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玲自己的工资又得给娘家一部分,女儿又花钱,家里吃喝也要花钱,每个月数着那点工资过日子,她别提有多憋屈了。
丈夫家这么多的兄弟姐妹,怎么就她家过得这样紧巴巴的呢?!张凤玲特别不满。
不满就不满吧。
张凤玲就算是脸上带出来了,李友桂他们也是当没看见,也没人去帮她,就吃吃喝喝的可以给她带回去而已。
这不,现在李建业和张凤玲又供了一套房子,一个月得八九百块钱,这下子夫妻俩更过得紧巴巴的了。
这套商品房张凤玲根本就不想买,他们又不是没有房子住,为什么非要买房子?!最重要的是夫妻俩也供不起。
如今已经过了五年了,张家人不用她再给一部分的工资了,可每个月依然伸手向张凤玲要钱。不是二百就是三百,不给就不行,不然就要闹个不安生。
所以,自打买了商品房后,夫妻俩的吵架次数成倍增长,天天为了钱干架。李建业又不是那种不打老婆的人,惹毛了他就会打张凤玲一顿。
张凤玲头一次过来向公婆和李友桂哭诉的时候,李友桂知道后都惊呆了。
娘咧,她还以为这个小弟这辈子会和上辈子不一样呢,没想到本质却没变。
夫妻俩不仅吵架还打架,这肯定是不行的。李友桂自己也不希望人家的生活过成那样,特别是还是因为自己让他们买商品房的原因。
于是,李友桂考虑了一下之后,才亲自去问张凤玲和李建业,房子还供不供得起?或者是让他们把房子转给她。
好心变坏事。
李友桂真的想叹气,她也不能怪张凤玲,只能去教训自己的弟弟。
谁让李建业确实不像话呢?吵架还打架,打的还是自己的老婆,这是什么毛病?!
李建业当然是怕自己这个大姐的,大姐比父母还可怕呀,这个家大姐才是老大,个个都很听大姐的话呢。
没办法,李建业只好乖乖的认错,房子确实也供不起了,就直接转给了李友桂。
好在,商品房要不成,学校却有教师宿舍分配,兄弟姐妹们人人都有几套房子,夫妻俩只有一套,自然是不甘心的,二话不说赶紧去申请了一套。
没过半年时间,张凤玲和李建业就申请了一套二室的房子,这时候的房子建造得已经十分合理了,自带厨房和厕所,干净明亮,就是一次性要给一笔钱。
一次性三万。
三万不少可也不多,除了当初买商品房李母给的一万,张凤玲和李建业已经凑的两万,刚好够交清这笔钱了。
不过,钱交完之后,夫妻俩也没剩下几个钱了。
李友桂最后看不过去,只好付钱替他们装修和买家具,不然也一个光溜溜的房子也不能住人呀。
最后,张凤玲对公公婆婆和大姑姐是非常满意的,特别是对大姑姐李友桂,从来不敢得罪的。
其实,李友桂是不管张凤玲怎么样的,她心疼的只是小侄女和自己的小弟,要不然她是不可能掏钱出来给张凤玲装修买家具的。
李友柳现在日子过得特别好,她已经是医学在读博士后了,去年夫妻俩已经带着孩子和公公婆婆一块儿去出国留学了。
一年一家人都会回国一次,李友柳夫妻俩也只是公派出国留学三年,后年就能回国工作。
这会儿的博士后学历已经非常厉害,又出过国留学,李友柳他们回国之后,差不多就是专家级别的了,还能留在医学院里当教授,待遇和级别完全不用说。
罗浩和罗瀚兄弟俩过个一年半载也要上大学了,十八九岁的年纪就刚刚好。特别是罗浩这位大哥,他计划考的是军事大学,从小就对这方面特别感兴趣,放假的时候罗父还经常领着两个孙子去队伍里长见识呢。
在队伍大院里长大的孩子,基本上不是从政就是从军,兄弟俩似乎也是不例外的。
哥俩的性子非常的稳重大气,不急不躁,智商又高,关键特别自律,还能吃苦,从小到大就是大院里的别人家的孩子。
罗浩是要上军事大学,而弟弟罗瀚则打算考清大或者北大,将来还计划出国留学,学成之后才回来参加工作。
对于两个儿子的人生规划,李友桂并不怎么干涉,哥俩一直受着队伍大院的环境和氛围影响,以及家里的爷爷和爸爸的教导。只要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三观,没有不良嗜好,李友桂对儿子们采取的是放羊的态度。
第556章 旺夫
大半年后。
海省的房价已经炒到了四千多,距离李友桂所了解的历史高价五千不遥远了。
脱手。
追高肯定是不可取的,容易把自己给埋了。
李友桂就通知了包峰和罗小龙,约定好了一个时间,三个人一起前往海省卖房。
罗小龙和包峰自然都听她的,反正是让他们向东绝对不会向西的那种。
说卖就卖。
到达海省的第二天而已,近五十套房子就全部给挂出去了。
这时候海省的房子不愁卖的,接盘侠也相当的多,四千多了还是有不少人抢着入手。
不到一个星期,买了不到一年的几十套房子就全部脱手卖出去了。
这时,李友桂他们已经拿到了翻了近六倍的房款。
罗小龙和包峰已经傻掉了:好多好多的钱钱呀。
李友桂就不用说了,她投了上百万,现在不到一年赚了近五百万了。
包峰赚了二百多万,罗小龙也赚了上百万,可把俩人给乐疯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呀,这钱太好赚太容易赚了。
就是,他们全部都把房子给卖光了,就是不知道以后会涨到哪里?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后悔。
不过,俩人都知道李友桂是不会后悔的,而且要不是她带着他们一起赚钱,估计他们自己根本就赚不到呢。
于是,罗小龙和包峰从忐忑不安到学会自我安慰和开导,很快就不再纠结这些了。
无房一身轻。
李友桂估计自己再来海省可能是好几年后的事情了,趁着现在有时间又赚了一大笔,她一刻也没耽误买买买。
她空间在手,怎么买都不是问题。
一行人最后在海省呆了十天的样子,就一块儿离开了了。
包刚也是跟着他们一起回的,然后继续进入服装厂工作。
此时此刻,罗父和罗母无比震惊的看着小儿媳李友桂递过来的一张存折里的数字。
二十四万。
这钱也太多了吧?!
罗父和罗母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可他们又知道这绝对是真的,李友桂可不会随便白给人钱。
海省的房价涨得这么厉害?!简直太疯狂太恐怖了。
爸妈,存折里的钱大嫂和二嫂一人十二万,连本带利。
李友桂从海省回来后,就另外开了一本存折把大嫂和二嫂投的钱连本带利的存了进去,让公公婆婆交给她们。
罗母还在震惊当中:怎么赚这么多,海省那边的经济真有这么发达吗?这也太吓人了。
只有知情的罗父沉默不语,脸色不是很好。
是吓人,也很恐怖的,房地产遍布,全是买房卖房的人。房价炒得很高,这样下去肯定不好,完全和现在的经济水平不相符,崩塌是迟早的事情。
只是,这种情况我们也阻止不了,这是在开放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毕竟现在我们所走的每一步路都是在摸索着前进和探索,这当中怎么可能不跌倒不受伤?!受过了教训吃过了苦头,就能少走弯路,将来才能越来越好,我们的国家以后会很好很好的。
李友桂心知罗父最关心国家大事,要不是后来年纪太大了,也要让位给下面的同志,罗父是不愿意退下来的,现在知道了海省的真实情况,心里自然充满了担忧。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