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道士Ⅱ(道门往事) 作者:最爱MISIC伯爵
第 515 章
“你是不是蒲志高我不知道,我肯定是江姐,打死都不会屈服,查爷你放心,这渣滓洞再牛逼也不过是个纸老虎,你要相信我们都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战士,任何牛鬼蛇神都抵挡不住人民正义的滚滚洪流。”
“轰”得一声,胖子手里正拿着那碗热汤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讲,忽然这一声巨响炸得脚下的大地在那一刻不住的摇晃,无数的碎石像雨点一般从天而降,打得那帐篷顷刻之间摇摇欲坠。几个人根本来不及有所反应,胖子的热汤滚落到脚背上,查文斌一个趔趄差点栽进跟前的火堆里。那摇晃持续了约莫有半分钟,呼啸的水声伴随着巨石的滚落,一时间整个墨林水库数百米的堤坝便被摧毁殆尽,湖水顷刻之间夹杂着巨石带起滔天的巨浪蹦腾着向着山下冲去……
稍稍平复了片刻之后,胖子第一个冲了出去,老远的便见到堤坝处已经被炸开了一道二三十米的巨大缺口,其余的部分在水流的冲击下也迅速的垮塌。人造的工程终究还是在人的力量下毁灭了,水位开始急速的下降,风起云看着眼前的这一幕对查文斌说道:“他们还真是做事有些不计后果,这么一来怕是下游地区又要雪上加霜了。”
“我们做过测量。”贾道士从身后林子里冒了出来道:“这条山沟有数十里没有人烟,现在苕溪河的水位还能够容纳,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冲毁河边的一些居民房,人员都已经安排了转移,他们的财产损失也将得到弥补。”
“算你还有些良心,”胖子道:“打算什么时候动手?这水库下面可都是淤泥,还有渗水不是几天能够排干净的,老子这一身衣裳意大利进口货,下去之后闹废了你个叫花子可赔不起。”
“预计明晚,”贾道士说道:“还会有几次小规模的爆破,等会儿我叫人给你们帐篷修缮一下,你们耐心等待,时间一到即刻出发。”
“还有别人嘛?”胖子指着自己道:“可别说就我们几个?”
“有,当年进去过的几位会陪同,并不是人越多越好,我相信各位的能力已经足以应付。”
“这高帽子我不要,”胖子狡猾的一笑道:“家伙事你们总有的吧,我要称手的,听说当年可是几十号人都莫名其妙的搭在里头了。”
“该有的都会有,”贾道士说道:“不打扰你们几位休息,到点了会有人送饭过来,这外面风大雨大可别到处乱走,这地方不怎么太平,晚上闹鬼闹得凶。”
“对了文斌兄,这地方以前是干嘛的?”道:“这地方按算离洪村距离并不算太远,莫非年代比洪村还要早嘛?”
“听说这里原先有个村子,但是根据上次我去拜访的一个知情者描述,这座湖底曾经有很多殉葬者。殉葬制度是奴隶制社会的标志,也是区分它和封建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我想应该是在先秦以前恐怕就有人居住了,这么算下来时间跟商周时期倒是有些接近的,看来罗门的担忧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起码它们极有可能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
第四十九章 三易
唐开元中偃师县农民耕地出土铜盘铭,后经过史学家认定此铜盘铭为周朝第五代君王周穆王按照周武王所写原文另新写铜盘铭,这是一个被记录在历史档案里的发现,是有史可查的。此处便诞生了一个疑问:在此之前,周武王封比干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成功后留下了那块神秘的铜盘铭,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也被收录在了史中皆是文字,并没有图片样式,《史记》中记载周武王文曰:“使后代知天地之所由成,人物之所自出。”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使后代知道天与地之间万物形成起因,人物会自然出现。
风起云对查文斌道:“根据这段话来看,周武王的确是留下了一句语言,并且是使得后代知道天与地之间万物起因,这不是就是道家所言: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宇宙论?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便是据我所知,现在大多的术士用来占卜运算的采用的是周文王留下的后天斌毫不犹豫地说道:“毁掉它,风兄你的确是提醒了我,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三部无上的典籍,分别是夏朝的《连山易》,商代的《归藏易》和周代的《周易》,这三本书并称为三易。
这三本书是古代智慧的结晶巅峰之作,也是历代帝王的法则之一,史书中记载,《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但后来都不知道去向也就成了中国文化领域里的一个千古之谜。我的师傅曾经说过,那两易是同周易一样都是源自伏羲先天化的根基,是一切的发源,先天化的根,从那个被销毁的时刻起,中国文化就成了一种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秦始皇和乾隆烧毁的,只不过是中国文化的‘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