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和助理的感情看起来很不错。”曹仕建搀扶病人慢慢挪到轮椅上。
“有一年去戈壁拍戏,拍摄环境不好,我俩吃住睡都得在一起,感情慢慢就培养起来了。”
当他助理倒是近水楼台,曹先生居然有几分羡慕。
“我看美国的剧集拍摄,大多以后期取代实景,国内为什么不能效仿?是因为人工便宜?”
“人工便宜、技术受限,两者都有吧,其实对演员来说,能实景还是实景更好,特别刚入行的时候,在绿幕前建立信念感还是挺难的。”
“可是风吹日晒太辛苦了。”
“这有什么,你们脑力工作就不辛苦么。”林煦安笑了一下,“你会心疼我,我也很心疼你啊。”
恢复活力的年轻人像个散发光芒的小太阳,令自认为沉闷无趣的男人,克制不住地沉溺其中。
“安安……”
“嗯?”
“我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
“是么。”林煦安歪着头打量男人,“好不好,得试试才知道。”
……
当天晚上,林煦安和董大成在西郊住下,常静则是选择住回酒店。
虽然她表面上不再反对二人来往,但作为经纪人留宿在艺人“金主”的地盘,她还是接受不了。
第二天下午,曹先生邀请横店负责人来家中做客,常静作为林煦安经纪人,也一起出席了此次私人聚会。
横店徐总是一位圆脸微秃的中年男子,眼大眉深,林煦安在门口一见他,莫名有些眼熟。
常静最先反应过来,对轮椅上的人低语:“你忘了么,《武则天》杀青,徐总和长泰的制作人坐在一起。”
曹仕建简单为双方做了介绍,徐总当着主人的面,激动地握紧林煦安的手,真诚得仿佛自己才是亲人一般。
“林老师,久仰久仰,去年武则天杀青,我们在秦王宫外见过一次,可惜当时曹董不在,没人替咱俩引荐啊!”
组里的小演员居然是曹仕建外甥?
长泰的制片组都是干什么吃的!连背调都不做!
“你们现在熟络也不晚。”曹先生低头看了一会轮椅上的年轻人。
大概是私人会客,庄园的主人今天没有穿得如往常古板,一身符合年纪的浅色休闲西装,配了一支不知道什么牌子的蓝色机械腕表,风格清爽且高级,让人不禁联想到这人在奠基仪式春风得意的模样。
不过,如此平易近人的装扮落在合作者眼中,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投资人太年轻,也不知道靠不靠谱。
横店如今找到信建,说到底还是为了融资上市的事。他们打算将投资重点放到三四线城市,同时借着政策的东风,大力扶持本土特色的文化产业,这和上层意向的文化发展路线不谋而合。
本来文化投资项目都是罗广信热衷的领域,但曹先生听说后,主动联系老罗,揽下了和徐总“聊聊”的差事。
管家带着四人来到东南方位、有一扇巨大落地窗的禅式茶室。曹先生替坐轮椅的年轻人整理了一下腿上的薄毯,这才在主位坐下。
“依我猜测徐兄的来意,如今三四线发展迅速,播放市场日趋成熟,如果能打破一、二线城市被老牌院线笼罩并统治的旧格局,实现产业战场全突围,不可谓不是一种另辟蹊径的上市思路。”
徐总谦虚地摆摆手,“我们上个月刚换董秘,万里长征才走到第一步,别说上市,离首轮融资都远着呢。”
呵……曹仕建暗自一哂,“现在电影市场资源向放映企业倾斜的趋势愈发明显,像横店这种具有规模优势的行业领先者,即使在竞争加剧的环境中,盈利也能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更何况,以你们四家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身份,只怕不需要找什么场外融资,横店之所以联系我们,不过是想给IPO找找敲门砖吧。”
徐总没料到对方对自身行业了解颇深,轻视之心收起不少。
“融资当然还是需要的,曹先生,横店的基础不行,我们过去只敢在地方上小打小闹,在东阳是做的不错,可是和外界的联系并不紧密……您看看,这次我们来得仓促,脑袋一热,以为来到大上海,和罗董聊上几句就能万事大吉,谁会想到,原来信建还有位……”徐总竖起食指,指了指上面。
林煦安听不太懂,他不动声色看了眼徐总,又看了会右手边的男人。曹仕建随手从点心盒拿起一枚小茶点,放在他面前的茶碟上。
那是一枚小兔子形状的烘烤点心,圆滚滚的身体,服帖的白色耳朵,兔子的后背还用金粉点缀,晶晶亮亮的,看起来非常可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