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537章 钢铁产业初起步

第537章 钢铁产业初起步(1 / 1)

第537章 钢铁产业初起步

胡应相自然也是聪明人,明白杨文东的意思,连忙笑道:「多谢杨生。」

寒暄一会后,胡应相离开,郑志杰试探问道:「杨生,您就这麽看好这个胡应相?」

「他之前的成绩还是不错的,而且如今对抗英资财团,我也不能独木成舟,得培养一批小一点的华资财团才行。」杨文东笑了笑说道:「不过现有的很多华资巨头,价值较高,且第二代已经接班,我也不看好他们,所以只能从这一代的创业者中选取了。」

香港未来的四大家族都是在60年代开始起家进军地产,但在60年代以及之前,香港也是有很多华资大企业大家族的,只不过一代走了之后,二代就没有能力开疆扩土了;

而几大家族成功的利用64/73/83三次地产危机,以规模翻十倍的模式发展,最终成功。

这些家族自然是自己要投资的目标,未来的地产五虎,他已经投资了两家,郑宇彤家族规模较大丶且背后还有周家,因此他也暂时不考虑,至于恒隆集团,其在80年代差点破产,且其后代的一些观念与自己不一样,所以暂时不考虑。

而已经投资的几家,包括李兆基丶李嘉成丶胡应相外加郭德胜,其他四人都是投资之后就不管了,但胡应相,他是准备适当扶持的,因为地产五虎之中,只有他在未来全身家的投资内地,也算是与杨文东的理念符合了,虽然他不至于会只全部投资内地。

郑志杰听完后,也知道了自己该怎麽做:「我明白了,杨生。」

「地产方面就这样,按照正常模式发展就行。」杨文东接着说道:「等哪一天我们觉得地产市场的泡沫太大,那就停下来缓一缓。」

穿越者也只是知道未来的波动,但并非擅长具体运营,所以只需要抓住合适的时候低买高卖就行了,这种正常上升期,他也没必要参与了。

「好的。」郑志杰答应说道。

杨文东又问道:「那些英资大公司,最近有没有什麽大片地皮出售?」

「大片的没有,小规模倒是有一些。」郑志杰说道:「他们估计也是在试探市场,虽然成立了地产公司,但也只是小规模运营,不过还是有很多亏的。」

「真是人才啊。」杨文东摇摇头道:「那就继续盯着他们,特别是太古置地,要是有优质地皮出售的,我们也要拿下来。」

英资公司的废物在于在这种地价持续走高的阶段,都赚不到钱,简直离谱,但现实就是如此,甚至连简单的卖大楼,都卖不好;

比如原先历史上的会德丰,在80年代初意图出售两栋中环大厦,于是与李嘉成合资组建合资公司,然后合资公司以11亿港元收购两栋大厦,然后李嘉成寻找客户,最终半年后22亿港元卖掉。

不到半年的时间,李嘉成啥都没投入,直接净赚5亿港元;这种商业合作案例简直让后人觉得莫名其妙,但事实就是如此,太古丶港灯丶置地都做过类似事情,也让与他们合作的华资赚的盆满钵满,最终这些利润转化成了收购英资财团的资金。

时间很快到了6月;

3号,杨文东来到了葵涌,在港口前方,一个大型码头已然成型,硕大的面积,加上各种基建设施,已经在逐步的安装,在码头前方,还能看到几艘货轮。

杨文东问道:「码头什麽时候能够开始营业。」

郑志杰回道:「预估是在10月份,但初期并不会满负荷,而是会花费半年时间,慢慢提升,让所有员工进行适应。」

「黄埔码头的人过来了没?」杨文东又问道。

郑志杰回道:「已经来了,只是他们也没有货柜码头的经验,我从新加坡那边调回来一些,那边已经开始运营了,但跟我们未来一样,也在逐步的学习试错。」

杨文东点点头道:「行,这种涉及到大型安全事件的,的确不能急。」

码头之上的船只跟航空公司的飞机一样,时刻都是有着一定风险的,只不过飞机比较快,让人一眼就感觉到危险,轮船反而慢悠悠的,一般人觉得很安全;

但实际上这是错的,轮船体积大,吨位大丶惯性大,甚至相互之间还会因为流体力学相互吸引,如果控制不好,船只之间也是可能有安全隐患的,人类历史上很多码头都发生过船只相撞事件,甚至军舰都被撞过不少次;

不过好在速度慢,船员能够提前观察,因此即使相撞,那也只是经济上的损失,不像飞机,虽然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一旦出事,那就全完了。

「是的,万事开头难,只要通过这个码头在香港培养出更多人才,那以后就简单多了。」郑志杰跟着说道。

杨文东笑了笑,随后看向魏泽涛道:「货柜的生产怎麽样了?我们这码头开业,也得依赖货柜呢。」

魏泽涛回道:「杨生放心,工厂那边已经在全力生产了,24小时人停设备不停,一天目前能生产170个货柜,能够满足香港这边的需求;

