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虽然还想再看看狄青和金在中这两个谪仙儿一般的人,可碍于两人身边面无表情的侍卫的驱赶,只好恋恋不舍地散去。
狄青见事情解决,这才转身对金在中道:今日之事,多谢皇子妃帮忙了。
金在中扬起唇角,凑过去在狄青耳边低声道:如果我是你,就杀了方才那两人。
狄青猛地蹙起了眉,不知道是因为金在中的姿势还是他的话。
金在中见状,笑意更甚,轻声道:你没看见方才人群中有人在推波助澜吗?这分明是冲着你来的。
金在中与狄青两人都是长公主之子,身份尊贵无比,且在外貌和才华上完全不相上下,只可惜,金在中已活过一世,如今在与狄青站在一起,在气质和心性上明显都要比狄青高出一筹,今日这件事上,便可见两人之高下。
狄青在听到话的一瞬间睁大了眼睛,随即又蹙起了眉,眼中闪过一丝杀机。如今他要嫁给雍王郑允逸,自然有人千般阻止,比如慕家。
金在中见他已然明白过来了,后退一步,笑意盎然地看着他,语气中带着些许遗憾:以你的条件,嫁给郑允逸真是可惜了。
要知道,前世的金在中见到狄青时,心中有多么惊艳,甚至觉得他比起自己都更为出色。不过今世他心态不同,又经历过那么多事,眼光也不同了,狄青在他眼中,就是个出色的孩子,这样一个人,要嫁给郑允逸,被他利用,真是糟蹋了。
狄青听了金在中的话,脸上顿时有些不悦,语气也冷了几个度:皇子妃请注意自己的身份!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你应该比我清楚雍王值不值得我嫁,还由不得你来评判!
金在中摇了摇头,心中无限可惜,却也不好说什么,只好道:是我冒昧了。不过狄公子若真要嫁,我们日后恐怕就要成为敌人了。
狄青闻言,漂亮的脸蛋上露出恣意而张扬的笑容,道:是吗?有你这样一个敌人,我倒是很期待呢!
金在中但笑不语。
今日之事算我欠你一个人情,日后我一定会还给你的。狄青笑容飞扬,转身上了马车。告辞!
金在中看着狄家的马车疾驰而去,无比遗憾地自言自语道:可惜了,可惜了。
他极欣赏狄青,本有心想与他结交,谁知他竟他笃定了要嫁给郑允逸真是可惜了。
第九十七章 困兽之斗
郑允浩在攻下南城之后,就把军队形成了一个包围圈,将汝南城完全包围了起来,南祀军队经过一系列的败仗之后,只剩下了三万人马,此刻正龟缩在汝南城中,仍旧实行坚守不出的政策。而郑允浩也并不心急,就这么围着汝南城,既不打也不退,一副耐心十足的样子。
而他收复南城的消息也传到国内,东神举国欢腾,都知道东神军队很快就能把南寇赶出东神大地了,因此郑允浩在民间的声望也又一次高涨。
而他在南疆连获大捷,金在中却在早朝时遇上了麻烦
千秋节由他主办,因此所有的开支都由他掌握和经手,而他因为用得太过节俭,因此被礼部侍郎霍詹和户部侍郎乐忠当庭参了一本,说他用得如此节俭,恐怕有中饱私囊之嫌,就算没有中饱私囊,也是对怀庆帝的大不敬四十五大寿,怎可如此小家子气,这不是叫百姓和外国使臣看笑话吗?
