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汉军的战斗力很强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汉儿实在是太多了。
汉家的人口优势让军臣单于绝望,面对匈奴的时候那完全是碾压式的优势。
这段时日里,从河北等地就已经不断有汉军通过太行九陉涌过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汉家男儿集结起来开赴战场,到时候哪怕匈奴人能够以一敌十,也终将被彻底吞没。
所以军臣单于的打算很简单,洗劫太原郡,攻破富庶的晋阳城缴获海量物资与人口,然后携大胜之威与汉家和谈。
和谈能够拿到好处自然是最好不过,拿不到也无所谓,因为到时候肯定是要退走的。
“中山王?让我看看你有什么本事!”
平陶县(平遥)汉军大营。
前将军窦婴,有条不紊的发布命令,安排各部汉军猛烈攻击当面的匈奴部落。
而他发布的命令,用的全都是李云泽的大将军印。
“将军,广武都尉求见大将军。”
“大将军军务繁忙,不见。”
“将军,上党中尉率兵抵达,求见大将军。”
“大将军军务繁忙,不见。”
“将军,少府均官押运粮草至,求见大将军。”
“不见!”
“将军……”
“不见不见,统统不见!”
窦婴之所以不让众人面见李云泽,自然不是因为他将李云泽给藏了起来,而是因为这位大将军此时不在军中。
早在进入太原郡之前,李云泽就已经悄然带着万余精锐离开大军,钻进了吕梁山之中。
他的目的很简单,从吕梁山一路北上赶到云蔚等地,封住深入太原郡的匈奴人兵马退路。
三晋之地的地形很是特殊,尤其是太原郡这里。
一侧是太行山,一侧是吕梁山。
两山之间夹着河谷平原,一旦封住了退路那就是死地!
李云泽打仗一向求稳,可并非是不会用奇策。
以往求稳,纯粹是直接碾压就足够罢了。
现在的话,直接碾压也能打赢,可匈奴人马多跑的快,战败之后大不了一走了之,消灭不了多少敌军。
所以李云泽在出兵的时候,就已经策划好了这一招战略上的大迂回,争取将匈奴单于的主力给灭在太原郡这里。
等到干掉了匈奴单于所部,草原上的其他匈奴部落,立马就会四分五裂之中。
李云泽除了带走了中山国兵马之外,还挑选了数千北军精锐一起出兵。
虽然山地行军艰难,可军中士气却是很高,因为李云泽也在军中。
这位可是总领天下兵马的大将军,是中山国大王,是未来的太子,是未来的天子!
大王都不怕钻山沟,那军士们自然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这一日下午,大军在汾水岸边安营扎寨。
军士们忙着安营扎寨,外派哨探,埋锅造饭诸事。
没有带民夫,也没有惊动沿途百姓,这些事情自然只能是由军士们来做。
这些工作自然不需要李云泽去做,他大马金刀的坐在马扎上,默默的看着不远处流淌而过的汾水。
沿着汾水一路南下,到了与晋水交汇的地方,就是晋阳。
他有接到来自晋阳的消息,知晓此时匈奴人正在威逼汉家百姓去填城。
打仗的时候心如铁石的李云泽,自然不会因为自己没有直接去解救晋阳,而是选择迂回断路而心怀愧疚。
只不过很明显,这影响到了他的心情。
他往那儿一坐,周身阴郁的气息笼罩下,无人敢于靠近。
只是,吃饭的时候还是得有人去唤大王。
主父偃等人互相示意,却是没人愿意去做出头橼子。
最后众人一致将年轻的卫青给推了出去。
年轻的卫青,自然不懂那么多的弯弯绕。
众人让他去请李云泽吃饭,他也就直直的走过去说了。
被惊醒的李云泽,抬头见着是卫青,微微一笑示意他在草地上坐下“你觉着,如何才能有效的对付骑兵众多的匈奴人?”
盘膝坐在草地上的卫青,仔细回想自己在兵书上看到的内容。
片刻之后,他回应道“大王,匈奴人马多跑的快。若想要击败他们,最好就是选择地利之处,限制他们的移动能力。就像是这次,只要匈奴人被封在了太原郡,他们就死定了。”
“嗯。”
李云泽不置可否的点点头,随即再问“若是没有地利呢?若是在那辽阔的草原上,如何才能击败匈奴人?”
卫青当即正色回应“当用箱车!”
李云泽发明了厢车,在军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许多军将校尉都乐观的认为,只要有了厢车,那匈奴人就不足为惧了。
李云泽楞了下,随即摇头“厢车没有想象的那么无懈可击,毕竟移动缓慢。只要将时间线拉长,随军携带的弩矢粮食用光,还是逃不过败亡的命运。”
“厢车这东西,只有在有着明确目标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来。可大草原实在是太大了,移动缓慢的厢车就算是找到了匈奴人的王庭,人家也可以直接搬走,又不是城池。拖上一段时日,自然不攻自破。”
卫青诚恳行礼“请大王解惑。”
“对付骑兵,自然是以骑对骑!”
第六百二十七章 断后路
兵马野外行军,诸多事务极为繁复。
安营扎寨的时候可不简单就是立个寨子而已。
首先得砍伐木材作为安营扎寨的原材料,之后花费大量的时间将寨子搭建起来。
随后还要在寨子四周布置拒马,旗帜,铁蒺藜,陷坑等等守备设施。
除此之外,随军的器械要进行保养,通常都是军士们自己保养,若是解决不了的话,则是要寻随军的工匠去修缮。
带来的粮草要妥善安防,绝对不能受潮着火,还要分开安防避免被人袭营的时候一把火烧光。
药材等消耗品要专门储存,得有专业的人来做。
牲畜要喂水喂食,还要随军的兽医照看,万万不能生病了。
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繁杂的事务要安排,要处理,要解决。
身为统帅将军,可不仅仅只是会打仗就完事的。
这些看似寻常的小事情,若是处理不妥当,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暴雷出大篓子。
李云泽对于这些事情驾轻就熟,饭后带着卫青一点点的走流程,一句句的说给他听。
“拔营的时候,能带走的都带走。若是带不走,后方稳定的情况下寨子可以留下。”
看着吕梁山上郁郁葱葱的树林,李云泽轻叹口气“若是不成,那就只能是毁掉。”
战争对于自然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通常情况下,几个月的拉锯战下来,当地的生态环境直接就会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大片的森林被砍伐,不单单是建造营寨,还要作为燃料来烧掉。
动物被狩猎吃光,草本植物会被当做草料处理,水源被污染,当地百姓被骚扰等等等等。
卫青努力记下李云泽说的每一句话,还亲身去将所有的事情都做上一遍。
晚饭后回到营帐内,他还会点燃油灯,伏案执笔将李云泽说的,以及自己亲身体会的心得都给记下来。
因之前在廷尉大牢的功勋,卫青从一骑卒被提升为什长,并且来到李云泽的身边担任亲卫。
可哪怕是什长,也不可能有自己的单独帐篷,以及晚上点油灯的权利,这纯粹是出自于李云泽的关照。
的确是关照。
毕竟战场上刀枪无眼,可不会管你是什么历史名人。
一波箭雨射过来,一丛长枪刺过来的时候,躲都没法躲。
敌军骑兵冲过来的时候,直接战马撞上身躯,别说是穿着钢甲了,哪怕是穿着钻石甲也没用,巨大的冲击力足以将人震死。
数不清的人在战场上绝望的死去,李云泽不相信卫青会有光环保护,以底层军士的身份在万军厮杀之中还能安然无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