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投资胡应相
黄耀南并不知道杨文东在想什麽,只是回道:「对,杨生也听说过就好,如果中巴公司能够拿下这麽多计程车公司,对我们彻底掌控香港港岛的交通意义重大;
甚至等以后您的红磡海底隧道通车之后,计程车业务也不会受限于巴士公司的区域限制。」
「这的确是个扩展业务的方向,不然中巴也就被困在港岛了。」杨文东想了想,又问道:「你们中巴公司经营计程车,法律上有限制吗?」
黄耀南道:「没有,法律没有规定巴士公司不能投资其他业务,而且这本身也是跟交通有关的,只要董事会同意即可;
杨生,我们二人掌握的股份超过了一半,只要你这边同意了,那就没问题了。」
「行,你的这个扩张我支持。」杨文东点点头,问道:「资金方面有问题吗?」
黄耀南笑道:「没问题,我与东亚银行的关系不错,加上您这边是股东,他们跟我们合作还是很爽快的。」
公司之内有知名度高的大股东就是方便,银行会很放心的将贷款放出来,虽然股东也只是承担有限责任;
可成功的人看中的公司一般风险自然更低,且即使真的出现问题,那只要不是必死之局,也会帮一把的,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还是利益。
杨文东道:「那就好,这件事我让方先名也帮一下,尽快将加油站及计程车公司拿下来。」
「多谢杨生了。」黄耀南回道。
数天后,杨文东叫来了刚刚返回的方先名,问道:「中巴公司那边的收购怎麽样?」
方先名回道:「很顺利,无论是胡家还是外资加油站,他们也都急着脱手手中股票,特别是壳牌,急着出手,黄耀南在死压价格。」
「我记得香港的加油站主要是美孚与壳牌吧?」杨文东问道:「壳牌急着跑,那美孚呢?」
方先名道:「美孚没有动静,估计背后是美国政府,底气足,他们在香港可不仅仅有加油站业务,还有大批油库。」
「可惜了,美孚要是走的话,我这边倒是想接手他油库下面的地皮了。」杨文东颇为可惜的说道。
香港历史上第一个大型屋村小区,就是美孚新屯,也就是曾经的油库地皮所建,虽然是美资,但美孚来香港经营的时间也非常早,在几十年前,香港的大型油库也是用来供应内地乃至亚洲其他国家的,面积非常大。
方先名道:「美孚可是很安稳的,不过他们也的确在逐步迁移油库业务了,据说是要去新加坡以及几个东南亚国家。」
「这个我们就不管了。」杨文东摇摇头,问道:「胡家那边,情况查清楚了没?」
「查清楚了。」方先名回道:「胡忠是从1958年开始创业,建了两个公司,一个是中秧建业,一个是中秧的士公司;
前者在这几年的经济危机中损失惨重,但胡忠这个人对手下不错,即使亏损也没有裁员,仍然养着他们;的士公司这几年也一样亏损,且港府在年初还容许私人单独坐计程车,让的士公司没之前那麽赚钱了;
因为债务重,加上他的身体也不算很好,所以准备退休了,的士公司准备出手,建业公司准备留给儿子胡应相,而他还有一个大儿子因为从政,所以不会接手父亲的企业。」
「人还不错。」杨文东点点头:「那这个胡应相,能力怎麽样,查到没有?」
方先名回道:『查过了,他的能力很强,中秧建业虽然是胡忠当董事长,但早在60年之后,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胡应相做主的;
包括这几年经济危机,少有的一些项目,也被胡应相拿到了一两个,才能养得起那麽工人。』
「具体资料有吗?」杨文东问道。
「有的,都在这里。」方先名连忙上前,将资料递了上去。
一般杨文东听汇报,不是非常重要的资料,就只是听听,很少要资料看;好在他这边也都有准备,宁可用不到,也不能要用的时候没有。
杨文东接过资料,认真的看了起来,这些都是中秧建业这些年承接的各种业务,可以看出,早期的中秧建业还只是接一些边角业务,但后续规模越来越大,直接开始承接大型建筑了;
