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翻了一下日历,觉得里面很多句子有意思,配图也好看。
杨舒力告诉她,现在是市场经济的中间阶段,也是最后的阶段,有个好点子就能赚钱,《鲜鸡汤日历》就是例子,他们公司会抓住这段时间做些事,赚些钱,以后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那以后干什么?”黄敬蜀问道。
“以后就躺着睡觉。”杨舒力说道。关于2008年关店的事,以后再告诉她。
初二上午是老节目,到姨妈家吃饭。
杨舒力参观了薛琪的房间,看到了熟悉的物件,他的联想电脑以及漫步者音箱。
薛琪说,电脑搬回来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相信这是真的。
“有一次我做梦,梦到电脑不见了,把我吓出一身冷汗,醒过来开灯一看,电脑还在,我才放心了。”薛琪说道。
“哥,我对这个电脑很爱惜,你以后如果要拿回去……”薛琪试探着说道。
“不会拿回去了,电脑就是消耗品,过几年就没用了,所以我才给你,明白吗?”杨舒力说道。
薛琪如梦似醒地点头。
这次秦华玉给薛琪给的压岁钱是两千块,她说薛琪还能拿两年压岁钱,两年后参加工作就不给了,这两年就定在两千块。
秦华玉和秦华秀谈的是买房的事,一口一个电梯房,谈得很热烈。
这两年重庆市的在建房明显比往年多,电梯房也多起来,在重庆市人心目中,电梯房是身份象征,以前坐公交时常听到这类言论,以后有钱了买电梯房。
秦华玉没有例外地成为这群人中的一个。
等姨妈去做其他事后,杨舒力来到秦华玉身边,对她说,以后家里买房要告诉他,而且,最好不要买电梯房,买花园洋房。
这是杨舒力第二次表达这种意见,秦华玉想一问究竟,杨舒力告诉她现在不便长篇大论,以后再讲这事。
杨舒力想阻止秦华玉买电梯房,但他也意识到,要劝说秦华玉可能不容易,杨升元倒是好说话,两种房都无所谓。
万一劝不住,非要买电梯房,也没办法,以后他如果回重庆市,肯定是自己买房,要按自己的心意买。
晚上,杨舒力来到何筱芹屋里,现在两人相处要正常一些,何筱芹问他,留在卫生间的那圆形的物体是不是牙线?
杨舒力说是的。
在家里用牙线容易被秦华玉看到,引起不必要的联想,就带了一盘牙线过来。
“你有牙周炎?”何筱芹问道。
杨舒力给她做了一回科普,不是有牙周炎的人用牙线,理论上,所有人都该用牙线,牙线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需品,“你的牙齿很好,但也要用牙线。”杨舒力对她说道。
于是,何筱芹到卫生间试着用牙线,一会儿出来说用不来。
杨舒力进去给她讲解了一番,并告诉她,用牙线时必须单独在卫生间使用,绝不要当着其他人的面使用,因为牙缝里的碎屑会被牙线带出来,四处飞扬,很不礼貌。
上床运动后,何筱芹告诉他,过两天她要带儿子到成都去一趟。
意思是那几天就不要找她了。
杨舒力问她带儿子去成都干什么,一个人带儿子去吗?她说是的,儿子一岁多了,带他去看看世面,以后她会经常这样做。
“这没问题,但是你一个人带儿子去不方便,我可以陪你去。”杨舒力说道。
“不用,不麻烦你了。”何筱芹说道。
“是不欢迎还是不麻烦?”杨舒力扳着她的肩头问道。
“不麻烦。”
“那就别跟我客气,我们现在什么关系啊?我去真的不麻烦,你熟悉成都吗?”
“不太熟悉。”
“你带儿子住什么宾馆,坐什么车,安全吗?现在拐卖的那么多。”杨舒力说道。
何筱芹不出声了。
第220章 成都陪游(上)
1月27日,大年初四,上午8点半,杨舒力背着双肩包站在重庆市汽车北站大门口一侧。
一辆出租车在前方停下,何筱芹带着儿子下车,小孩一岁半,可以走路,能说一些话。
“栋栋,叫杨叔叔。”何筱芹低头对小孩说道。
“杨续续。”小孩叫道。
小男孩长得……有点像他爸。杨舒力见过他爸两次,印象挺深刻。
第一次是婚礼现场,当时看见穿着新娘服装的何筱芹,深受刺激,那场景一直记得,第二次是有一回他到南山小学门口,走路回家,在加油站那里碰到他,擦肩而过后想起来了。
小家伙皮肤明显不跟他妈一个路数,而是像他爸,有点黑,你说这么大的小孩肯定不是太阳晒的,只能是遗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