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严祺是第一次尝到了何谓世态炎凉。
他坐在榻上,长长地叹一口气,对容氏道:静娴,是我连累了你们。
容氏怔了怔,随即拉下脸:好端端的,怎又说起这话来。去扬州是去散心,又不是去赴死,有甚可难过?
严祺望着容氏,苦笑:静娴,你可曾想过,我丢了官,漪如丢了太子妃,便意味着圣上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待我亲密无间,这京城也就不会再有我的容身之所了。我们家从前的日子,只怕是再也回不去了。
容氏的目光动了动,少顷,也轻轻叹口气。
她在严祺身旁坐下,拉过他的手。
你可记得,当年我第一次进京城来的时候,你带我到处玩,还带我去吃了许多好吃的。她说,可我离开的时候,却对你发了一顿脾气,你可知为何?
严祺想了想,记起来。
那时,严祺已经跟容氏分别了几年,却总是忘不了她,总写信给她,说起京城里好玩的事,还怂恿她过来玩。
容氏那时也是贪玩的心性,便按着严祺在信里教的办法,怂恿母亲带她到京中的名刹里礼佛。母女二人在庙里住了五日,每天,容氏都会谎称到经堂里去抄经,离开母亲,自己偷偷溜出去。而严祺则亲自在寺院外接了她,二人一起溜上马车,然后由严祺带着到处玩。一切本来都高兴得很,最后一日分别的时候,容氏却突然拉下脸来,连道别也没有好话,让严祺错愕十分,全然摸不着头脑。其中缘故,容氏从来不曾告诉严祺,而严祺也是不爱惦记的心性,跟容氏好了之后,就忘到了九霄云外去。
为何?严祺问道。
你可还记得,你带我去玉楼观里玩的时候,遇到了宋廷机他们。容氏道,我知道你是想让我看看你在京中的这些友人有多么体面,玩得多好,吃得多好。可在我看来,京中的日子虽锦衣玉食,却着实虚荣无趣。他们奉承着你,不过是图着严家的好处,而你却得意洋洋,以为他们是真的喜欢你。
严祺的脸上有些讪讪:我自也知道他们是图着严家的好处与我虚与委蛇,可一个人能有好处让别人图,总好过没有。我到京城的第一天就知道这些官宦贵胄之间,来来往往都不过是为了好
处,故而能被他们巴着也是本事。
说罢,他回握着着容氏的手:我也知道谁才会真心跟我好,故而他们让我娶别人我都不愿意,只想着你。
容氏的脸上一热,嗔他一眼:又说些肉麻的话,我与你说正事。
严祺却神色认真:我说的就是正事。
那么既然如此,你当下又有什么好纠结的。容氏道,京中浮华,便似台上唱戏一般,虚情假意,没有便没有了,何必自扰?再说了,你虽没有了官职,漪如当不上太子妃,可你是高陵侯,田宅产业一应俱全,就算在京中,也还是个富贵人家。你先前不是说,身为人臣,不求风光但求安稳,等漪如当上太子妃之后便辞官回乡过神仙日子去么?如今漪如虽当不上太子妃,却也不妨碍你按计划行事。你还说过,要带着我跟父亲母亲四处游逛,当下时机就在眼前,岂不正好?
严祺沉默片刻,道:我何尝不知道这道理。可我先前想的,是衣锦还乡,风风光光的。让从前那些笑话你是商家女儿的人都自打脸。
容氏愣了愣,觉得好笑。
笑话我是商家女儿?她说,谁?我怎不知?
你当然不会知道。严祺瞪起眼,尤其是我们严家的那些族人,势利眼不少,来我家做客的时候,总说严家是封了侯的,不可与商人这等三教九流来往。
容氏看着他,微微抬眉:哦?那你为何还与我来往,还与我成婚?
我母亲告诫过我,说与人来往要将心比心。远亲不如近邻,你们家都是好人,待我们也好,不可人云亦云,辜负了你们。
严祺的母亲去得早,容氏对她也不过只有些许模糊印象。不想,严祺竟牢牢记着她的话,容氏心中不由一暖。
傻瓜。她轻声道,你既然早知道这道理,还计较许多做甚。纵然你那些族人看不起我,我嫁给你的时候,他们也早该气死了。再说了,京中的人既然不曾因为你发达了就看得起你,难道你那些族人就会因为我当上了侯夫人而看得起我么?越是这样,你我才越要把日子过好了,似神仙一般逍遥自在,让他们看了觉得吃不香睡不好才是大善。
严祺听得这话,目光动了动。
你真是这么想?他问。
容氏有些不高兴:我何时骗过你。
严祺的神色终于松了下来。
他想了想,片刻,道:静娴,离开京城之事,其实我也考虑过。不过我暂且不想去扬州,我想回南阳看看老房子,再将各处产业都盘查盘查,你觉得如何?
