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一堆一堆的,没有经过平整,隔远看,特别像是一个个小坟包。
大徒弟媳妇张艳和明朝媳妇苗红,远远地叫了他一声,然后啐口唾沫,继续干活。
倒是张永成瞅见他,屁颠颠跑过来,从里兜里掏出一包利群来,抖抖索索地开拆,给吴远。
这小子,见什么人撒什么烟。
吴远也没点破,径自接下道:“我就是路过。”
张永成殷勤地给他上了火,很会顺杆子往上爬道:“难得吴老板有时间,路过我这工地,必须进来,给俺指导指导。”
“你也知道,我头一回搞工程,之前被杨支书骂死了。吴老板您给指点指点,也算是造福村里未来的孩子们……”
为了防止对方说出更加肉麻的话来,吴远不等对方说完,便扬扬手道:“走,进去看看。”
张永成迫不及待地头前领路,吴远紧紧跟随。
南边半块高地上,看得出来数次更改的痕迹,先前挖歪了的垄沟痕迹还在。
平白浪费了不少的工时。
如今几番更改,倒是没大碍。
只是吴远看了一圈,回头问道:“学校地势这么高,一旦下雨,水往哪儿排?”
“嗯啊?”张永成原本连连嗯个不停地打哈哈,一听这话,顿时愕然道:“排水沟?需要那个吗?”
这年头家里盖房子,也是不考虑太多排水方面的因素。
以至于大雨滂沱之下,屋顶的雨水倾泻而下,淌得满院子都是。
这在农村大多数人家不是什么新鲜事。
张永成想不到这一点,也不奇怪。
于是吴远点点头道:“如果下雨水排不出去,那学校地势垫这么高,不是白搭了?”
张永成一脸凝重地点点头道:“说的有道理哦!要不说还是吴老板您高明哪!得亏我请你过来看看咯……”
为了避免更多的彩虹屁从对方口里说出来,吴远果断打断道:“排水可以有很多方案,比如沿着中心这条主干道两边,各挖一个排水沟,引到院墙外去,再改道。或者……”
吴远一连说了好几个方案,张永成听到最后,竟然直接问道:“吴老板,您就直接说,哪种最省钱吧?”
这小子,果然是奸商本色。
第350章 村里头办事的潜规则
跟张永成说了一通,也不管他听没听进去,吴远抬脚就走。
结果张艳见状跑过来道:“师父,你家里有什么农活没干?俺去帮你随手干了,你这么大个老板,还亲自扛着铁锹下地,不合适。”
吴远笑说:“我就是去扫扫墓,不是什么农活。”
张艳当即恍悟道:“那俺代替不了,回去干活了。”
“去吧。”
离开村办小学的工地,吴远信步闲庭地来到老爷子和老太太陵寝的地头。
这里原本是一片麦田,到了夏季会因为不易上水改种黄豆什么的,现在统统被铲掉了,退田种桑了。
只是桑树才种了一半,距离坟头还挺远。
本就是麦田的地里,其实没多少杂草,连原本的麦苗都被铲光了,就更显得光秃秃了。
只有偶尔一两撮麦苗被埋在土里,依旧坚强地从旁边斜着钻出来,展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但,这也白搭。
因为下一刻,它们就被吴远一锹铲起,直接扬了。
就这样转了一圈,吴远觉着动静不小,可能吵到了地下长眠的祖先们。
于是将铁锹往地里一插,站在寻常过来烧纸的地方,开始念叨道:“各位祖先,爷爷,奶奶,爹,娘,我来给你们上坟了。”
“顺便呢,我想把你们的住地弄得好一点,风光一点,就是不知道各位先人喜欢什么样。这样吧,干脆你们商量一下,商量好了,给我托个梦,我也好有个章程……”
春风正疾,带走了吴远的碎碎念。
也不知道老吴家的先人们听没听见。
但吴远整的差不多了,就扛着铁锹从地的西头上了田垄,再往前走。
这就走到了村部西边的那条道上了。
结果走着走着,正碰上张老四扛着铁锹打南头过来。
这避无可避的,自然就遇上了。
既然换地的事儿,已经交给老丈人全权处理了,那吴远也就不打算直接参与,跟张老四也就点个头,打个招呼完事。
然而,没想到张老四却主动掏烟出来道:“吴老板,听说你想跟俺家换那块地?”
