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租是每月800元,1年起签,可3月一付,向叔叔说,店铺离百福广场300米,这个位置的店铺不好找,要早做决定,决定了的话,明天就去谈。
杨升元和向叔叔约好明天上午去看店面,带着钱去,如果看中了就交定金。
放下电话,杨升元却没有兴奋的神情,找到店铺完成了最重要的一步,办三证不会出问题,接下来就可以筹备开工了,他在担忧什么呢?
“爸,你是不是觉得这个生意有问题?你到底什么想法,可以给我讲一下。”杨舒力希望两人敞开了说。
“酥肉?没有人这样卖过……”杨升元皱着眉头说道。
“蛋烘糕和炒土豆,你会不会去卖?”杨舒力说道。
在重庆市的每所小学门口,都有蛋烘糕和炒土豆卖。
“唉——”,杨升元长叹一口气,“我和你向叔叔加起来快满90岁了,还做这种……”
杨舒力明白了,杨升元是拉不下面子,以前开小餐馆,别人都喊老板,现在卖酥肉,就是“摆摊的”,社会地位的差别还是很大的。
这种想法靠劝解几句是消除不掉的。
现在庆幸向叔叔的加入了,他对这事很积极,看来是真不想去成都打工。
是向叔叔在推着杨升元往前走,才走到这一步。
但杨舒力也有自己的算盘,当初问杨升元找帮手可以找谁,并不想让向叔叔加入,因为他们的关系牵扯比较多,合伙生意如果做大了比较麻烦。
但杨升元一开口就是老向,杨舒力也没办法,只有同意。
杨舒力到自己房间取了8千元交给杨升元,说用完了再给。
第059章 亲兄弟明算账(上)
过了元宵节,寒假彻底结束,但新年的兴奋劲还没过去,每逢下课,走廊上回荡着东北腔:“改革春风吹满地,我国人民真争气……”
食堂门口,也有男生捧着肚子痛苦地嚷道:齐心合力跨世纪,一顿大餐没咋地。
上个卫生间,也有人一边提裤子一边自言自语:改革春风吹满坑,一场大水没咋地。
随着店面确定,产品“研发”也在紧锣密鼓进行,杨舒力这几天吃得吐,每天回家一大盘酥肉。
秦华玉在学校不能回家,向叔叔有空就过来,和杨升元研究酥肉,口味方面,两位业内人士提供了很多种,杨舒力作为投资人,只同意了两种:椒盐和孜然。
向叔叔极力推荐麻辣口味,说重庆人口味重,喜欢大麻大辣,杨舒力不能从专业角度说服他,只能运用投资人的权利否决,向叔叔无奈放弃。
杨舒力的借鉴是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快餐,口味不能过重,能获得更多受众,麻辣口味虽然可以得到一些重口味人士的追捧,却可能失去更多的客户。
“即便是椒盐和孜然,味道也要轻一点。如果卖得好,就算少数人说味道淡了,也不要改。”杨舒力告诫。
向叔叔毕竟是业内人士,也能说到点子上:“买的五花肉要瘦肉多一些,肥肉多了比较闷,香味也差一些。”
肥肉在酥肉里基本被炸化了,一抿即化,量少一点会觉得舒服,多了会闷。
杨升元沉默的时候多,但也没拖后腿,办证和纸袋子的事他一直在跑,杨舒力和老向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虽然他态度有点含糊,但最后需要他的意见时,多半是支持杨舒力。
3月4日星期四,中午吃饭时,在林荫道的十字路口又看到两位女生,等杨舒力走近,黄敬蜀笑着问道:“舒力,后天爬山?”
“好啊。”杨舒力笑着回答。
终于可以出去放松了,还有两位美女相陪,不然又得在家里跟两个中年汉子“创业”。
三人往食堂走去,聊周六的安排,按照两位女生的想法,现在进入春游的高峰期,重庆市郊的几座山人都很多,几乎是络绎不绝,要找一个相对人少的线路。
这次选的是重庆市西南方向的银桥山,不坐车,从市区走过去,是一条成熟线路,是涂艺父亲推荐的,这个时节走的人也有一些,但比近郊的几座山好多了。
这条线的安全问题比骑马山更好,黄敬蜀特别提醒杨舒力不用带砍刀,杨舒力说还是要有棍子,这是徒步的标配。
妙的是这条线路不用带路粮,终点是一个小村子,村口有两家小饭店,做的粉蒸排骨和粉蒸肥肠非常好吃,吃完如果不愿再走路,可以坐中巴车返回市区。
约定好周六早上碰面的时间地点,事情就谈完了,饭也吃完了,从食堂出来,杨舒力向黄敬蜀请教了牙线的问题。
杨舒力对牙线的使用不得要领,门牙处还好说,左右两边的大牙部分就不好弄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