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零售业的海外扩张投资
魏泽涛问道:「杨生也想投资湾湾这边的商业?」
「投资一点,或许可以。」杨文东想了想,说道:「你也知道,长兴地产如今在香港地方市场处于收缩战略,手中也还是有不少资金的,那过来投资湾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离地产危机只有不到两年时间了,长兴地产自然在杨文东的授意下,收缩战线,重点投资帮助家乐福获得属于自己的物业,其他方面都不积极了。
这样的收缩战略,自然也不可能瞒得住香港的其他地产公司以及媒体,市场之上也早有风声,还有很多人坚信地产市场会一直上涨,反过来嘲笑长兴地产。
杨文东也没想着隐瞒,随便外人猜测,反正到了明年,长兴地产还会大规模抛售各种物业,还需要指望这些对地产信心十足的人或者公司来高位接盘的。
而这样操作,手中的资金就空闲了,毕竟家乐福的店铺建设也是可以用贷款的,没必要自己花钱,且这样的项目也不会需要很多资金。
魏泽涛道:「可湾湾这边,在地产这一块商业化并不发达,知名的地产公司也没几家,而且这些背后应该都有政府关系,想入股也不容易。」
「我没想着投资湾湾这些地产公司。」杨文东想了想,说道:「我只是想投资超市,或者院线,可法律不容许,就只能想办法与湾湾的人合资就行了。」
魏泽涛想了想,说道:「或许可以与王永庆合作,他可是湾湾的人,再签一份未来的回购协议就行。」
「我想想。」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件事也还需要谨慎一点,也需要跟王永庆单独商量一下。」
来到一处酒店后,待办理好了各种住宿,杨文东也迎来了一位客人。
「王生,你好。」杨文东对着一位中年人,礼貌握手说道。
此人自然就是台塑集团的创始人王永庆了,对于这位未来的亚洲塑料大王,杨文东也是打心底眼佩服的。
能够将企业打造成世界级别的,那绝对都是人中龙凤的级别。
王永庆也是笑说道:「杨生,好久不见了,你的生意可是越来越大了,我在湾湾也都是经常听到新闻对你的报导啊。」
杨文东好奇问道:「湾湾这边的新闻也报导我?」
王永庆笑道:「对,湾湾的华人其实与香港差不多,都是幕强的,如今ZJ稳定,大家都一门心思发展经济,那能够将生意做大的华人,自然会被钦佩。
特别是杨生你白手起家,几年时间就打下一番大事业,可以说是华人群体之中,最成功的代表了。」
「哈哈,想不到我在湾湾这边也有这麽高的评价。」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随着长兴集团的规模越来越大,被海外媒体关注也算正常,华人群体之中,自己也绝对算得上排名靠前了,而且真要是算第一代创业者,那可能就是第一了,其他一些华人家族,大部分都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
「杨生可以考虑在湾湾加大投资,湾湾这边政府肯定会很欢迎的。」王永庆笑了笑说道。
杨文东好奇问道:「怎麽?你也是替湾湾政府来让我投资的?」
「一半一半吧,湾湾那边的确也曾经找过我。」王永庆笑着说道。
「嗯这倒正常。」杨文东点点头,问道:「那先说我们的正事。」
「好。」王永庆也说道:「我找你,是关于台塑的,这几年,因为湾湾以及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很迅速,对于塑料的需求很高,台塑的发展也很快;
所以我准备大投资一笔,建一个大型塑料生产基地,将现有的产能再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吨塑料丶尼龙产能。」
「你是想让我按照股份来增资?」杨文东同意说道:「没问题,我会按比例出钱。」
对于「台塑」丶「沃尔玛」这种未来巨头,他肯定是全力支持的,不仅仅是未来经济上的回报,在其他自己的产业上,也会对自己有着帮助。
