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远也没让他失望,不假思索地道:“不会,许叔。等上海和省城这样的大城市中,小龙虾的消费市场一旦形成,补贴的空间就会随之缩小。”
“再加上未来物价上涨的因素,我估计不出三年,咱们村的小龙虾就能形成利润可观的稳定产业链。”
打村部离开,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春天的白昼明显变长了,以至于夜里总觉着不够睡的。
真正叫人体会到了‘春眠不觉晓’的意味。
回到吴家小楼,媳妇杨落雁已经回来了,正在厨房里忙里忙外。
吴远摸了摸自顾自在沙发边上玩的小江和玥玥。
随即就卷起袖子,作势要帮媳妇的忙。
杨落雁见状道:“饿极了吧?一会就得了,不用你帮。”
果然这家常便饭,自己还是插不上手。
吴远就手在厨房洗了把手。
就听媳妇提起道:“对了,听妈说,今天台岛那边来信了,就放在咱屋里床头上。”
每次台岛来信,都是航空信封。
那独特的标识,连玥玥都能认出来了。
吴远甩了甩手,转身进了房间,果然见着一封信件,在床头柜上放着。
摸起来拆开一看。
薄薄的几页信纸,除却前面的例行问候和交流之外。
二表哥施代功还在最后,隐晦地表达了,两岸局势紧张,有可能打起来的隐忧。
毕竟年初老美轰炸老萨这事过去刚没多久。
战争的脚步,仿佛就在身边似的。
吴远微微一笑。
这大表哥施代成几近退休,二表哥施代功年纪也不小的。
胆子是越来越小了。
不过屈居台岛那个弹丸之地,本身安全感就是极具欠缺的。
尤其是在国际局势风声鹤唳的情况下。
失笑之余,吴远正准备提笔回信。
就听小江屁颠颠地跑过来,奶声奶气地道:“爸爸,吃饭。”
晚饭四菜一汤,营养自然是不缺的。
味道也说得过去。
俩孩子吃得津津有味的,看得杨落雁是成就感爆棚。
回头一看亲妈刘慧,有些茶饭不思,食欲不振的。
杨落雁不由好奇道:“妈,怎么了?今晚饭菜不合你胃口?”
刘慧没有回答,而是叹气道:“也不知道你爹在东北吃不吃得惯,睡不睡得香?”
“他也真是的,一大把年纪了,还当自己是年轻人,那般瞎折腾,跑那么大老远去……”
吴远小声问媳妇道:“今天爹没打电话回来?”
杨落雁缓缓摇了摇头后,对刘慧直接反唇相讥道:“妈,你这么担心我爹。没准爹现在吃香的喝辣的,乐不思蜀呢。”
刘慧俩眼一瞪:“他敢!”
随即端起饭碗猛刨起来,仿佛在跟远在千里之外的老伴较劲似的。
晚饭过后,杨落雁忙着收拾锅碗瓢盆。
吴远主动承揽了做狗饭喂狗的任务。
正当院子里的四条大狗吃得喷香时,收拾完家务的杨落雁,拎着个手提袋,指了指西边道:“我到隔壁去一趟,吃人家这么多豆腐和面条,总得表示表示。”
吴远点点头,“去吧。”
夫人社交,就完全交给媳妇去做。
吴远向来不跟着瞎掺和。
不多时,肖伟家那边传来一连串的狗叫。
连带着大黄几条狗也都从美食中抬起头来,跟着蓄势狂吠了两声。
那架势仿佛在给自家女主人助威。
不多时,狗饭吃完,吴远收了狗盆。
扔在水井边上,冲了冲手。
随即就进屋提笔给台岛回信了。
信里,为了打消两位表哥无畏的忧虑,吴远从内地经济的角度,阐述了不少。
这也是即具有说服力,同时又不担心会涉密的角度了。
至于内地上头同样被老美轰炸老萨这事震撼到了,以至于在痛定思痛地考虑转型这事,吴远是一个字都没提。
果然知道的越多,人就越不自由。
放在去年早些时候,吴远给台岛回信,哪需要考虑这许许多多、方方面面?
