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新电子产品:磁带音乐播放器(月底求月票)
与张辉一番聊天后,时间到了中午,杨文东便在附近吃了一份便餐,随后坐着车队,前往港岛北角,正好方向也顺路,20分钟就到了。
今天的行程,其实也是早定下来的,上午来港华大厦,下午则是来荣耀电子。
「杨生丶杨太太。」王志群也是提前来到工厂门口接待。
杨文东笑说道:「好久没来荣耀电子的工厂了,今天正好也有些事情跟你商量一下,就来看看了。」
一般情况下,当有什麽事情的时候,自然是杨文东叫手下人去总部,以前基本上也是如此;不过偶尔老板也是需要下去了解一下的,所以今天也就来看看了。
特别是电子产业,虽然在规模上如今还远比不上长兴实业,但如今60年代中期已到,全球也即将进入电子产业的爆发期,作为掌握未来发展方向的穿越者,在有了资金的情况下,必然可以吃下一大口蛋糕;
相对来说,长兴实业反而可能会走入平缓期,因为创意型商品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不过平缓期的长兴实业,也会是亚洲最大的制造业公司之一,只是比不过未来的荣耀电子罢了。
王志群道:「好的,那先这边请。」
「行。」杨文东同意说道。
众人一起先是前往旁边的车间,这里很多电视机,也在逐步的组装。
杨文东突然问道:「我们的电晶体生产线,不在这里,是吧?」
荣耀电子当初最早的业务,其实并不是什麽终端商品,而是电晶体;
当时也是因为香港的收音机需要从日本进口昂贵的电晶体,而收音机结构简单,所以杨文东并没有直接做收音机,而是投入资金做了电晶体。
「是的,电晶体工厂在离这里差不多3公里的地方。」王志群也不知道老板为什麽询问,便说道:「如果杨生有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待会去看一看。」
「不必了,那些专业的东西,我也看不懂。」杨文东顿了顿说道:「不过我听说美国那边开始流行集成电路以及晶片,这方面你以后有时间重点研究一下,看看我们香港这边有没有需求,有的话看看能不能引进设备在这里生产。」
60年代中期,晶片与集成电路就开始逐步出现了,杨文东对此也是非常关注,特别是仙童半导体这个美国黄埔军校,再过几年,前世最出名的英特尔也快诞生了。
只是对于技术,他也不是很懂,作为非专科的穿越者,他更擅长的是终端产品,可电子行业,没有技术也是不行的,因此也必须要有这方面的投入与准备。
「这两样东西我也听说过一点,但还没有详细研究过。」王志群点点头说道。
杨文东笑道:「那让美国那边的人调查一下,特别是是仙童半导体丶IBM这样公司的一些成果。」
这几年来,荣耀电子的核心都是在终端产品,对于技术这一块也的确有些忽视了.,不过这也是正常的,香港这种电子工业荒漠,目前的极限也就在这里,甚至以后也未必能够达到杨文东的要求。
「好的,我会让美国那边的实验室收集这方面的资料。」王志群答应说道。
「嗯」杨文东笑了笑,
随后又正常跟着车间的负责人,在整个车间转了一圈,观看了目前荣耀电子几款产品的生产线;
这些产品也不算复杂,主要还是以组装为主,杨文东也就是提了一些自己的问题后,便结束了。
下午三点,杨文东来到了工厂前方的行政楼会议室,这里也已经准备好了各种水果。
「杨生,这是上个季度工厂的生产及销量情况。」王志群也将几份资料送了上来。
「好,我看看。」杨文东点点头,随后打开几份文件看了下;
过了会问道:「看这数据,我们荣耀电子,也已经逐步出现产能不足的情况了?」
「是的,特别是电视机,目前每个月4万台产能,不太够销售了。」王志群说道:「集团拥有的渠道很多,在东南亚20多个国家丶欧洲以及南美洲这些地方也都有了经销商;
再加上我们的电视机物美价廉,远比小日本的有性价比,所以需求量很大,这还是我已经对出口电视机进行两次调价后的数据了。」
长兴集团的各种海外渠道资源,是远超过香港其他制造业公司的想像的,光是在香港的名气,就足以让很多做外贸的商人主动合作了.,这跟其他工厂可不一样,其他工厂是求着外贸公司,而长兴是反过来的。
在国外,早期电蚊拍就开拓了很多经销客户,还有就是长兴实业那边,虽然两边产品不一样,但总有一部分经销商是啥都卖的,这个资源利用起来,也是很给力了。
所以短短几年时间,荣耀电子就在全球大几十个国家有了合作经销商,这些还都是有点本土实力的,而这个时代,很多电子产品只能欧美日制作,价格又贵,香港的电子产品,是一个非常好的低顺位取代
因此,当初50万年产能的电视机生产线现在却又不够用了.主要也是因为当初的职业经理人们,没想过长兴集团的发展会这麽迅速。
「哈哈,这也算是好消息了。」杨文东点点头,问道:「那就准备扩大产能吧,海外市场太大了,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
虽然黑白电视机已经在西方国家淘汰了,可在东南亚,乃至于20年后的内地,还是很吃香的,也就是说,这个产业,是能够吃20年保底的
原先历史上的三星电子,可就是靠着黑白电视机起家的,哪怕是落后产业,当做到世界第一的时候,也是非常成功的;且将黑白电视机做好了,才有可能攻向彩色电视机领域,走路了才能学会跑。
「好的,我也已经在询价了。」王志群又说道:「杨生,这次,我想购买一条全新的生产线,因为短期内,想找到二手生产线的可能性不大,没这麽巧的事情;
而如果等太久,就可能会影响我们的生产计划了。」
「可以,二手生产线的出现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杨文东同意说道:「以我们今天的规模,买新的也无所谓。」
王志群则道:「那要不要也购买一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
「买彩色的?」杨文东立刻问道:「彩色电视机,只能卖给欧美日这些国家,你有把握吗?」
谁都知道彩色的电视机更好,可问题就在于,不是你买的彩色电视机,就可以看彩色电视了,就算是杨文东家里,也只能看到黑白的
因为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电视,它发出来的信号,本身就自带颜色定义,彩色的信号可以给黑白电视机用,反过来这不行.
