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番说辞出来后,何筱芹半信半疑,显然,她实践不多。
游泳是目前维持身体状态的重要手段,比去音乐广场散步重要得多。
进入游泳馆换衣间,穿上泳裤,戴上泳镜,选一个泳道,下水游起来。
先是两百米蛙泳,速度比较慢,这个阶段有点难熬,要挺过去。
然后是三百米自由泳,前一百米速度比较慢,心情一般来说平静,后面两百米速度逐渐加快,此时心情比较愉快,有一种挥斥方遒、搏击人生的感觉。
然后又是两百米蛙泳,这时又得熬了,熬完后是三百米自由泳,也是冲刺阶段,后面两百米就是用最快速度游玩,起身上岸,完事。
到这时,完全没有再游两百米或者五百米的想法,今天游完,杨舒力脑海中冒出一个念头,自己每次只游1千米,不知道算不算拖延症?
跑这么一趟,应该游一千二百或者一千五百米才对,但他就是无法完成,硬是把目标定在一千米,看起来像是拖延症。
可见,拖延症其实是人生常态。
他并不想改变这个拖延症,仍然把目标定为一千米。
匆匆沐浴完毕,穿上衣服,拎着袋子走出换衣间,看见从女更衣间出来一个人,刚好是她。
“你好。”她先开口,脸上带着微笑。
“你好。”杨舒力镇定下来,回应道。
“我刚才看见你了,游得很好。”她说道。
第226章 游泳比赛
“你什么时候开始游泳的,以前没见到你。”杨舒力问道。
“春节后开始的。以前我在大桥这边的健身俱乐部。”
“现在还去吗?”
“我只办了一个月的卡,他们的跑步机有点少,要排队。”她笑着说道。
车来了,杨舒力做了个手势,让她先上车,犹豫着是坐副驾位置,还是到后座与她并排。
还没想出答案,就已经坐到后座上了。
“我一般游一千米就起来了。”杨舒力说道。
“我可能不到一千米,我只会蛙泳,游得慢。你自由泳游得很好。”
“我没注意到,你什么时候看见我的?”杨舒力问道。他进游泳池像赶任务,匆匆进去,匆匆游完,匆匆离开。
“你一进来我就看见了。”她说道。
车快到时代南岸时,杨舒力从兜里掏钱,出租车费事先已经准备好,被她伸手拦住了,“我来给。”
杨舒力下车,对她说了声“谢谢。”
看着出租车向前开去,拐进小巷,这才拎着袋子,慢悠悠走进小区。
从南河音乐广场偶遇,变成柳浪湾游泳馆偶遇,不过,形势已经发生变化,现在大家都是周末夫妻了。
以后可以成为泳友,可以缓解游泳时的孤独感,还可以节省车费,不过看她也是不差钱的主,而且关系不到位的话,同进同出恐怕做不到。
没关系,反正他是一周游3次,身体好才是革命的本钱。
回到屋里,点上一束藏香,又打开电脑,放一首吉他曲。
这段时间从网上下载了一些音乐,自从去年国内进入互联网发展高峰期,网上的各种资源大大增加,而且这时没有版权方面的意识,只要有人传到网上,就能下载。
今天回来的出租车费竟然被她付了,虽然她一个人回来也要付费,但这也算一个小人情吧,以后有机会得还上。
张有路的女朋友小李在市中心步行街的一家服装专卖店找到工作,月薪1500元加提成,工资水平的确比重庆市高,而且他俩住的房子是杨舒力付费,等于是在重庆市上班,拿成都的工资。
上周星期天接到张有路电话,说他和小李在家自己买菜做火锅,问杨舒力要不要过去一起吃。
当时杨舒力已经从重庆市返回成都,但他不想去吃,倒不是嫌他俩做的火锅味道不行,现在的家庭火锅用火锅底料成品,还是能吃的,只是不想去张有路的住处。
搬进时代南岸后,杨舒力从没请张有路来屋里坐过,他也没再去张有路住处,相信这种边界感张有路是体会到了,所以他打电话只是问一下,杨舒力不去也在意料之中。
杨舒力打算有空请他两口子吃顿饭,吃什么还没想好。
星期五晚上,按照隔天游一次的规律,杨舒力又去了一趟游泳馆,这次他进去后就四处张望。
不是脑袋晃来晃去,而是眼珠骨碌碌转,这样显得矜持一些。
没有发现她的身影,晚上游泳的人比白天多一些,需要多花点功夫,杨舒力几乎确认了每条泳道的人。
看来,她这个周末夫妻比我还早一步,我是星期六回去,她星期五就走人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