而且因为货柜目前在全球都很畅销,很多欧美公司也来找我们购买了,我准备再建第二期工厂了。」

「第二期产能多少?」杨文东问道。

魏泽涛道:「准备是产能一年十万,是第一期的2倍,等全部完工后,年产能高达15万,按照货柜的价格,那总产值就会高达3000万美元。」

「那也有差不多1.5亿港元了,这也会成为长兴实业的一个核心产业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藉助全球市场需求的东风,再发展一些大型产业,这个发展速度是真的很快,货柜虽然数量远比不上一些小商品,可价值高太多了,一个20英尺的就价值2000美元左右。

「是的,这货柜的确市场太大了,完全就是供不应求。」魏泽涛又说道:「只是日本那边,最近的钢板供货又有问题,被迫花了高价从日本一些贸易公司手中拿货。」

「日本卡我的钢板?」杨文东皱眉问道。

他从来不相信资本无国界这种废话,前世内地10年之后的几大手机巨头小米丶华为丶OV等等,可都是被三星坑过,湾湾的HTC曾经是安卓之星,但就是被三星卡货卡的差点破产;

也还好国内产业链雄厚,三星之事之后,各大手机开始扶持培养国内产业链,才让京东方丶华星丶维信诺等屏幕企业有机会做大。

魏泽涛道:「对,是不是故意的我也不好说,他们的理由是新日铁刚刚成立,内部的产能需要调整,所以短期内生产会有些问题;

为了避免再一次出现断货,我已经联系了美国与欧洲的钢厂,不得已就只能从他们那进口,但这个成本就非常高了,会使得我们没有什麽利润。」

「新日铁成立了?」杨文东想了想,又说道:「我记得湾湾也准备大建钢铁厂了吧?」

70年代,湾湾开始十项建设计划,包括电站丶交通丶造船丶重工业丶化工丶钢铁等等,其中钢铁是一切大型项目计划的根基。

魏泽涛回道:「湾湾那边在高雄计划建一座大型钢铁厂,但计划需要到1971年才能建成,但这个钢铁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建建筑用刚钢丶基建钢丶造船用的钢,有没有我们需要的钢板,现在还不清楚。」

「这的确会是一个隐患,大型钢板运输的海运成本也的确很高。」杨文东也是皱眉说道。

货柜的钢板肯定比货柜大的,所以以后货柜码头普及了,跟这种钢板的运输也没多大关系,只能采用传统运输货轮;甚至以后都是货柜货轮了,那这种老货轮运输成本反而更高;

魏泽涛试探说道:「杨生,其实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我们在香港自己做钢板。」

「自己建钢厂?香港没这个条件吧?」杨文东反问道。

香港历史上的确有钢铁厂,但那就是拆废钢再融化的,跟现代化的钢铁厂完全是两个概念。

魏泽涛回道:「杨生,不是炼钢厂,而是专门做钢板的厂,我们不参与炼钢,而是买钢锭回来,然后融化,再压制成板;

这样一来对于设备丶环境丶水资源丶电力的消耗都比炼化铁矿石成钢低多了。」

「直接买钢,然后做成钢板?」杨文东想了想说道:「这样听起来倒是可行的。」

如果只是融化钢铁,再送入专门成型钢板的设备,那虽然也是钢厂,可比起传统的炼钢,要简单多了,最重要的是对技术要求也低很多,污染少等等好处。

魏泽涛接着说道:「是的,钢板面积太大,运输过程中又不能碰伤,上下船都非常的麻烦,无论是海运还是陆运,成本都非常高;

但如果换成钢锭,那随便怎麽折腾,机器直接运输,磕伤碰伤甚至淋雨生锈也无所谓,运到香港来了,再打造成钢板,直接送到旁边的货柜厂进行再加工,这里面能够省去的运输成本会非常的惊人;

而且钢锭这种玩意,来源太多了,我们就不会被供应商限制了。」

「那有没有什麽技术难题?」杨文东又问道。

魏泽涛道:「有,货柜的钢板也是需要热处理的,这就需要专门的炉子,这种炉子我们可以买,但各种技术参数,就需要很专业的人了,估计只能从日本挖人了。」

「那行,谘询一下整个项目的投资与收益,如果合适的话,我可以投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对于钢铁行业,他其实兴趣不是很大,太传统了点,自己没啥优势,不过如果影响到其他产业了,那该投资还是要投资的。

PS:求月票

(本章完)

最新小说: 青梅晚春 余生热恋[先婚后爱] 待她折柳 【骨科父女】写Po文被家里人发现了 变成国民男神从做游戏开始 暗恋成茧 如果生活可以选择 签到长生路 两生芳菲 穿成老妇,我靠QQ农场养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