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页(1 / 1)

('

很简单的一个案子,甚至没有断案,只是嫌疑人愚蠢作死才破了案,甚至还拍不成一集电视剧。

他身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案子,居然拍了40集。从哪里找来的?

而且包拯29岁才中进士,少年时代的主要事情恐怕还是读文章吧。

当初小说在杂志刊出来后,是有人问能不能改成包拯,现在看来是有原因的。

杨舒力决定这几天在家和秦华玉一起追剧。

2000年9月5日,农历8月初8,“我家卤”重庆大学分店开业。

这次开业比以往都隆重,门口摆了花篮,放了鞭炮,“我家卤”所有菜品8.8折优惠一天。

开业后,门口排起十几人的队伍,分店准备的30只飘香鸭虽然限量每人买一只,但很快卖完了,杨升元又从百福广场调来30只,卖完作数。

重庆大学分店开业后,杨升元和向叔叔并没有轻松下来,接下来是观音庙分店,装修队伍马上进场。

选址找店是件不容易的事,有一次,向叔叔坐公交车去一个地方看店,在车上发现一个店铺拉着卷帘门,门上贴着铺面转让几个字和电话号码。

向叔叔下车后,回想起那个店铺的位置,觉得不错,走过去一看,门上的电话号码竟然被撕掉了,就那么一会,被人捷足先登。

向叔叔找店址的眼光比杨升元强,除了百福广场是杨舒力定下来,其他店铺都是向叔叔找的。

七八月份,杨升元每月转给杨舒力的红利超过2万,这种局面会持续到年底,这笔钱就用在图书公司的日常开支上面。

明年图书公司有进账了,会断掉重庆这边的收入,杨升元和向叔叔的钱包会进一步鼓起来。

向叔叔现在拿多少,他没问杨升元,也不打算过问,不管他拿多少,只要事情在正向发展就行,大家日子过得下去就行。

9月5日晚,眼看明天就要去成都“上学”,秦华玉终于没有忍住,开口了。

“舒力,那个……黄同学,考的哪个学校?”

“重庆大学。”

“哦,那还可以嘛。”

杨舒力没有作声,面无表情沉默着,这事没法说清楚了。

现在没法否认,实体有目击者,两个人在电影院被薛琪看到,南山小学那边有传言佐证,而且真的是黄主任出手帮忙。

“你以后周末都可以回来嘛。”秦华玉说道。

显然,秦华玉的意思不是让他回来吃点好的,而是……但他不是姜哥,回来干什么?

以前揶揄人家是“合同灯泡”,他要是回来,算“正式灯泡”,因为人家是正式恋爱。

“看情况。”杨舒力回答比较委婉。

9月6日,杨舒力到成都“上学”,秦华玉请了假,同事听说她要送儿子去读大学,就让她送走后再回学校,也耽搁不了多少时间。

杨舒力无可奈何,不过还好,到汽车北站,挥挥手就上车了。

“嘭嘭”,有人敲门,秦华玉赶紧去开门,姨妈居然也来了。

“我来送舒力去读大学。”姨妈也显得很精神。

杨舒力心里有点小惭愧,如果是四川大学,来送一下没关系,成都大学就没必要了吧,关键姨妈心里是清楚成都大学档次的。

就一个双肩包,里面装着几件换洗衣服和本子,姨妈还要抢过去帮着背。

一行三人坐出租车到汽车北站,姨妈叮嘱说,节假日,黄金周,都可以回重庆,交通这么方便,要经常见面,不然感情就淡了。

这话意思很明显,说明秦华玉把黄敬蜀读重庆大学的事告诉了姨妈,杨舒力感到有点压力,以后要是不回重庆,如何向这二位解释呢?

大巴向成都疾驶,车窗外的景色转瞬即逝,新的生活终于开始了。

杨舒力的大观园时代结束了,虽然不是繁花似锦、诗词歌舞、欢声笑语、但也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

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一幕幕已经成为回忆,但愿人长久。

如今,倒不是食尽鸟投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但也是雄关漫道,重起炉灶。

熟悉的旋律和歌词在脑海浮现,“勤勤苦苦已度过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风雨。我不能随波浮沉,为了我至爱的亲人。”

唉,又是从头再来。

今天以新生的身份奔赴成都,别人是读四年书,我是做四年书。

再乘以2,8年。

做书当然比读书有成就感,不仅能解决几个就业,还能赚一些钱。

这样想着,心情逐渐平息下来,在车上美美地睡了一觉。

从成都汽车北站出来,坐出租车赶到南河边,花了27元,价格不便宜,但他实在不想把公司设在城北,那里环境他不喜欢。 ', ' ')

最新小说: 被送给敌国主将之后 美强惨反派重生以后 糟糕!和死对头互穿了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农家小夫郎重生招赘婿 穿成反派暴君的旧宠[穿书] 反派渣男人人爱[快穿] 每个世界都是火葬场[快穿] 禁忌妖娆媚君侧 重生之下堂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