容氏露出微笑:当然好。
天气一日一日暖和起来,转眼便到了五月。
端午刚过,一个消息就在京城的贵胄官宦们中间流传开来严祺打算带着妻子儿女回南阳去祭祖。
事不大,之所以被人津津乐道,是因为主角是严祺。
无人不爱痛打落水狗的戏码,尤其是严家这样的暴发户。严家靠着外戚身份,在京中风光了二十年,眼红的人不在少数。无论是世家大族、宗室贵胄还是寻常的官宦人家眼里,严家都是个小人得志的角色。先前他们看着严家起高楼,现在看着严家楼塌了,无人不是拍手称快。
说是祭祖,谁知道呢。皇宫里,王承业亲手给王皇后倒了一杯茶,回去也好,我看,他们在京中也是没脸待了。
王皇后没说话,倚在凭几上闭目养神。
徐氏在一旁为王皇后打着扇子,轻声道:从前每逢文德皇后的父亲冥诞和忌日,宫中都不曾少了送去些赏赐,如今高陵侯要回乡祭祖,中宫是否也表示表示?
表示什么?王承业哼一声,道,那般无情无义的小人,没夺了他的爵位已经算是中宫开恩,哪里来的脸面要赏赐!
王皇后睁开眼睛,狠狠剜了一下王承业。
又口无遮拦。她训斥道,莫不是嫌圣上罚你罚得轻了?
王承业忙赔笑:姊姊说的哪里话,我不过是见不得姊姊受委屈。严家再风光也是从前了,如今已经失了圣上的欢心,
姊姊堂堂中宫之尊,又何必示好?
王皇后道:你今日不是应当在官署里么,好端端的又跑来宫中做甚。莫以为圣上不追究你,你便无事了。你做的那些混账事可都是实实在在的,若圣上哪天想收拾你,你一样跑不了。
王承业见王皇后是真的不高兴了,只得讪讪告退。
承业这性子,当真让人不胜忧烦。等王承业离开之后,王皇后皱着眉,悻悻道,这般不懂事,日后也不知还要惹出什么祸事来。
徐氏望着王皇后,摇着纨扇,道:中宫不必担心太过,承业这辈子最多也不过是贪财好色些,真做坏事的胆子是没有的。中宫这般贤惠,又有太子,圣上无论如何都会对王家宽仁以待,中宫宽心才是。
提到太子,王皇后眉间的神色松开了许多。
若说在这皇宫之中,有什么事能让王皇后感到宽慰,首屈一指便是太子。尤其是近来,皇帝对太子愈加重视,还将太子妃换了,这无一不让王皇后高兴。
王皇后一向看不上严家,也看不上严漪如。论家世,王家是京中有名的仕宦世家,而严家不过是地方来的小门小户,就算祖上曾封过侯,当下也早已经没有了关系。可就是这样的人家,凭着文德太后提携,生生跻身龙门。王皇后当上太子妃之后,对文德皇后毕恭毕敬,对严家笑脸相待。
就算是在文德皇后和先帝相继去世之后,
王皇后仍将严家待为上宾。
这么做,并非只是为了保持贤惠的名声,更是因为皇帝仍与严祺关系亲密。王皇后知道,自己能不能坐稳中宫的位置,朝臣们的风评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皇帝的态度。
而在去年的宫宴上,当皇帝当众让严漪如和长沙王世子李霁认义亲的时候,王皇后便嗅出了不寻常的意味。她知道,皇帝迟早会疏离严家。所以,当王皇后听了徐氏说的关于严祺在王承业背后使绊子的猜测之后,她没有犹豫,当即去向皇帝哭诉。
此举,可谓一石二鸟。皇帝不仅将严祺推出去,让他担下了整件事的骂名,还换掉了太子妃,一举解决了王皇后的两块心病。
王皇后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看向徐氏,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