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有虞世南出言“可命各地衙门督促百姓将手中余钱存入钱庄之中,无需给予利诱。”
听闻此言,不少人都是皱起了眉头。
而李云泽则是直接看了过去,言道“你此言,乃是让大唐百姓揭竿而起,将尔等统统送入地府之中!”
这话很重了,虞世南被气的面色涨红的难受。
那边房玄龄急忙向他解释“衙役行事多有不妥之处,若是借机巧取豪夺,百姓痛失家财。要么饿死,要么……”
李二冷哼了一声,呵斥道“此事尔等不通,不许多嘴。”
狼狈的虞世南坐下,竖起衣袖遮挡脸面。
“钱庄规矩,最少一贯钱起存。”李云泽继续解释“存钱在百贯以下,十贯以上的。不给利息,也不收取保管费。能存这些的,多是乡间富户,城内中产。对他们来说,放在钱庄可比藏在家里安全的多,不用担心丢失被盗抢。”
“至于百贯以上的,收取保管费,每贯每年收十文钱。能存这么多的,都是真正的大户人家,行商大贾。钱庄带给他们的便利,远超这些保管费。”
那边的唐俭实在是忍不住了大喊“你说这么多,大家伙凭什么把钱存进钱庄里?我不存,你能怎么着?”
李云泽微微一笑,转头看向了李二“这就要指望陛下了。”
“朕?”李二微微一愣,旋即反问“朕当如何做,才可让天下之人心甘情愿的将财货存入钱庄供朝廷使用?”
“平民存钱,为利钱。中产存钱,为安全。真正的大户世家存钱,可用不没诱之。”
李二追问“何为不没?”
“就是说陛下抄家的时候,存放在钱庄里的钱,不算入抄家范围之内。”
此言一出,顿时一片哗然。
对于文武勋贵们来说,最害怕的就是抄家。
一旦抄家,管你多少年的积蓄全都一朝化为乌有。哪怕是有隐藏起来的,也都是见不得光的。
若是如同李云泽所言,抄家不没的话,那大户之家必然是踊跃存钱。
能够保证家族财产的安全,支付的那些保管费算得了什么。
陷入沉思的李二沉默许久,片刻之后说道“接着说。”
“此事若成,估摸着至少能有千万贯的存款。”见着众人面露喜色,李云泽笑着摆手“这可不是朝廷的,这是全天下百姓们的家财。若是陛下朝廷想要据为己有,那就等着全天下揭竿而起吧。”
长孙无忌摊手言道“只能看不能用,那还废这么多事作甚?”
“用当然可以用,但是只能是借用。”李云泽继续解释“算是陛下朝廷向全天下的百姓们借钱用,要给利息而且利息高,用朝廷收入做担保。这叫做集中天下的力量办大事,可以短时间内筹集大量财货,将重要的事情办成。否则的话,那就慢慢的一点点的积攒吧。”
议论声四起,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
争论的非常激烈,可话语之中却是反对声远远大过赞同的声音。
那边李二干脆走了过来,在李云泽的身边盘膝坐下,压低了声音询问“这钱庄,除了借钱给朝廷用之外,是否还能借给百姓?”
听闻此言,李云泽挑眉“陛下不愧是明君,果然是看出了这一点。平民百姓一旦欠债,那就是家破人亡的结局。要么卖身为奴,要么揭竿而起。真正得利的,自是地方豪强与世家门阀。”
“陛下自己就是陇右李家起势,自然知晓豪强与世家才是造反的真正主力。”
这话说的虽然不好听,可李二却是眯起了眼睛环顾四周那些激烈反对的人群。
“朕打过天下,知道你说的都是对的。所以,百姓们借钱只能问朕借,朕要做全天下最大的债主!”