在东南亚,绝大部分地区的电视信号都是黑白的,所以买彩色电视机也没用;因此生产彩色电视机,就只能出口欧美日等国家。
王志群回道:「我们在这方面的成本,比日本便宜一点,出口美国欧洲,还是有机会的,只要比本土品牌便宜就行了。????我想购买的,也是一条小型的彩色生产线,我们买回来,也可以作为最初期研究之用。」
「那显像管呢?也能放在香港生产?」杨文东又问道。
这个时代的彩电,可是工业皇冠,很多发达国家也都努力要保持这个技术领先优势。
王志群回道:「是的,我们买的其实也是过时的技术,这方面限制不大,本身美国佬如今的彩电也不如日本,他们对这种不如人的技术外泄反而管的不是很严了。」
「那行。」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购买新的黑白电视机生产线以及小型彩色电视机生产线的具体报告,你写一份详细数据给我,我看了后再决定。
不过要求就是显像管这种核心技术产品必须在香港生产,另外渠道方面也需要确定好。」
「好的,我会调查清楚的。」王志群说道:「不过涉及到不小的投资丶外加各国考察,可能需要的时间会久一点。」
「嗯尽快吧,时间不等人。」杨文东又说道:「据我所知,韩国丶湾湾乃至日本的一些非经济发达地区,也都在做类似黑白电视机,我们也需要抓紧抢走市场。」
「是,我明白。」王志群答应说道。
杨文东顿了顿,又道:「那其他各种小家电呢,产能怎麽样?」
王志群回道:「这些问题不大,新工厂已经建完了了,也开始投工了,产能很快就能上去,东西本身也比较简单。」
「这样工厂这边一处那边一处也不好。」杨文东想了想说道:「先这样坚持一段时间,等后面我会在港岛拿下一大片地皮,然后我们再专门建厂。
就跟观塘的产业园一样,所有产业在一起,甚至连一些重要供应商也放在一起,这样就方便多了。」
工厂产业集中,绝对不仅仅是能够省运输的油,更重要的是时间与效率,别说这个时代,就算是前世微信可以瞬间传遍全球的21世纪,制造业还是流行聚集在一起提高效率,连很多汽车厂,都要求供应商在百公里范围内。
「这样好是好,只是想在香港岛拿下这麽大的地皮,哪怕是工业地皮,也不太可能吧?」王志群有些不可置信的问道。
香港港岛自100年前就开始开发,早期土地多的可以养牛;但后续人口越来越多,空地自然就越来越少了。
纵然现在还是有很多地皮可以用来建工厂,但基本上都是小面积的;
一大片面积土地,也是有的,但肯定不可能用于建工厂,对于政府来说,建商业或者住宅更划算。
杨文东笑说道:「这个就等看看吧,实在不行就去九龙半岛。」
正常情况下,肯定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置地也做不到,真能做到,拿下一大快地皮用来建工厂,也不符合商业逻辑。
但即将到来的1967年,连中环内最核心的商业大厦都有人甩卖,港府也严重缺钱,或许自己就有机会了,.,当然那个时候最重要的还是拿商业地皮,可拿了一块大的工业地皮,也不影响其他事情。
「好,能这样就最好了。」王志群回道。
长兴集团严令禁止各个产业接触地产行业,所以在港岛或者在九龙,对他们来说影响不大;至于本土人才问题,以今天荣耀电子的规模,搞搞一些宿舍丶班车之类的还是没什麽问题的。
「那行,这些事情就先这样。」杨文东又说道:「接下来除了之前的业务,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我需要你去做,这件事,跟当初我们生产电视机一样重要。」
「杨生请说。」王志群立刻也严肃起来。
杨文东这个老板亲自来这里,其实肯定也是有着重要事情的,所谓参观,不过就是顺便来看看罢了。
杨文东问道:「你知道现在家里想听音乐,该怎麽办?」
「听音乐?」王志群一时没反应过来,但还是回道:「一般是听电台,里面有很多音乐,又或者听黑胶唱片,但是价格比较贵,我家也没买。」
「连你家都没买,足以看出大部分人是消费不起的。」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黑胶唱片设备与黑胶唱片本身,经常出现在前世民国电视剧里,感觉很多人都有,但实际上这玩意真的很贵,唱片本身也容易损坏。
当然,王志群肯定也是买的起的,只是投入过高,可能觉得不太划算。
王志群点点头道:「是的,唱片租赁也很麻烦,我平日工作也忙,没时间经常换来换去,还不如听听电台的好了,音乐也不错,就是不能自己选择。」
「想选择,就需要自己能够做主的设备了。」杨文东又道:「欧州的飞利浦公司,知道不?」
「知道。」王志群回道。
杨文东又道:「他们在1962年发布了一种叫做磁带的音乐载体以及对应设备,我希望你去一趟,看看能不能买下生产授权,引进这种技术与生产线。」
PS:月底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