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是,在第一次片警询问自行车的事情的时候,片警前脚走,后脚他就打了那个传呼,说了情况。那人告诉他明天在第一次见面的地方等他。
第二天,他没有等来中年人,而是一个同样在等活的下岗工人,给他送了一张大票。
于是,这次他正好为凑齐孩子的卷子钱犯愁的时候,又一次走进了那个有公用电话的小卖部。他不知道的是,他身边那两个喝着汽水的小年轻,是工业区刑警队的侦查员。把他打传呼,接电话的内容听了个清清楚楚,然后他就被带了回来。
第二天,周师傅像是往常一样,在劳动力市场等活儿。上午十点多的时候,果然过来一个小伙子,又是二话不说就递给周师傅一百块钱,然后这个小伙子就被周师傅身边两位“等活的工人”给按住了。小伙子说,是马路对面那台桑塔纳里面的人,给了五块钱,让他把这一百块钱给周师傅。
几人往马路对面一看,哪里还有什么桑塔纳啊!
与此同时,其他的侦查工作,也有了进展,或者说是没有进展。
周师傅手头的BB机号码,是已经倒卖了四手的“火柴盒”,是不是卖了第五手谁也不知道。
给周师傅回电话的号码,是插卡公用电话。两次回电话的号码都是。
案子又一次陷入了僵局,不过柳鹏程知道,所有的案子都是这样,一次次的接近真相,说不准哪一次就会走进真相。
柳鹏程打算回去了,在沈城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他现在知道,沈城的车牌就是障眼法,一部分是罪犯偷的,还有一小部分是罪犯“买”的,而罪犯“买”的车牌,同时也起到了“报警器”的作用。可见这个犯罪团伙组织严密,甚至可以算得上是高智商犯罪了。
就在柳鹏程打算请大师兄和赵队长他们吃个饭,感谢他们的帮忙,在道别的时候,他却突然接到了韩东风的电话,韩东风依旧言简意赅,说的第一句话就让柳鹏程大有“柳暗花明”之感。
韩东风说的是:“小柳,你说的那台大崔克的失主找到了,是油田的。而且他们得知了我们这边的情况之后,也进行了排查,单单兴隆区,就丢了124台变速车。你最好尽快去一趟。”
北方省一共有14个市,却有15个市级公安局,第十五个就是油田公安局,他们和矿务局的公安处可不是一回事,公安处虽然也在履行大部分公安局的职能,但是说破天也是属于经警,在两年后的大调整中就会消失,而油田公安局是省厅直辖的实实在在的公安局!下面是有分局和派出所的!他们辖区遍布十个市!只要是地下有油的,地上有油田下属单位的地方,都是人家的辖区!
按说韩大队和王大队给周边各个公安局打电话问情况也好几天了,怎么到今天才有反馈?韩大队说了这个失主的情况,柳鹏程才恍然大悟,他就说嘛,这种自行车就是谁买一台都会有不小的动静,怎么丢了一台反而一点动静没有呢?
这台车是从大连提回来的,是油田辖区一家私营油品销售公司的老板,为了奖励他考上了油田实验高中的儿子买的,谁知道孩子骑了不到半年,没了!
那个年代,油品销售公司的油到底是哪儿来的,那就仁者见仁了。反正这位老板年轻的时候就是辽河市有名的“炮子”,后来在大墙里“进修”了四年出来,宣布弃恶从善,开起了油品销售公司。据说在几家小炼油厂也有股份。像他这种半黑不白的,丢台自行车要是能想起来报警就是怪事了!
柳鹏程知道了油田的情况之后,急忙和大师兄还有赵大队,这几天一直在一起办案的刑警兄弟们告别,本来想请吃顿饭也没有时间了,只好买了几条香烟给大家留下,然后和小刘直接开车前往油田公安局。
其实这次去油田公安局,柳鹏程的心里是有些没底的,人家虽然说也是省厅的直辖的市级公安机关,可是由于他们的特殊性,到底和城市公安局还是不一样的,柳鹏程在里面并没有任何人脉关系不说,而且他也没有开给油田公安局的协查手续啊!尽管韩大队在电话里说都安排好了,那边肯定配合,可是这配合和配合还不一样呢!
