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向叔叔努嘴的方向看过去,马路斜对面是一栋楼房的入口,因为是临街楼房,不像一般楼房那样有两个单元入口,而是从大楼的一侧通道进入。
在通道入口有一个烟摊,里面有一些长椅,城管休息时就在这个通道里。
外面还有几个穿蓝色制服的城管在一起聊天,多数坐在里面抽烟喝水什么的。
向叔叔的表情已经一扫多日的阴霾,舒展开来,这些日子他也承受不小压力。
某种程度上,杨升元离了大元和,日子过得不会差,天天出去钓鱼,回来一样吃香喝辣,老向就不行了,老婆是家庭主妇,两个孩子都在读书。
尤其是女儿向文娅,医科大学本硕连读6年,现在才去一半,向叔叔每个月给她两千多块做生活费,日子过得很滋润,要没了大元和,他家就打回原点了。
昨晚接到杨舒力电话,说要“采取点行动”,立即振作起来。
不一会,樊云浩带着一个小伙子赶过来,4个人站在一个小巷口,背对那边,装出闲聊的样子。
等了一会,里面的人出来了,结队往百福广场方向走去。
“第二个,第二个。”向叔叔小声而急促地说道。
几个人装着不经意地往那边望去,只见队伍中第二个人精神头明显和其他人不一样,腰板挺直,气宇轩昂,而其他人多少显得猥琐。
杨舒力认出来了,是他,刘队,刘振伟,在大元和的楼梯上和他打过两次照面,那居高临下睥睨的目光他一直记得。
“我们先过去,等下你们再过来。”樊云浩对杨舒力和老向说道,和小伙子一起,在马路这边与那支队伍平行前进。
杨舒力和向叔叔跟在后面,距离前面两人二十多米,一直走到百福广场,城管队伍在百盛商场前面的小广场停下来,马路这边4个人重新凑在一起,继续观察着。
“行了。”樊云浩和小伙子朝杨舒力点头。
“那我们回去了,再联系。”杨舒力和向叔叔告别二人,一人回家,另一人去大元和。
“舒力,是要……”分手时,向叔叔嗫嚅着问道,显然,他对今天指认刘振伟的行为比较迷惑。
刘振伟虽然可以让大元和停业整改,但在这场争斗中是个小角色,主战场应该是在上层啊。
杨舒力装作不明就里,对向叔叔打了个招呼就回去了。
中午要去幼儿园接妮妮,这是跟她说过的。
妮妮的班级正在唱儿歌,杨舒力在门外等了一会,“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把妮妮从教室接出来,在院子里又碰上院长,院长过来对杨舒力捐赠的图书表示感谢。
“妮妮小朋友很聪明,也很能干。”院长表扬道。
回去的路上,妮妮提出一个要求:“爸爸,我想下午也在幼儿园。”
杨舒力嘴角露出笑容,老师对她比较关照,院长也表扬她,她很受用。
“我觉得不好,你想不想知道原因?”杨舒力说道。
“想。”
“你在幼儿园待得很舒服,但效率不高。”
“什么是效率?”
“效率是一种生活方式,你和那些小朋友不一样,你必须要成为一个有效率的人,再说,你下午在幼儿园,他们会让你玩踏板车和电脑游戏吗?”杨舒力说道。
妮妮下午不光是学习英语、日语,还要玩各种玩具、游戏和到院子里运动,“日程”安排很满。
“好吧。”妮妮老成地说道。
杨舒力觉得过意不去,又和妮妮商量,找个下午体验一次待在幼儿园的感觉,仅限一次,不能成为长期性的安排,妮妮同意了,并要求在明天体验。
明天是林同学“值班”,要给林同学打招呼,还要给保姆说。
回到屋里,是何晓峰开的门,进屋一看,老赵也在。
何晓峰笑着解释说,听说杨舒力要去接妮妮回家,他和老赵专门赶过来,商量一件事。
“芫果酒店怎么样?”杨舒力问道。
“还可以,9成以上的住房率。”老赵说道。
那还有什么事?杨舒力现在心思都在大元和上,对何晓峰的事没兴趣。
肚子饿了,先吃饭,吃完饭再谈事。
午餐很丰盛,符合杨舒力的要求,保姆小时候在离重庆市区20多公里的江边农村长大,那时真的吃不饱,主食很多时候是红苕、玉米糊,营养不良。
成年后有低血糖现象,经常感到肚子饿得发慌,来到何家后,说是油水充足,一次也没发作过。
吃完饭,三人坐在沙发上谈事。
何晓峰说,芫果酒店这种时尚都市风格很受欢迎,以重庆市的体量,再来几家没有问题。这点老赵是同意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