而其中很多业务都是胡应相拿下的,也难怪人家在70年代后能够快速崛起,超越李嘉成成为地产五虎之首,如果不是太多资金投资国内基建,那可能也能成为未来的五大家族之一了。
待看完之后,杨文东道:「约胡应相出来,就说我想见他一面,跟他谈谈合作?」
「您跟他谈?」方先名有些不确定,问道:「这种事交给郑志杰就行了吧?」
其实别说杨文东,就算是郑志杰的地位,也不是胡应相能够能够随便见的,甚至其父亲胡忠也不行;中秧建业,不过是一家中型的建筑公司罢了,跟长兴地产比起来,天差地别。
「就我来见,你安排就行了。」杨文东没多说什麽。
「好的,我去安排。」方先名也不会多问,提醒一次就够了。
香港北角的一处别墅内:
中秧建业的董事长胡忠听到儿子所说,震惊问道:「什麽?杨文东要约你在四季酒店见面?」
「是的。」胡应相点头说道,他刚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跟父亲一样震惊。
胡忠又问道:「有没有说什麽事?」
「没说,我也很奇怪,我们家的业务,跟长兴集团也没什麽大的合作,怎麽会让杨文东约见我?」胡应相很是不解。
「难道跟中巴收购我的的士公司有关系?」胡忠分析道:「可这种小生意,怎麽会惊动杨文东?」
的士公司其实也价值千万了,可对于杨文东来说,那就是小生意。
胡应相道:「即使是因为的士公司,那也不应该找我啊?找父亲你才对,我这些年也就是负责中秧建业而已。」
胡忠想了想道:「既然约你了,那就认真去见吧,这件事我感觉大概率是好事。」
「好。」胡应相也答应道。
第二天,四季酒店总统套房内。
「杨生,您好。」胡应相见到杨文东后,立刻说道。
「胡生,客气了,请坐。」杨文东笑说道。
二人坐下后,服务员上来了热茶,杨文东直接问道:「胡生,你怎麽看香港未来的经济?」
胡应相心中一顿,然后说道:「我对香港的未来还是看好的,因为国内需要香港这样的一个对外窗口,跟49年一样。」
「那你父亲还在出售计程车公司?」杨文东又问道。
胡应相回道:「计程车公司是我父亲一直运营的,他不看好要出售我也没办法,而且港府放开了个人可以申请计程车牌照的限制,这必然会导致计程车公司竞争力大幅度下降。」
「嗯所以你掌控的中秧建业,就还是在维持运营?」杨文东又问道。
胡应相点点头道:「是的,家父心脏也不太好,所以也准备在计程车公司出手后就退休了,以后中秧建业的运营,就会是我管理了。」
「那也好,你的能力,其实比你父亲强多了。」杨文东笑了笑道;
胡应相则试探问道:「杨生,不知道您约我出来,所为何事?」
「我想跟你合作。」杨文东说道。
「合作?杨生是想将建筑方面承包给我?」胡应相心中大喜。
长兴地产丶长兴基建的规模,在香港地产行业是排名前几的,这样的大公司,一点点业务就能养活中秧建业了。
「对,我可以给你一些建筑方面的业务。」杨文东又问道:「不过我很好奇,你父亲曾经公开说过一句话,干了建筑一辈子,却比不过其他炒房一年,那你有没有什麽想法?」
胡应相沉默片刻后道:「杨生,不瞒您,我的确是有了做地产的想法,只是目前这个情况,还不知道什麽时候才能结束。」
「也对。」杨文东点点头道:「我后面会安排长兴地产的人与你接触,不过如果哪一天,你考虑成立地产公司,可以告诉我一声,我可以投资,这是我的名片。」
和合实业目前还没有成立,那自然就不可能现在投资,所以目前也就只能认识一下了;
如果只是看投资收益,杨文东可不会单独约胡应相出来,未来的地产五虎在他眼里也算不了什麽;
但胡应相特殊在于80年代在国内大规模投资基建丶改善民生,虽然本身也有盈利目的,可怎麽说都帮助了数以千万的内地人,这一点就足以让他另眼相看了,可比只会囤地等着升值的某人强多了。
至于长兴地产方面的合作,更无所谓了,不给胡应相也会给其他人,那麽多大型项目不可能都是长兴地产自己招人去做事的,各种外包很常见。
「好的。」胡应相接过名片后立刻收好,这种大人物的名片很多时候作用是非常大的。
PS: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