这一写,就写了将近一个钟头。
以至于媳妇杨落雁回来时,吴远这才堪堪收尾,正在反复通读。
“还没写完呢?”
“差不多了,这是第三稿。一会你帮我看看,有什么不妥?”
“至于么?”
“至于!”吴远正色道:“这已经是第三版了,我觉着没什么敏感性的内容了。你再给把把关,咱最好别出岔子。”
杨落雁只得答应下来道:“行吧,等睡觉前再看。”
夜深人静时。
俩口子靠在床头,杨落雁展开吴远回的信件,一目十行地诵读。
看完之后,欣然叠起道:“我觉着没问题。”
吴远大气一松,接过媳妇塞进信封里的回信,随手放在床头。
就听媳妇提起道:“你猜猜陈杏带着俩孩子在家,都吃的什么饭?”
吴远并不太感兴趣地附和问:“吃得什么饭?”
毕竟这种事情,他本身就不能表现得太感兴趣。
不料下一秒,杨落雁叹息道:“就吃一个白菜炒豆腐,配着清汤寡水的面条。”
吴远回过头来,才发现自己是真的多虑了。
媳妇这是纯纯同情陈杏娘仨,并没有试探自己的意思。
“确实差了点,毕竟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是啊!”杨落雁唏嘘道:“我也发现了,我给她拿了两件衣服,她似乎没那么高兴。倒是其中有一件能给她闺女穿,给她高兴的哟。”
吴远只能道:“等到村里的小龙虾养殖搞起来,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年底等肖伟再挣钱回来,更是锦上添花了。”
杨落雁靠过来,幽幽地道:“我现在总算明白,你为什么花那么大力气,扶持村里了。”
“咱们一家吃饱穿暖,真的不算什么。全村致富脱贫,都过上好日子,才是真本事!”
第1228章 小龙虾养殖,不如搞养蚕
兴许是由于头晚上送了衣服的缘故。
隔天周三的一大早。
村办小学的广播都还没响呢,陈杏就送来了新鲜刚出锅的豆腐。
顺带着送来半锅香喷喷的豆汁和半盆豆腐脑。
这可有日子没吃过了。
还在床上的吴远,直接被馋醒了。
起床出门一看,俩孩子喝得正香,以至于小嘴边染了一圈白白的豆汁,都浑然不知。
媳妇杨落雁正在准备点花生碎和香菜。
一并洒在豆腐脑上,愈发令人馋涎欲滴。
看得吴远都想先吃早饭,再行洗漱了。
结果被杨落雁拦着,啐了一口道:“忘记你昨晚舔过什么了吗?快去刷牙洗脸!这豆腐脑给你留着。”
吴远三下五除二地洗脸刷牙。
随即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边上,接过媳妇递来的豆腐脑,大快朵颐起来。
不得不说,陈杏做豆腐的水平真是一绝。
这要是在城里摆个摊卖早餐,怕是也不少赚。
就是每天起早贪黑地做豆腐,实在太辛苦了些。
再天生丽质的女人都能熬成婆。
早饭过后,马明朝也开车过来了,连带着又提溜了两条大青鱼。
到不了十斤,但七八斤还是有的。
看着吴远一脸疑惑道:“你家那鱼塘,都撂荒两年了,怎么还有这么大的鱼?”
马明朝笑着解释道:“老板,这可不是我家鱼塘里的。而是慧琴带人做虾塘,抽干了河水,捡漏的,大大小小十几条,各家都分了些。”
做虾塘,要单独打堰,设置防逃网,谁也不宜太深。
着实是一笔不小的功夫。
等到马明朝把两条大青鱼放到了水井旁边的大盆里。
玥玥迫不及待地指着青鱼,嚷嚷道:“吃鱼,吃鱼!”
这孩子打小就爱吃鱼。
吴远摸摸孩子脑袋道:“等爸爸晚上回来,给你做。”
说罢上了桑塔纳,直奔盼盼家具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