第四百二十一章 筹备与长胜线通车
大唐现在明面上还是禁制买卖田地的。
可实际上暗地里出售田地的事情已然是屡禁不绝。
百姓们家贫,遇上事端像是红白事生病什么的急需用钱,拿不出钱财只能是向豪强世家庙宇借钱。
借钱是需要有抵押的,平民百姓手中最为值钱的抵押品,只有自己家的永业田。
借钱利息高还不上的时候,永业田就成了豪强世家的。
再往后,就开始打起了口分田的主意。
只要肯想办法,终究是能将口分田也变成永业田,再通过借贷落入豪强世家庙宇的手中。
历史上再过些年,就连明面上的田地不可买卖就会被彻底取消。
而随着人口增加已经没有可以分的田地,矛盾迅速激化。到了李隆基时期,随着土地兼并如火如荼,失去田地的百姓不断逃亡导致矛盾爆发,从而促成了安史之乱。
因为安史之乱的时候死了太多的人,空出来了许多的田地反倒是变相的减少了土地兼并带来的矛盾,又为大唐续命百年。
李云泽一直都很疑惑一件事情,有矛盾的时候为何不向外转移矛盾,而是拼命的往自己人脑袋上下死手。
这世界这么大,为何就一直盯着这一亩三分地不放手。
要说往外走交通困难,李云泽愿意提供铁路大船。
要说战斗力不足,他可以提供精良的装备兵器。
要说粮食物资不够,他可以给予先进的工具种子农药等等。
要说钱财不够用,那就搞钱庄收集天下之财集中力量办事。
世界这么大,凭什么几千年走不出去!
已经下定了决心的李二,很快就将众人全都赶出去。
最终只剩下面对面的时候,李二非常正式的相对而坐“钱庄之事,请先生教我。”
“首先,钱庄不能归入户部之下。朝中官吏是个什么模样,陛下应该很清楚。到时候钱庄的财货都入了官吏手中,百姓们造反的时候,可都是奔着灭了皇家来的。”
李云泽的话语,让李二默默点头。
这件事情,他算是了解的非常清楚。
正所谓千里为官只为那啥,至少李二不会对自己手下的文武们抱有多大的希望。
“陛下既然要做全天下人的债主。”李云泽笑着言道“那就由陛下直领。大唐文武勋贵皆会X腐,唯独陛下不会。理论上来说,本就是陛下自己的。真心想让大唐好的,也只有陛下而已。”
李二当即颔首“正是如此。”
家天下的时代里,真正能够为天下着想的,唯有皇帝。
当然了,昏君除外。
“钱庄操作之事朕不懂。”李二很快表态“相关事宜皆交由先生安排处置。有何需求,尽管直言。”
“要借用陛下的名声信誉,为钱庄担保。”
“可。”
“要用朝廷的力量,在全天下的州县城内都建立分部,负责当地的业务。相应的人员招募培训,相关的职位待遇都要陛下出力。”
“可。”
“钱庄建立后,必然有无数人向着钱庄伸手。需要陛下强力压制,否则信誉崩塌的后果,大唐与陛下都扛不起。”
“可。”
“钱庄先行吸储,时机成熟后自会逐渐开展借X之事。此举必当得罪豪强门阀,寺庙重臣。到时候各种手段都会扑过来,陛下是否有决心,不惜动用武力斩杀无数,也要维系下去?”
这次李二陷入了沉默之中,坐在那儿想了许久。
李云泽没有催促,而是安静的等待着,他一点都不担心李二会放弃。
守成之君或许不敢承担责任,昏君或许只想要好处,出事了就准备找人顶锅,甚至干脆大不了昏君亡国就是了。
但是李二这等马上的皇帝不同,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他们有勇气与胆量做事。
什么豪强世家,什么勋贵庙宇。
真要是彻底翻脸了,屠了也就屠了,又能如何。
许久之后,李二终于开口言道“此事大善。”
“那就好。”
李云泽摊开手说道“陛下记住,一旦从百姓手中吸收了他们的钱财,那钱庄就与大唐的国运死死绑在了一起。以后无论是用什么样的借口或者理由,只要是损害了百姓们的利益,那结果都是一样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