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页(1 / 1)

('

“你姐现在情况怎么样?”杨舒力只好主动问起。

何晓峰愣了一下,借钱的事还没答应呢,怎么问起他姐的事了。他很快反应过来,说他姐也在挣钱,暑假去了艺术馆办的绘画培训班,赚了几千块。

何晓峰说,他姐业务能力强,本来在外面可以赚不少钱,但因为学校的原因,有些活不能接。

听何晓峰这样说,感觉他家情况现在仍然不大好,马上答应了他借钱的要求。

两人商定,杨舒力借给何晓峰3万元,一年后开始还钱,不是一次性还钱,慢慢还,利息3千元,一共还款3万3千元。

答应借钱后,何晓峰的眼神变得柔和起来,嘴角也带着笑意,杨舒力语气也变得硬起来:“你以后要节省,像这个果盘就没必要点。”

“这个,这个……”何晓峰指着果盘说不出话,干脆拿过一个苹果瓣大口吃起来。

两人约定明天到银行取钱,按照杨舒力要求,前期只给一半的钱即1万5千,等何晓峰办好执照,租好铺面,给他汇报了情况,再说下一步。

杨舒力不想何晓峰拿到钱就没了声息,他想监督一下何晓峰的创业过程,另外,还可以借机和何晓峰多接触一下,可能会知道一些何筱芹的情况。

回到家里,杨舒力改变主意,打算在家待到假期结束。

4号中午,把1万5千元现金交给何晓峰后,两人一起去吃了碗米线,听何晓峰讲他的计划。

铺面选择重庆一中一带,那一带的房屋出租和买卖都比较多,重庆地区其他区县的有钱人把孩子送到重庆一中读书,可能会租房或买房,每年都有。

而且这种客户有钱,比较爽快,佣金报高点无所谓。

当然,重庆市不比成都市的体量,原则上他们可以做全城的二手房中介。

至于招两个员工,这是基本要求,必须有个人看店,两个人在外面跑,这样才有效率。

那两个员工都是以前的小弟,对重庆市很熟悉,认识的人也多,大家都对这次“创业”很有信心。

由于何晓峰借钱的事,杨舒力一直在家待到假期结束,硬是看完了“七天乐”,不过,后面几期明显疲软了,往往看一会就换台。

张有路和小李因为工作原因提前返回成都,杨舒力决定10月8日开车回去。

10月7日晚上,杨舒力没有去客厅看电视,而是在自己房间上网,去年这一天的情形历历在目,没想到一年过去,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杨舒力一惊,赶紧拿起手机,是一个陌生的座机号码。

是打错了还是另有缘由?杨舒力稍稍犹豫,按下接通键。

“喂……”杨舒力轻声叫道,听到话筒传来挂机的声音。

接到打错的电话一年有好几次,但这次有点特殊,杨舒力决定回拨过去,却没有人接起。

这个座机是谁拨的呢?何晓峰应该把借钱和开店的事给家里说了,那么……如果是何筱芹,为什么拨打过来,又不说话呢?

会不会是打电话叫他不要借钱给何晓峰,但是想了想又觉得不妥而挂断了?

第350章 最大的现实

1996年秋,西南某省一个地级市,一名下岗纺织厂女工跳河自杀,消息在市民中传开。

两天后,纺织厂工人要求查清原纺织厂领导的腐败行为,而曾经辉煌一时的纺织厂刚刚完成破产清算。

有消息传出,被工人们点名要求调查的原纺织厂最高领导已经离开本市,不知去向。

这个棘手的问题,需要新上任的市高官去处理。

星期三上午,韩邦杰作家带着5万字文稿来到杨舒力办公室,让他过目。

以纺织厂女工自杀为开端,是一种老到的写法,可以看出韩作家的功底,不愧是特稿老作者。

以纺织厂的巨大问题牵出小说主人公,新任市高官,能够迅速吸引读者关注,有利于作者展开自己的世界。

除了这些,杨舒力重点关注的是文笔,文笔隐藏着作者的更多密码。

文笔准确,风格简练,没有过多的无用文字,估计也是特稿写作锤炼出来的,因为特稿稿酬很高,你想水些字数捞取更多稿费,编辑不允许,你只能逼迫自己写出更简练的文字。

能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很多人在社会上挣扎求存的过程中,已经迷失了自己,他们眼睛蒙尘,不再目击真相,或者思想扭曲,写出来的多是成见,或者被残酷现实磨掉棱角,只剩下无病呻吟的呓语。

而一个作家对现实准确而深刻的感知,正是在文笔中慢慢渗透出来的。

从这个角度出发,杨舒力看出韩作家还保持着对现实的感知力,以及思维的批评力。 ', ' ')

最新小说: 被送给敌国主将之后 美强惨反派重生以后 糟糕!和死对头互穿了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农家小夫郎重生招赘婿 穿成反派暴君的旧宠[穿书] 反派渣男人人爱[快穿] 每个世界都是火葬场[快穿] 禁忌妖娆媚君侧 重生之下堂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