作气说完的时候,已经盘好双腿,重新坐直了。
“我不像大人你,你父母双全,”裴彦苏仍旧不开口,只淡淡看着她,她便选择乘胜追击,恰好窗外又有闪电划过,将他的俊容照得更加透亮,“如今一家团圆,便要拿我早早薨逝的母亲,来大做文章了吗?”
第一个炸雷惊起的时候,裴彦苏立刻擡手,一左一右,捂住了她的双耳。
他的掌心有热温,却不似窗外如注暴雨的烦躁热烈。
这一下,她刚刚才提起的气势被他骤然又粗暴地打断,她拧着眉,却并未伸手让他将双掌落下,只张着眼眸,用瞋目而视回应他。
僵持几息,裴彦苏忽又将双臂垂下,撑起了脊背向她微微靠拢,面庞朝向她的左耳,沉声:
“公主方才说什麽,雷声太大,微臣听不清。”
回应模糊,是个装糊涂的高手。
卢皇后本就是她与萧月桢姐妹两人共同的逆鳞,若她此时再重新提起,难免有被他抓住话柄的嫌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