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页(1 / 1)

('

两个同城对手的竞争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这次轮到特稿,相对比较少见,特稿部主任说这一仗要打赢。

于是他们决定马上找作者写成特稿,抢先登报,但是对作者有风险,如果对手报纸先刊登,这篇稿子就作废了,他们只能给一点补偿费。

但如果《四川时报》先刊登,他们会给作者最高等级的稿费。

这等于是对赌协议,他们先找的几个资深作者都不愿接活。

“我可以写。”杨舒力对着话筒说道。

第074章 鏖战星期天

4月11日星期日,7点过,杨舒力起床,洗漱后出门,在外面一个路边摊吃了两根油条和一碗豆浆。

杨舒力还挺喜欢吃油条,嚼起来脆酥酥的,但油条是高油食品,只能偶尔吃一回,像今天就是一个机会。

油条摊主是一对中年夫妇,男的主炸油条,女的舀豆浆和收钱,感觉他俩和杨升元、秦华玉的经历是一样的,大概率从厂里出来,最后干上路边摊营生。

在人行道上行走,四处张望,走了一阵,终于看到一个打印复印店,刚刚开门,上前一问,可以收传真。

从兜里掏出一个小纸条,上面有一个电话,用复印店里的电话拨通后,对面响起的是陈海的声音。

“资料有点多,有点乱,你抓紧点,晚上我等你,就算写到12点我也等。”

晚上12点!我到哪去找传真。

这个方法也是陈海告诉他的,到街上找一个复印店接传真,写完后立即传真给他。

他们希望明天就见报!

这样就不会输,最多跟对手打平。

如果打平,就要比拼稿子的内容,这就是他们要找作者来写的原因,作者处理稿子有经验,速度上有保证,而且文笔、架构都比编辑自己操刀要好。

报社对特稿的最后截稿时间是凌晨两点,晚于这个时间就不能进厂印刷了。

由于编辑还要处理稿件,还要录入和校对,杨舒力的稿子越早传过去越好,最晚不得超过晚上11点。

这样的活,谁愿意接?

那些一年赚几十万的资深作者不愿,杨舒力其实也不愿,但他不大好拒绝陈海,他基本上是陈海的最后希望,要是答应下来,和陈海这条线就能维持下去。

另外,他听陈海一说,也有了斗志,要挑战一下自己。

陈海也说了些好话,说这次找到杨舒力不是随便点卯,而是认为杨舒力能胜任这件事,写叶老师那篇稿子,陈海作为编辑,居然一字未改。

他说,找不到改动的地方,最后,连一个标点符号都没动就送去录入了,当了这么多年编辑,还是第一次遇到。

资料从传真机的开口处一页一页流出,各种内容加起来竟有30多页,杨舒力趁这个时间问店主什么时候关门。

店主说一般晚上六七点关门,但如果真的有急事,可以给他打电话,他就住附近,晚上12点以前都可以过来开门。

杨舒力连声致谢。如果真这样麻烦店主,他一定会给补偿金。

拿到资料,付完账,赶紧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快速浏览资料。

昨晚陈海讲了故事的大致轮廓,他也作了一点预案。

回到家,已经9点10分。

他准备花1个小时消化资料,然后写一个初稿,把各种要素写进去,有问题随时给陈海打电话。

上午可以把初稿写出来,但不一定全部写出来,按照他的经验,写到六七成,后面的可以直接成稿。

下午再消化资料,改稿,有可能重起炉灶,但下午时间充裕,问题不大。

如果还没成稿,晚上再次修改和誊写,应该不会出现夜里10点给店主打电话的局面。

更多的可能是在下午六七点完稿。

流程确定后,马上开始工作。

这个事件的确很吸引人眼球,发生在四川省某地级市,在离市区12公里的一个人迹稀少的半山腰上,有村民发现一辆小轿车,轿车后座有一名死者。

死者四十多岁,上衣还算齐整,下半身不着一物,身上没有伤痕。

经检查,死者为中毒身亡,同时查明身份,死者为该市一大公司经理。

有关部门成立专案组,展开调查。

此案疑窦重重,如果是自杀,为什么光着下半身?不合常理。如果是他杀,那又是谁呢?

调查发现,死者有重大贪污行为,与多名商人有往来,是因为经济原因?

调查又发现,死者有一名交往多年的小三,最近发生过纠葛,结合死亡时的特征,小三的嫌疑迅速增加,专案组在此方向进行重点突破。

不过,随着调查进行,小三的嫌疑渐渐排除。案件再次陷入停滞状态。 ', ' ')

最新小说: 被送给敌国主将之后 美强惨反派重生以后 糟糕!和死对头互穿了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农家小夫郎重生招赘婿 穿成反派暴君的旧宠[穿书] 反派渣男人人爱[快穿] 每个世界都是火葬场[快穿] 禁忌妖娆媚君侧 重生之下堂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