因此,两人说完,各自退回到队伍中,而余下的大臣则恭敬地垂首站立,等待着金在中的回答要知道金在中第一次主办这样的大事就有大臣参他,这可不是什么好征兆。
怀庆帝听罢,眉一挑问底下站在郑允清身旁的金在中道:皇子妃,你自己可有什么想说的?他的语气淡淡的,不见喜怒。
金在中闻言上前一步出列,表情没有任何波澜,不紧不慢地说道:回禀陛下,臣下有一些数据想向陛下禀报。
准了。怀庆帝大手一挥道。
金在中闻言接着道:礼部按照陛下三十九大寿时的费用向户部报了预算,满打满算是一千五百万两。臣下先前请人算过,现今虽物阜民丰,然而物价却有上涨,其它先不算,就是当日宴会所要准备的宴席中所用的餐具,碗盘樽盏一类皆是采自各地名窑,光这一项支出就需要六万两,比之前足足贵了两万三千两,更不要提其它的了。
他说着顿了顿,朝堂上顿时静得能听见呼吸声,只听他又道:现在虽然物阜民丰,国库殷实,可是南疆战事未平,几座刚收复的城池也需战后重建臣下以为,若是在此时大肆庆祝、花费奢靡,恐怕不甚妥当。至于中饱私囊,这个罪名臣下是万万当不起的,账簿在礼部和户部,陛下若是想参阅,尽管调取便是。
他说完,就听一边的郑允逸上前一步道:父皇,九皇子妃说得甚是,南疆战事未平,恐怕军饷粮草也是吃紧的,此时若是大肆庆祝,恐怕寒了将士们的心儿臣愿意简化婚礼,节省开支,支援前线战事。
郑允逸说完,怀庆帝还未开口,就见郑允律上前一步道:父皇,要说军饷不够,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儿臣虽连吃败仗,可是在军饷方面却是十分了解的,截至儿臣回来,军饷和粮草还剩许多,足够支撑到今年入冬了!他说着,转过头看了一眼金在中,眼中闪过一丝狠毒的笑意,又凉凉道,皇子妃如此强调军饷,难道是得知了什么不得了的消息?
这句话分明是话中有话,意有所指军饷明明是够的,可是你却说快要不够了,难道是郑允浩在侵吞军饷么?
他的话音一落,户部侍郎乐忠附和道:陛下,军饷一事由臣审核,确实是可以支撑一年的,若说不够,除非是突发特殊情况
金在中不傻,听到此处已经回味过来这帮人打得什么主意了先是霍詹和乐忠出头,明面上是参他有中饱私囊之嫌,可是实际上他们的目的却是引出军饷的事,妄图栽赃郑允浩侵吞军饷!郑允逸这一次尤其聪明,明面上选择了与他站在一边,由郑允律出面,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还真是配合默契!
怀庆帝听着,微微眯起了眼睛,看向左边站着的兵部尚书梁崇君和兵部侍郎黄韬,军饷是由兵部决定,上报户部,由户部审核后拨给军队,因此,他沉着声问道:兵部可有什么意见?
梁崇君蹙起眉,出列一步道:回禀陛下,军饷确实足够一年的开支
那可有请求增支的奏折送来?怀庆帝接着问道。
这梁崇君一时语塞,原因是前天他就收到了郑允浩请求增支的奏折,可是他心中明白军饷足够一年用度,怕惹怀庆帝猜疑,想好好调查一番再作打算,因此就将奏折压下了,并未上报,如今看来,这一举动似乎正中对方下怀了!
瞧他不出声,怀庆帝又问黄韬道:黄韬,你的外甥不姓郑,你老实说。
他话中有话,梁崇君顿时将眉蹙得更紧了。
被点中名字的兵部侍郎黄韬上前一步,道:回禀陛下,确实有,乃是九皇子的亲笔不过梁大人认为无足轻重,便没有呈给陛下
混账!怀庆帝含怒的声音突然拔高,在空旷而又寂静的大殿中回荡,显得格外迫人。他黑了脸又高声道,什么叫无足轻重?难不成你们还想私下里给他拨款?什么时候这些事都不用经过朕的同意了?当朕是死的不成?!
陛下息怒群臣默契地跪了一地。
梁崇君跪在地上,心中暗叫不好,皇帝恐怕要派人去南疆查账了,此事惊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