台塑的规模越大,那自己就能获得越便宜的原材料,如今的塑料,已然成为了长兴集团需求量最高的原材料,不仅仅是长兴实业,就是以后荣耀电子的家电,也都是非常需要依赖塑料的。
王永庆说道:「那就好,不过这次扩产能需要的资金有点多,我大概估算了下,需要600万美元,这对于台塑来说,资金压力太大。
而且因为很多设备都是需要外汇购买,这麽大资金,湾湾政府那边,恐怕也会有问题,所以我希望能够从香港的银行借入美元。」
「湾湾政府不至于这麽短视吧?」杨文东好奇问道:「你的产能扩张后,卖的东西出口不就能赚外汇吗?」
王永庆笑道:「话是这麽说不假,但核心问题就是信心,我有这个信心,杨先生你也有,但湾湾政府没有啊,他们可能会认为如果规模扩充太大,卖不掉怎麽办?」
「倒也是,他们的角度不一样,专业程度也不一样。」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实际上如果不是王永庆在前世的成绩,而是其他自己投资的公司跑过来跟自己说这样的话,他也会非常谨慎。
塑料的未来自然很大,可怎麽证明一家企业能够成为这个领域的老大呢?就算是杨文东亲自投资,也没有把握,因为穿越者也没这个能力经营这种非创意型产业.,也只有王永庆这个原先在历史上牛逼的人物,杨文东才敢放心投资。
几百万美元不是一笔小钱,就算是长兴集团,如果亏了也是伤筋动骨的。
王永庆接着说道:「所以找海外的银行是最方便的,我本来是想找日本银行的,但那边的银行背后与很多财团有瓜葛,他们还想入股台塑丶甚至还要话语权,所以我没答应。」
「行,那我出面,请滙丰派人过来找你。」杨文东同意说道:「担保这一块,你尽量以自己的能力数据来说服他们,如果实在还是不行,不够的部分我来担保,不过我的担保也不是免费的。」
「明白。」王永庆笑说道:「这方面的资料,我也早就准备好了。」
「行。」杨文东又说道:「如果资金还是不够,我也可以继续入股,你自己考虑清楚,要不要我再投资,这件事我不强求。」
入股未来的潜力股,自然越多越好,但也得有个限度,比如沃尔玛,外人真的拿到太多的股份,那沃尔顿就可能立马换个马甲,事业重新开始。
所以凡事都有个度,特别在初期,适当的投资即可,等对方规模大了,或者上市了,再想办法增加一点股份是最好的,不能太贪心。
而现在,杨文东也是将这个选择给了王永庆,算是比较尊重了,你同意自然更好,不同意也无所谓,最重要的是双方能够一直这样合作下去。
「嗯杨生,暂时我这边不接受投资了。」王永庆想了想说道:「其实这次也只是我想着急速扩大市场,也不是那麽紧急。」
杨文东笑说道:「我理解,我们自己的产业,一般也是要掌握更多股权,所以我也只是提一下,你自愿决定。」
华资公司,都有着自己控股的习惯,宁可规模小一点也要稳住所有权,哪怕是前世的网际网路公司,必须依赖大规模融资,也还有AB股模式可以保住创始人的控制权。
以己度人,杨文东也是一样。
「那好。」王永庆接着说道:「这第二件事,就是杨生知道的,也是湾湾政府那边委托我,希望杨生你能够在湾湾投资,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带动大规模就业的工厂。」
「倒是巧了,刚刚我还在与老魏讨论这个问题。」杨文东笑了笑,问道:「那湾湾这边,能给出什麽样的条件?」
跟港府谈投资,没什麽意义,因为港英政府吹捧「自由市场原则」,基本上你爱来不来,除非是失业人数太多影响社会了,他们才可能稍微谈谈条件。
而其他正常的政府,对于外资来投资,一般都会有优惠的,比如前世80年代的内地,一个能创汇带动万人就业的工厂,能给出的优惠是非常多的。
王永庆道:「具体的就得靠杨生你自己的人去谈了,但基本上可以做到合适的地皮免费丶3~5年税收优惠。」
「嗯,我会内部商量一下这个事。」杨文东点点头,随后问道:「如果我来湾湾投资服务业,行不行?」
「服务业?你是说家乐福?」王永庆追问道,他对杨文东这个大股东的很多产业,也知道一点。
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对,家乐福也有意进军海外,湾湾这边会是第一个市场。」
