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页(1 / 1)

('

有意思的是,两人都是高中二年级,所以《大宋少年侦探》的主角也是17岁,也在赶考途中,按照当今的算法也是高中生。

两个主角都有一个青梅竹马,一个叫小兰,一个叫美雪,这个人物就不方便借鉴了,杨舒力安排的是男性角色,主角的发小以及赶考路上结识的朋友。

金田一的案子有个问题,连续杀人案件比较多,不利于借鉴,而柯南案子一个人被杀的比较多,正中下怀。

案子看多了,会发现一些套路,这也是需要注意的。

比如金田一的案子,如果案子发生在学校,出场人物有老师的话,这个老师最后就是凶手,那么,在《大宋少年侦探》中,案件发生在书院,凶手是不是老师呢?

杨舒力避开这个套路,进行另外的处理。

还有一些套路,比如案子是探险、寻宝,那么活动的发起人和组织者往往是凶手;案件发生过程中主角遇到危险,有一个人救了他一命,那么这个救命恩人往往是案子凶手;在案子的发展过程中,有人遭遇袭击受了重伤但活了下来,这人往往是凶手。

套路对作者来说其实是好处,更方便借鉴,比如金田一的案子有一些套路,用起来很是顺手。

在案子的发展过程中,有个身份明确的人物想陷害主角,放心,这人不会是凶手;在案子的发展过程中,有个人对案件的发生显得高兴,不一定很明显,但他心里幸灾乐祸,放心,这人不是凶手;在案件的发展过程中,有个人行为举止让读者生厌,这人也不是凶手。

相比之下,从欧美电视剧借鉴来的案子套路少一些,而且国内接触到的人也更少,这些案子糅合在一起,就很少有人能识破这部作品的奥秘了。

再过几年,国内也能没有限制地接触到金田一、柯南等作品,有些记忆力特别好的读者可能会想起《大宋少年侦探》,觉得这案子好像在哪见过……

没关系,时过境迁,该火的已经化为灰烬,该赚的已经落入钱袋,没有人浪费精力追究这些事。

星期四晚上,秦华玉做了一盆麻辣水煮牛肉,喊薛琪过来吃。

上次的购物活动对薛琪刺激比较大,这么多天了,他还在提那事,说那件夹克衫买得有点失误。

星期一他穿着新夹克去学校了,感觉确实不错,很潇洒,很精神。

可惜那天降温,他冷得够呛,到了下午,清鼻涕直流。

回家后,只好把夹克放进衣柜,穿上棉衣,他说还是向文娅厉害,买了件羽绒服——

杨舒力很想告诉他,人家是给她妈买的,还加一双皮鞋,你薛琪呢,所有的东西都是给自己买的。

算了,薛琪全给自己买,好像没什么不对,向文娅给她妈和弟弟买,又怎么评价呢?当时自己是不大满意的。

这件事体现出的价值观,要说的话一时半会说不清楚。

星期五晚上,杨舒力和成都的相机卖家通了一次电话,说他明天上午坐大巴车到成都,如果相机没有问题,他会购买。

卖家问清杨舒力到站位置,表示他可以带着相机到汽车北站和杨舒力会面,这样双方各走一段路,也算公平。

卖家这个态度,让杨舒力感到放心,也说明他很想把相机卖出去。

第二天一早,从家里出发,坐出租车到汽车北站,赶上8点10分开往成都的大巴。

给秦华玉说了,今天去外面玩,中午不回来吃饭。

两个多小时后,车到成都汽车北站,出站后给卖家打电话,卖家说他已经在站外等着。

和卖家见了面,是个30多岁的中年人,个子不高,一看就是职业人士,他手上拎一个袋子,里面装着相机。

看到杨舒力第一眼,他露出吃惊的神色,问前几次和他联系的是不是杨舒力本人,回答说是。

“我们在附近找一家茶楼吧。”卖家说道。

两人进了一家茶楼,在一个角落坐下,卖家买了单,好像是10元一杯茶。

卖家从袋子里拿出相机,盒子和说明书都在,说明书是日文和英文两种语言。

杨舒力拿起相机,没错,是950型号,和电脑上看到的照片一模一样,机器分为两部分,中间部位可以旋转,机器表面的漆纹很新,散发着新机器特有的味道。

开机后对着茶杯拍了一张,显示屏上出现了照片回放,不错,这就是数码相机特有的优点,即拍即现,不需要暗房。

卖家说了这部相机的来历,他是成都一家医疗器械公司的,这部相机是一件礼品,但是家里没有电脑,用不上,放在那里也是浪费,干脆低价转卖。 ', ' ')

最新小说: 被送给敌国主将之后 美强惨反派重生以后 糟糕!和死对头互穿了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农家小夫郎重生招赘婿 穿成反派暴君的旧宠[穿书] 反派渣男人人爱[快穿] 每个世界都是火葬场[快穿] 禁忌妖娆媚君侧 重生之下堂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