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大家并没有这么做。”
“反而是目光依然汇聚在市场火热的‘新经济’领域。”
“而且,这些行业股票,为何估值已经到达历史极值,但就是不涨呢?”
“因为持续的踩踏效应,以及流通性匮乏效应下,这些行业领域的赚钱效应极差,共同的预期里,大家认为投资这些股票,赚钱的难度极大,于是在人性的情绪影响下,买卖间的供需关系无法改变,也没有足够的增量资金入场支撑股价和流动性,那么……自然股价就很难涨。”
“市场中,价值和股价,并不具备趋同性。”
“纵然有价值回归的说法,但价值什么时候会回归,一年、两年,三年、五年,乃至十年,谁能说得清楚?”
“与其追寻随时在变动,虚无缥缈的价值。”
“还不如拥抱预期和情绪,在人性的贪婪和恐惧中,来进行投资。”
苏禹侃侃而谈,表达着自己的投资、交易见解,同时……也反驳着一些机构成员的旧有投资理念。
一时间,可谓是锋芒毕露。
徐详听着苏禹与对方辩驳的话,听着他对于A股市场,乃至国内、国外整个金融市场的见解,内心颇有震动,同时……也隐隐生出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毕竟对方的投资理念,与他多有共通之处。
谢晚婷望着苏禹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的样子。
听着他那些不是很正统,但绝对鞭辟入里,对她很有启发的投资见解。
明媚的眼睛里,也涌现出一抹激动的色彩,内心多有触动,对这个年纪跟她差不多上下,但远比她厉害的年轻人,涌起了不少好感。
明辉资本的许仲继,望着苏禹‘舌战群儒’的样子,也是微笑颔首,颇觉得与有荣焉。
毕竟,在他看来……
苏禹是出自‘禹杭金融圈’的,此刻在整个业内精英汇聚,展开大辩论之际,苏禹所代表的,不只是苏禹自己,还有整个‘禹杭金融圈’的面子。
除了徐详、谢晚婷、许仲继、高天和这些已经认识苏禹的业内人士。
其他的,或刚刚到来,或早已到来,不认识苏禹的业内人士,在看见这么一个青年锋芒毕露,毫不示弱地与许多成名基金经理辩论,且分享的一些技巧、理论均十分契合国内金融市场,均是流露出震惊、震撼的神色。
“财富路之名,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后续到来的业内人士里,华信证券自营投资部总经理屠远华眼看着苏禹意气风发的样子,呵呵笑道:“果然成名之辈,都非侥幸,这年轻人……未来前途无量啊!”
“屠总这么看好?”屠远华身边,基金业协会副会长,也是前华金公司投资策略部总经理周邦耀微笑地道,“投资这条道,不走个五年、十年的,都难以辨别真金啊,这年轻人……看上去天赋是不错,但未来能走多远,可并不一定。”
第250章 牛市基础之论
“就凭这个年纪,这番见解,至少也比你我走得远啊!”屠远华呵呵笑道。
周邦耀沉思了一会,说道:“如果以二三十年前的你、我来论,自然是比我们都强,但这二三十年以来,业内灿若流星的人物,可也不少,最终能够一直进步,持续长青的,又有几人呢?”
“是没有几人。”屠远华轻笑地道,“但在同龄人阶段,能够对金融市场交易,有这么深的理解,在我所遇见过的人里,这年轻人,已经算是独一份了,就这年轻人刚刚所说的这番话,可不是偶然站在市场风口上,侥幸成功的某些人,能够说出来的,就凭着他的这番理解,未来……怎么也不会太差。”
“可惜啊……”
顿了顿,屠远华又叹道:“这年轻人原本应该是我们‘华信证券’系统内的成员,没想到底下营业部根本就没留住。”
对于底下营业部放跑这么一位优秀人才,屠远华内心一直耿耿于怀。
他想着……如果苏禹还在华信证券营业部那该多好?他一纸调令,将其调来燕京总部,相信不用几年时间,他所执掌的自营投资部就能焕然一新,而苏禹,也极大可能会成为他平生最得意的学生。
“哟……没想到他还出自于你们华信证券啊!”周耀邦微微打趣了一句,“这样的人才没留住,那还真是可惜。”
“不过你们公司,内部人才培养和职业发展问题,许多沉疴顽疾。”
“确实也该改一改了。”
“我记得好像‘明日资本’的杨凌峰,也是从你们华信证券出去吧?之前名声、能力不显,但一出你们华信证券,就一发不可收拾,这可不是第一次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