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深秋时节,凉意更浓。
清晨的陈家湾上空,弥漫着一层水汽,得要等到太阳当空之时才会散去。
此时,春井坊酒业每日的生产,已经火热朝天的干了起来。
蒸酒闷粮,从早到晚。
现在天冷了,外加上买来了吹风机,摊凉的时间缩短了不少。
为了保证温度的可控,陈元庆还叫人给打造了专门的堆糖箱,不再是像以前那般直接在地上堆糖了,而是入箱。
并且为了保温,在边上还给弄上了保温措施。
比如说稻草。
稻草是不能够直接就丢在田里的,呕不烂。
第二年栽秧苗的时候,还得要重新进行清理,麻烦得很。
所以,打完谷子之后,就将稻草给捆成小跺立在田埂上,等晾晒干之后,再是弄成大跺或者直接弄回家做引火的材料。
温度对于酿酒的影响很大的。
为了控制好温度,大量的采用温度计。
相比起靠酿酒师傅的感官经验,陈元庆还是更加相信科学计量仪器。
陶缸发酵时间在秋季来临之后,稍稍延长了一些。
倒是窖池的发酵时间变化不大。
很简单的缘故,窖池在地下,温度变化没有空气当中那么的严重。
酿酒的事情,平时陈元庆不用一直盯着,清香酒的酿造他都交给陈军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