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着脸的袁绍终于开口说道“你们必然是被下了禁忌,要不就是中了幻术。此等胡言乱语,岂可轻信。”
他生气与拒绝相信是有原因的,李云泽话语之中的一家一姓之利,分明就是说的他袁家啊。
同样不满的袁术,原本也是要呵斥的。
可听到袁绍的话之后,眼睛一转当即改口说道“话不能这么说,那人的本事大家都看到的,千军万马都拦不住啊。这哪里是常人能有的本事,某倒是觉得他说的是真的……”
对于袁术来说,袁绍赞成的他就要反对,袁绍反对的他就要支持。
若是得不到袁家,那袁家的利益跟他就毫无关系可言。
“公路。”
袁绍冰冷的目光扫过来“闭嘴!”
“哼。”
虽然不满,可多年的威压之下,袁术还是难得的闭上了嘴。
只不过袁绍虽然能够压住袁术,却是压不住别的诸侯。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亡天下的居然是司马家,哪个司马家?”
“还能是哪个,肯定是河东司马家。”
“诸位还没听明白吗,人家说的可是亡天下!不是亡大汉!这说的是汉家天下都亡了。”
“危言耸听。”
“倒也不能这么说,某就觉得那些诸胡的确是狼子野心……”
“……”
一片纷扰声之中,公孙瓒拱手向着袁绍与诸侯行礼说道“盟主,诸位。某要为这汉家天下去打诸胡了,此次联军之事,某就此退出。告辞~~~”
“伯圭,伯圭~~~”
在一众呼喊声之中,公孙瓒头也不会的离开了中军大帐,径直返回自己的营地去。
半路上向着刘备三兄弟说道“玄德,你们此去河内斩杀那刘豹,某愿派一支兵马于你麾下协助。”
此时刘备不过是一平原县令,手下人马不过百余人而已。
就算是有钱了想要征召人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有公孙瓒的支持,那可就轻松太多了。
“伯圭~~~”
大为感激的刘备,眼泪不由自主的就流了下来。
“无须如此。”公孙瓒哈哈一笑“咱们可是至交好友。”
公孙瓒又不傻,自然是能够看得出来,李云泽对刘玄德另眼相看。
现在他也是学着李云泽,提前给刘备来一笔赞助。
说不得以后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回报,这种事儿谁知道呢。
第五百四十章 真正的汉末
公孙瓒是辽西名门公孙家出身。
公孙家可不是什么地方豪强,那是堂堂两千石的世家。
只不过因为他是庶子,在家族之中并不得重用,出仕的时候不过是县中一小吏尔。
能够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依靠自己搏杀出来的。
所以他与袁绍袁术兄弟这种,几乎完全仰仗袁家家势的心态截然不同。
袁家兄弟更多的是考虑袁家如何如何,可公孙瓒却是考虑自己该如何。
因为从小不受公孙家待见,所以公孙瓒也不会为了公孙家如何如何。
李云泽的出现,让他看到了另外一个光明之路。
若是自己做得好,说不得能得仙长相助,取大汉儿代之也说不定。
若是不行,那就在仙长那儿刷些好印象,以后跟着仙长修道求长生也未尝不可。
实在还是不行的话,那得仙长庇佑,雄霸一方总可以了吧。
而无论是哪一条,首先就得让仙长看到自己值得投资。
李云泽的动作也启发了公孙瓒,能够被李云泽所看重的刘备,想来也是非凡之人。他也给刘备出了一笔投资。
投资的规模不算大,三百白马义从外加一批军马粮草。
大汉天下的物资,其实是很丰富的。
不说西汉,就说东汉也有着二百年的积累,各类财富物资总量很大。
