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页(1 / 1)

('

心情有些激动。

胜利在向你招手,曙光在前头。

还有几个筒状物,拿起来一看,居然有两个都是杨舒力收。

加起来一共三个。

原来,样报卷成一团寄到学校,老陈是按报刊杂志分类,而不是按信件分类。

老陈这样做没错,里面的确装的是报纸。

杨舒力每次看的都是信件栏,自然不会找到。

那些拿报刊杂志的人,受到封面吸引,有时会翻看一下别人的杂志,所以篮子表层全都是花花绿绿的杂志,筒状的样报都在最底层。

“谢谢,没想到在这里面,要不要登记?”杨舒力控制住心情问老陈。

“是报纸还是杂志?”老陈问道。

“报纸。”杨舒力说着,想撕开其中一个纸筒。

“不用了,去吧。”老陈朝门口歪了一下脑袋。报刊杂志蓝里关键是那些价值几元的好看的杂志,几毛钱一份的报纸没人要。

拿着三份样报走出传达室,杨舒力马上开始计算起来,第一篇稿子有三家报纸采用,进账是多少呢……

第019章 上门道歉

回家后进自己房间关门,打开纸筒,三家报纸都是市级报,其中两家在东部,一家在华北。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报业发达,竞争性高,对稿子的需求量大,以后投稿要注意多投东部地区。

而且这两家报纸编辑都给杨舒力附了一封短信,说稿子写得不错,希望得到继续支持,稿费很快会寄出。

有一家报纸问杨舒力是否重庆一中的教师,有没有电话,座机也可以。

显然,编辑希望和作者及时沟通,这个问题杨舒力一时不好解决。

受到激励,一连三个晚上,杨舒力在小屋里奋笔疾书,把第三篇稿子完成了。

杨舒力身上有一个小本子,记着一些特稿素材,哪些可以立即动笔完成,哪些需要补充一些资料,哪些还需要添加一些情节,都记在上面。

按他的记载,还有四五篇稿子要写,估计要到明年春节才能休息一下了。

星期一早上进校门时,老陈眼睛盯着他,杨舒力估计又有样报寄来,但他没有去取。

取完样报到教室,会引起其他同学注意,尤其是眼神跟特务一样的刘智乾,可能会发现他写特稿的秘密,他得等到放学时再去取。

老陈这个人作风老派,在学校待了很多年,做事很认真,样报在传达室多放一阵没事。

中午杨舒力和张有路到学校食堂吃饭,感觉有不少人朝他打望,甚至还有人指指点点。

学校以前的打架大王何晓峰潜伏两年后重新出山,第一个揍的就是这个叫杨舒力的转校生。

“谁叫你顺他的剑南春呢?”好几天了,张有路说起打架这事还是乐不可支。

“要不然我请你们两个在后校门吃顿饭,把这事化了?”吃完饭,张有路对杨舒力说道。

“你别管,这是我和他的私人恩怨。”

下午放学后到传达室,又是三家样报。

多么火热的市场。

精力旺盛千万别去打架,做点事多好。

假设一个一百万的中等城市有两家市场性报纸,每家报纸如果每天一篇特稿,每周需要7篇,这样的需求,是很难在稿子的真伪上纠缠的。

看到一篇文笔和故事上乘的特稿,编辑肯定就不放手了,而且还会提前安排上版面。

事实证明,杨舒力的这条路走对了。

开始筹划稿费到来后的计划,买部手机?

这是刚需,如果在投稿中留有电话,及时和编辑沟通,会进一部提高上稿率。

但手机太贵了,而且在学校用手机太张扬,暂时不考虑。

想来想去,杨舒力想好了第一笔稿费的用途。

星期二中午,吃完午饭在校园里“消化”了一阵,打一打腹稿,回到教室,继续写第四篇特稿。

每次写好稿子,都放进羽绒服的内袋,没有放进课桌下的抽屉,一是防止刘智乾趁杨舒力不在的时候偷看,二是每天回家还要接着写,随身带着方便。

正写着,学校喇叭响了,“请高中二年级文科班的杨舒力同学到传达室来一趟。”

是老陈的声音,连叫了两遍。

不会是样报出什么事了吧?老陈是不是发现了什么问题?

杨舒力起身朝学校大门口走去,心里略有忐忑。

进了传达室,老陈一个人坐在椅子上,看了杨舒力一眼,脸转向门口,嘴里喊道:“来啦。”

传达室门口出现一个女人,杨舒力瞄了一眼,好像在哪见过,再定睛一看——

这不就是那个叫琴姐的女人吗? ', ' ')

最新小说: 被送给敌国主将之后 美强惨反派重生以后 糟糕!和死对头互穿了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农家小夫郎重生招赘婿 穿成反派暴君的旧宠[穿书] 反派渣男人人爱[快穿] 每个世界都是火葬场[快穿] 禁忌妖娆媚君侧 重生之下堂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