结果柳鹏程想多了,刚到油田公安局大院的正门,人家就有警官在传达室等他呢!一问是专门负责和他对接这个案子的刑警三大队的警官,行李。柳鹏程和小刘停好了车,到刑警刑警三大队的办公区,人家那叫一个热情,香烟,包括中国烟和外国烟,茶,矿泉水,饮料,水果在会议室摆了一桌子,弄得柳鹏程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油田公安局的刑警们都这么好客吗?
等到三大队的崔大队赶到会议室,柳鹏程总算是弄明白了到底是咋回事了。这位大队长离老远就伸出了手:“哎呀柳老师啊,没想到这么快就又见面了!”
第232章 搜店,抓人!
既然是自己的“学生”,那就好办了。柳鹏程一边和崔大队寒暄着,一边心中暗暗下了决心,回去就找老许头问问还有没有自己能讲课的培训班。
一阵寒暄之后,柳鹏程也没有拿乔,也没有摆“专家”的架子。而是把这个案子的来龙去脉,最新进展都说了出来。他说的是很正常,可是油田公安局的刑警们听着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他们和沈城公安局的刑警还不是一回事,因为沈城说起来不是案发地,也不是销赃地,只是被偷了几个车牌,买通了一个下岗工人,属于被“卷进来”,沈城公安局也有点“帮场子”的意思。
可是油田公安局不一样啊,他们接到了电话之后,稍微一打听,就知道合着人家北滨市局发现的赃车就是他们油田的啊,当时大老板为了奖励自己孩子,给孩子买了一辆比摩托还贵的自行车的新闻,正经传过一阵子呢,原来就是这台车!而且他们给北滨市局回电话的时候,也问了这个案子,回头就学北滨市局,搞了一个自行车失窃的排查,不查倒是好,一查,好家伙,一百多台!所以他们的心态和沈城公安局“帮场子”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这就是他们的案子!
说起侦破思路,柳鹏程是这么想的,因为现在已经有了北滨这么一个“标本”,所以他大胆猜测,是不是油田或者辽河市的二手车市也有那么一家二手车行。这个二手车行应该距离二手车市不远,但是又不在明面上,里面销售的都是成色不错的变速车,车锁被拆卸过,钥匙全部是后配的!而且一部分车上还应该有沈城或者其他城市的车牌。
崔大队一边听着柳鹏程说,一边频频点头,等柳鹏程说完,崔大队说道:“其实咱动手算是晚的,丢车的谢老板找车有一段时间了,人家说了他丢的不是车,是面子。我觉得和他聊聊应该能有收获。”
你问谢老板能不能和警察聊?开玩笑,他丢辆自行车不报案是一回事,人家警察要找你聊聊天,了解一些情况,还是和你一点关系没有,甚至可以说是你“仇人”的情况,你能拒绝?这得喝多少假酒啊!
和谢老板见面是在一间茶楼,尽管都是属于“弃恶从善”,但是他和北滨的郝老板完全是两个极端,板寸头,大金链子,港式花衬衫,一脸的横肉,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弟,就差把“坏人”俩字纹在脑门上了。
不过他对崔大队和柳鹏程还是挺客气的,一边张罗着要了个最好的包房,又点了个琴师,点了个茶师,泡的是他存在这里的茶。柳鹏程一眼就看出来是品相非常不错的普洱。
大家坐下之后,先是客气寒暄了几句,然后这位就让琴师和茶师都撤了。由他带来的一个小弟继续给大家泡茶,柳鹏程发现手法居然还不错!
等到清场之后,这位嘿嘿一笑:“我呢,就是个做买卖的,孩子车丢了,挺伤心,我这当爹的也不能光看着啊,虽然又定了一台,一时半会也到不了,就寻思着找找吧,万一要是找到了呢?结果还真没找着,听崔大队打电话说车在北滨呢,这我哪儿找去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