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下午,MRS会议的石墨烯电池专题报告厅内人头攒动,座无虚席。
许多人早早地就赶到了会场,静静等待着报告会的开始。
林栋站在报告厅的门口,望着满满当当的会场,心中感到一阵自豪,这都是他这几个月辛苦努力得来的结果。
他的论文虽然让石墨烯电池的概念焕发了生机,却也因此导致不少项目组被砍掉了经费,不少研究员为此失去了工作。
在这个领域,同行是冤家,不同行也是冤家。
就以石墨烯电池为例,研究硅碳负极的和研究固态电解质的,乍看之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其实都是为了攻克石墨烯电池在容量衰减和稳定性方面的难题。
每个团队的技术都有其短板,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但每个研究人员都希望工业界能够采用自己的方案,投资自己的研究,让自己的技术得以延续。
所以林栋知道,背后骂他的人一定不少。
但令他意外的是,当他站上讲台,环顾台下时,却没有发现明显是来找茬的人。
至少在他能看到的前排,没有这样的人。
相反,那一双双眼睛中竟充满了期待。
虽然他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但报告会已经要开始了。
他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位置,深吸一口气,开始了今天的讲述。
“各位同行,下午好。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基于石墨烯材料的高效能电池解决方案。”
“关于三菱材料的纳米隔膜和三菱化学的超强电解液的各项性能,我在论文里已经做了相当完备的描述,相信诸位在这场报告会之前已经看过,这里就不多赘述。”
顿了顿,林栋继续说道,“而这些材料是如何在石墨烯电池应用的,相信诸位更感兴趣。”
听到这句话,坐在台下的不少研究人员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毕竟,坐在这里的人并非全都是石墨烯电池利益相关的研究员或企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