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天一个男生到另一个男生家拿体育用品,在屋里待了一会,这家的奶奶一直盯着他看,还问了几个问题。
奶奶把她的疑虑讲给儿子听,于是,其中一个家庭的父亲开始跟踪另一个家庭的孩子,希望了解到一些信息。
高潮来了,跟踪另一个孩子——其实是自己亲生儿子的父亲,在跟踪过程中和另一个父亲碰面了。
碰面的那一刻,两人都惊呆了。
因为对方和自己的儿子更相像。
如果是一方的父亲和另一方的儿子相像,可能会引起愤怒。但双方的父亲都和另一方的儿子相像,引起的就是巨大的迷茫。
后面又经过一些波折,真相终于揭开。
怎么办?
是让两个男孩回到亲生父母身边,还是继续在原家庭生活,对两个家庭来说是非常艰难的选择……
也是一篇能让读者从头看到尾的家庭故事,比第一篇更有力度,但杨舒力没有马上动笔。
休息两天,再把几个小细节酝酿一下,星期六晚上在自己小屋里开始写作,一旦写起来就很快了。
星期五下午放学后,杨舒力打算不忙回家,先到百福广场那个报刊亭看看,那个报刊亭是市里最大的,报纸种类多,想买几份上次在图书馆没有看到的,再增加几个投稿地址。
和张有路一起上了三路车,挤到中门位置,后面陆续还有人上车,在司机吆喝下都往中门走动。
一个女生挤了过来,杨舒力扭头一看,女生也看了他一眼。
正是那天图书馆碰到的女生。
总觉得这次目光交汇内容比以前丰富,一方面距离比以往都近,另一方面经过上周末在图书馆的经历,双方可能有新的认识。
公交车中门处抓不到吊环,但边上有一根金属立柱,可以用一只手抓着保持身体平衡,杨舒力的左手抓在立柱的中间。
女生所站的位置也抓不到吊环,于是她也伸出一只手抓着立柱。
突然,杨舒力感到右腿有什么东西拍了一下,右边是张有路,只能是他。
他扭过头,看见张有路朝他挤了一下眼睛,还努了下嘴,不知道什么意思,好像和旁边的女生有点关系。
杨舒力没说什么,转过头,在车子的颠簸中陷入沉思。
慢慢地,他的目光转向立柱,女生的手在他的手上方,只隔着两指宽的距离,而且在车厢的摇晃中微微滑动,那只手会不会滑下来,和自己的手肌肤相触呢?
杨舒力被这个悬念吸引住了,脸上面无表情,实则盯着立柱,只见那只手小巧匀称,五指葱茏。
公交车上坡转弯时来了个大的颠簸,车厢内一片惊呼,只见那只手松开立柱,灵巧地往上抓去,离杨舒力的手更远了。
第015章 治好胳膊再去
一路无话,车到百福广场前两站,女生下了车。
到百福广场两人下车后,杨舒力问张有路,刚才你拍我干什么?
“你旁边那个,学校的红人,理科班的。”张有路笑眯眯的。
“也是二年级的?我没有印象。”杨舒力说道。
文科班所在的教学楼是一个小楼,在学校的位置相对独立,两层楼一共八个班级,除了文科三个班,还有五个理科班,如果女生也在这栋楼,平时来来去去的,多少有点印象。
“她是一班的。”张有路说道。
杨舒力明白了,理科一班到四班在主教学楼里,和高三毕业班在一起,难怪下课时看不到。
据说理科前面几个班地位特殊,班上学生都是从本校初中升上去的,外校转学过来的一般进不去,配备的师资也是最好的。
楼上的几个理科班地位要差一点,转学生都塞到这几个班级,师资也差一些,5班和6班的学生正在要求换化学老师。
这个老师是去年从省内一家师范学院毕业进来的,学生们认为他的水平不足以教高二,家长也参与进来了,不知道学校怎么处理这件事。
张有路跟随杨舒力来到报刊亭前,杨舒力挑来挑去,买了三份报纸,张有路颇为迷惑:“你买这些报纸干什么?”
“有用。”杨舒力说道,又加了一句:“以后请你吃大餐。”
如果稿费收入还行,他准备在中午吃点好的,真正履行秦华玉对他的叮嘱。
当然,一个人吃不如两个人吃,好比张有路找的活一个人干不了,还需要找一个人,那么他找的吃客肯定是张有路。
“哦,那好那好,我等着的。”张有路眉开眼笑。
回到家里,秦华玉早已经在家,学校周五下午三点半放学,比平时放学早一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