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讲讲晚年时乐天的迁徙吧。」庄薇钰懒得和同学G0u通了,转头和阮不忧对话,後者很快应下。
「嗯,晚年的话,长安迁洛yAn的经过大致是……。」
晚霞的暖光落在长安的道路上,青石板路上,人们纷杂着脚步走在不同的归途,唯有长安城边哒哒马蹄突兀暂歇。
一明年将古稀的老人孓然倚马,回首看着长安道上庸庸碌碌的人们,斜yAn将他的影子拉长,一头雪sE衬得他的目光越发哀戚,一种对人世的无力与迷惘酝酿着,其中还有些许什麽呼之yu出,却在灯火将起时再次沉寂了下去。
「既往者已矣,未Si者如何……公虽不归,我应继往。」熟悉的面孔自脑海中浮现,哀悼友人的词句随口而来。
元九元九,究竟幸也不幸,人生汲汲,得遇知音,却也匆匆,徒留相忆。
托身人世,飘零半生,奔命半生,何时那泥下之骨,会成为他;又何时,随风消逝的h土中,会裹挟着他这日的满腹哀愁,无人知之。
但想来也快了。
近来文句里,几许忆旧几许吊亡,其中还有些是早於他降生於世的,这般命运,总归不久会降临於他身。
病了,该休息了。
病免河南尹为第一步,然後是在大和八年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他成功退居洛yAn履道宅,只为……待Si。
政也好,权也罢,他全然放下了河南尹是正印官,卸任之後基本没什麽权力了,且在洛yAn宅邸中悠游至日落西山吧。
「你们这年纪估计不会有这种感觉,就是生命很渺小,感觉这把年纪了,g部成什麽大事了,估计没多久也该Si了,所以该放下放下,最後潇洒一把,将日子过完。」阮不忧说着感觉自己心情都有点压抑了,一边说着,一边长吁短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很好理解的。」张运势幽幽地说着:「就像明天有英文填字小考,但我半点没读,感觉大概是没救了,索X开始浪费时间的那种心理。」
「把我刚刚的感动还我!!!!」庄薇钰略有点破防:「不要提醒我明天的小考啊啊啊啊!」
阮不忧只能说,眼前两个学生诡异的让气氛不再忧伤,甚至带了点Ga0笑。
不动声sE的把偷偷扬起的嘴角压了一下,好歹保持住了长辈的架子,阮不忧问道:「这个时期你们想解读哪首诗?」
「这首!」庄薇钰很快恢复过来,将页数翻好。
白居易的〈中隐〉,原文如下:「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Ai游荡,城东有春园。君若yu一醉,时出赴宾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君若yu高卧,但自深掩关。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穷通与丰约,正在四者间。」
白话版本是:「大隐是隐居在尘世中,小隐是居住在山林中。前者太热闹,後者太冷清。不如中隐好,像我,隐居在分司东都的官员之间,宛如介於出世和入世之间,不用太劳苦但也不会太悠闲,而且不用太累也不会没钱吃饭,钱多事少离家进。想亲近大自然,洛yAn南面有龙门山;喜欢散步,洛yAn东面有许多林园。想喝酒随时出门赴宴。这里还有很多人陪你聊天,想睡觉门关起来也没人强迫你社交!人这辈子,很多事不能两全:位卑者容易饿Si,位高者容易被谋害,不过像我这样隐在留司官的人不会有这种烦恼,使自身平安;不太困难也不太显达,不会太富有也不至於饿Si,这样待在中间刚刚好。」
「我倒是也想要中隐啊,乐天你先告诉我,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哪里找?」庄薇钰语带怨念,但还是将写作背景念出来了:「这是一首咏怀的五言古诗,大河三年秋天在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任上作的,表达他觉得中隐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阮不忧有点头疼,这首很经典,但也不好讲,要慢慢拆分:「嗯……先从白公的思想开始谈吧,你们前面也听出来了,他曾采用老庄思想,不过他本身毕竟是个儒家T制出来的读书人,中心思想自然偏向儒家,加上当朝佛教也十分鼎盛,他亦信佛,可谓兼采各家思想,不偏重一方。」
庄薇钰知道,白居易是思想很多元的存在,随着际遇不同,思想也在转变,这也是很多人愿意使用的处世之道,当然,也有极偏一家的人,b如说韩愈重儒家,这并不分好坏,只是各自的观点不同罢了。
见目前的知识点几人能够消化,阮不忧续道:「正是因为这样的特质,白公在〈中隐〉之中,融合儒家的乐天知命、道家知足知止以及释家的随缘自适,构成了中隐这个选择。所谓中隐讲白话一点就是,在飞h腾达跟深居简出之间巧妙地调和,让他在政治上不太成功,不会遭人算计,却也因为有官职,经济上还算丰约,算是一条介於入世、出世之间的中间道路。」
「厉害了,在别人纠结要明朝散发弄扁舟还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时候我们乐天已经开始自创流派了。」庄薇钰感慨道。
说实话中隐虽然有弊端,但对於她这种没有崇高理想、只想中彩票或当米虫的人来讲,无疑是一个非常符合人X的选择。
「这个年代的国家栋梁,怎生如此不禁倚靠呢。」阮不忧长叹一声,语带揶揄,庄薇钰才发现自己把内心想法嘟囔出来了,後知後觉得有点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