然而之所以在拥有大量财富与物资的情况下,却是依然爆发了黄巾之乱,唯一的原因就是分配不公。
不惜重新打一遍天下,也要和世家门阀战斗到底的刘秀,最终还是输掉了这场战争。
到了汉末的时候,整个大汉天下与其说是皇帝的,不如说是已然被各地的世家门阀,地方豪强给分割占据。
东汉没有科举,实行的是举荐制,也就是谁想要出仕,必须得得到名人举荐。
像是这种唯心的事情,自然是紧着自己家的人,自己的亲朋好友们来。
你举荐我家子侄,我举荐你家叔伯兄弟的,互相帮助大家一起做官。
久而久之,一个家族四世三公什么的,就是这么出来的。
他们不但在朝中掌握大权,在地方上更是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地方郡守与朝中大臣,是兄弟叔伯亲族同一家族,互相帮助侵吞田地,逼迫无立锥之地的百姓沦为农奴,再侵占朝廷的各类物资,吸着大汉的血养肥了自己的家族。
这种事情发展到了极致,就是桓帝灵帝时期的党锢之祸。
大头巾们说党锢之祸是宦官迫害士大夫,这纯粹是在睁着眼睛胡扯,拼命的泼脏水。
桓帝与灵帝又不是脑残片吃多了,世家门阀在地方上称王称霸,导致朝廷甚至连最基本的税收都收不上来。
国库里面没有钱粮啊!
皇帝又不是瞎子,怎么可能看不到。
因为给大汉交税的百姓们已经不存在了,基本上都沦为了各地世家门阀地方豪强的农奴,自然也就没有税收可言。
这种事情只要派宦官们出去看一看,问一问立马就能明明白白。
所以,为了大汉不被世家门阀所覆灭,桓帝与灵帝接连发动两次党锢之祸,竭尽全力的打击士大夫们。
这跟宦官没有丝毫关系,他们只是皇帝打击这些无法无天的士大夫们的工具人。
那些被下狱的士大夫,哪一个不是家财万贯?哪一个不是家乡良田无数,农奴成群?
大头巾们辱骂桓帝和灵帝卖官鬻爵,不是他们有正义感,而是官职被皇帝出手了,他们就拿不到了。
而皇帝为何要卖官鬻爵?
当然是因为被逼急眼了,朝廷收不上来税收,只能是向大头巾们掌管的利益开刀。
别相信那些大头巾们写的所谓史书。
什么士大夫坚贞不屈,什么被冤枉下狱,什么皇帝昏庸云云。
这都是胡扯,真正的黑手就是这些耍笔杆子的。
可惜世家门阀根深蒂固,桓帝与灵帝拼尽全力也没能打赢,死后还被恶意冠上了桓,灵这等羞辱谥号。
至于说黄巾之乱,那就更简单了。
天灾的时候收成不好,可世家门阀们要收取的粮食却是丝毫不能少。
农奴们交不起,要么被打死要么被饿死。
不愿意被打死被饿死的,就在张角兄弟的鼓动下,拿起了刀枪棍棒粪耙子。
然后,很自然的就席卷了天下。
话说若不是身处于汉末的话,黄巾之乱无论是在唐末宋末还是明末,都必然会成功。
可惜汉末大汉的军事实力太强大了。
大汉不缺粮食不缺物资,只不过这些东西都在世家门阀与地方豪强们的手中。
想要从他们手中拿东西,要么就是让他们觉得你值得投资一笔,像是刘备曹操乃至于孙家兄弟,本质上都是接受了多轮天使投资才逐步发家的。
要么就是最干脆点办法,那钱财去买。
这其中,黄金白银的价值早就得到了认可,在世家门阀的眼中是真正的硬通货。
因为铜钱什么的,他们自己就能铸造。
而绢帛这东西,也能植桑养蚕织造出来。
唯有金银,是真正的稀罕物。
刘备带着三百白马义从,并关张以及自己带来的人手离开联军大营,直奔河内而去。
沿途在诸多世家门阀与地方土豪那儿,用李云泽给的金子购买大批粮草军资,以及人手。
没错,大汉在册纳税的百姓已经很少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