「直接投资肯定不行,法律就是不容许。」王永庆道:「不过可以与本地资本合作,比如一些常见的加盟模式,入股不超过33%也行,政府那边也没有彻底封死,其实也是想着本土服务业能够学习一下海外经验。」
「我知道。」杨文东想了想,道:「那跟王生你合作?怎麽样?」
「我?」王永庆不解问道:「可是我没有参与过零售行业啊?」
杨文东则道:『这没关系,我需要的ZZ资源以及本地的人脉,这些你都有,经营方面,完全可以让我的人来丶或者在湾湾招人就行了。』
现在的王永庆,已经是湾湾最大的塑料供应商,权势不算小,而未来五年十年,其产业发展速度将会更快,那在湾湾本土的地位自然更高。
这些也都符合杨文东在海外寻找本地财团合作的标准,只不过王永庆因为创业时间太短,还没有形成「财团」的意识。
「倒也可以。」王永庆点点头说道:「那我们怎麽个加盟合作?」
杨文东想了想说道:「具体我会派人来与你谈的,包括湾湾政府那边,不过有个前提,如果以后湾湾容许外资独资投资,那我需要收回这些股权。」
香港地产即将出现问题,那自己的资金也可以适当的朝着另外一个华人聚集地湾湾转移了,虽然这边经济差了点,但人口要比香港多多了,综合来看,也会是一个不低于香港的大市场。
如果能够将湾湾也打造成自己零售业的根基地之一,那对家乐福未来的扩张,还是很有好处的,甚至短期内,也能优化产业链,降低成本,从而也能帮助香港超市那边,对抗怡和以及其他可能的竞争对手。
还有就是地产,一些类似「中环」的黄金位置或者郊区的大片土地,这个时候比较容易入手,等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湾湾也开始全民炒房的时候,想再下手难度就大了。
「行。」王永庆也没太在意。
他知道这个零售的合作,不过就是各取所需,对方需要他在本地的资源,自己也能够稍微获得利益,然后同时巩固双方的合作关系。
对他来说,对重要的还是自己新产业基地的规划。
「那好,这件事我这边来负责。」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湾湾的市场不会很大,他与王永庆其实都不会很在乎的。
随后几天,杨文东带着苏依依及大儿子,一起在台北玩了几天,便返回了香港。
6月10日,星期一。
杨文东在长兴大厦见到了一位很久未见的手下林尤沺。
「杨生,您好。」林尤沺礼貌笑说道。
「坐,阿林。」杨文东笑说道。
林尤沺的年龄不算很大,今年也才30出头,虽然还是比杨文东大,但要比其他管理层好多了。
「多谢杨生。」林尤沺坐下后,助理也上了一杯茶。
杨文东道:「阿林,这几年你在美国也算是辛苦了,集团很多产业在美国的渠道乃至研究中心,都是你组建起来的。」
自己旗下的工业品,在美国有3M的渠道,但也是需要有自己人维护的,而电子产品或者一些小商品,不走大渠道,也都是林尤沺在美国结识各方渠道,从而为未来自己旗下的产品,大规模进军美国做好基础。
林尤沺笑说道:「杨生客气了,这也是我应该的。」
「嗯」杨文东道:「这次叫你回香港,有一件事还需要委托你去做。」
「什麽事?杨生请说。」林尤沺问道。
杨文东说道:「我希望你去一趟欧洲,替我收购几家欧洲企业的股份,这几家欧洲企业,都是零售集团,是我这几年来,查看大量资料后,看好的一些企业。」
说完,他便将纸张递了过去。
林尤沺接过纸张,上面写着几个字母名字:IKEA(瑞典)丶Carrefour(法国)丶TESCO(英国)丶Auchan(法国)丶德国的奥乐齐(ILDI)).
总共11个名字,林尤沺看完后问道:「这些我都没听过,杨生是想收购下来,还是投资。」
「只是投资。」杨文东又说道:「不过如果能够跟沃尔玛一样,达成战略合作,那是最好的,不行的话,那单纯投资就行了。」
「好,我明白了。」林尤沺答应道:「我马上出发去欧洲,先去了解一下这些公司的情况。」
「嗯,行。」杨文东又道:「这些公司也不是全要投资,能有几个就几个,有进展的话随时联系我。」
PS: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