看来老支书已经跟他提过这事了。
吴远自是大大方方地承认说:“没错,我打算简单修葺一下,还请四哥通融一二。”
哥都叫上了,吴远自认态度已经到位了。
不料张老四一脸便秘地道:“通融是可以通融,只是老支书家那块地,还不如我家那块呢。”
吴远直截了当地问道:“那你看上那块地了?”
张老四讨了个巧道:“我家那口子看上您家那块地了。”
指的正是吴远家里的那几分地,村道北岸,紧挨着河渠那一块。
其实也难怪张老四看上了自家的那块地。
前些年三姐吴秀华过来帮种的时候,肥料没少下,土里绝对够肥的。
以至于任谁路过自家这块小麦田,都不由得竖起大拇哥夸一句:“这地种的真不错。”
但话说回来,老丈人家那块地,本质上也差不了多少。
不过张老四既然提了,吴远也懒得跟他磨叽,直接道:“你看上就行,我去跟爹说。”
原本张老四要是应了老丈人的话头,吴远还能承他这个人情,将来说不准在其他地方弥补一二。
如今他点名道姓地要自家这块‘好地’,那人情就没了。
换了也就换了。
所以和张老四分开,吴远走到了村部西头,一拐弯,就见老丈人正站在村部门口。
跟老许头和李会计说着闲话。
吴远把张老四的事儿跟老丈人一说,老支书听了直跳脚,破口大骂。
“爹,不至于,不至于。”
吴远慌忙拦着,连带着老许头都跟着劝道:“别生气,张老四什么样人,你早该心里有数的。”
李会计更是转移话题道:“这是小事,眼瞅着快中午了,你要看儿子,赶紧去。”
北岗的习俗,上医院看望病人,必须逮着上午去。
准确地说,中午十二点以前。
自家人,也是如此。
吴远也跟着催促道:“那赶紧地吧,爹,我让明朝送你去。”
老支书老脸上甚是挂不住,背着手被推着走,偏偏还嘴硬道:“那个不争气的,我才懒得去看他。还不是你妈,做了锅鸡汤,非让我给送去。”
“是是是,就劳烦爹你跑一趟了。”
吴远一边安抚着老丈人,一边跟老许头道:“许叔,你帮我在喇叭里喊一嗓子,叫明朝开车抓紧去我家一趟。”
老许头扬扬手:“放心吧,我这就进去喊。”
陪着老丈人回到自家小楼,刘慧果然早把鸡汤炖好了,正在煤气灶上小火煨着。
眼见老丈人过来,嘴上忙不停地絮叨:“你怎么才来呢?一会该过点了。”
说得也是中午这个点。
所以吴远解释道:“不急,妈,我让明朝来送爹去。”
刘慧瞧了眼老丈人,心照不宣地嘴角一扬。
个死老头子,还想偷偷摸摸去的。
真是越过越回去了,心眼越小了。
没过一会儿,马明朝开着银色桑塔纳到了,不声不响地在门口,拿着掸子,掸着车身上的泥灰。
老支书抱着个保温桶,亦步亦趋,一脸别扭地出来。
马明朝立马反应过来道:“老支书这是打算去看猛子吧?”
结果看见吴远背地里冲他摆手,这才连忙收回道:“瞧我这张嘴!老支书你上车,我开慢点,保证汤不会洒。”
银色桑塔纳行驶在乡间的石子路上。
保持汤不会洒,不仅对驾驶技术要求高,而且对路况也要了然于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