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劈山救母与哪咤闹海
吴海林听完后,问道:「杨生说的是盘古丶伏羲丶女娲丶后羿这些故事?」
「对,特别是封神榜与西游记。」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华国古代的神话故事,就太多了,无穷无尽,我们都不知道,可以根据这些来编制出多少故事了。」
在短期内做不了前世日本以及美国漫画的情况下,开发华国古代那麽多神话故事,就是最简单的方法了,且可能成绩也能达到最好。
哪怕是香港或者东南亚的华人,基本上对这些神话人物都是熟悉的,只要看到标题,那就知道是个什麽情况,这就是最大的推广了。
甚至到了21世纪的网文时代,还有很多关于洪荒丶西游丶聊斋等等经典作品。
吴海林想了想,说道:「这些故事,的确容易改编成漫画,我在内地的时候,也参与过这样的项目,写的就是西游记前段的故事。」
「《大闹天宫》吗?」杨文东追问道。
内地在50年代初,也开始发展漫画产业,这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一个国家虽然穷,但也要有这些东西。
而在1961年,国内上沪美术电影制片厂就推出了一部漫画,叫做《大闹天宫》,故事剧情麽,看到标题也就知道了,也就是孙悟空在被镇压五指山之前的故事,也可以说是《西游记》里面,让人看的最爽的片段。
这部剧的成绩在内地也是爆火,因为彼时的内地大部分人不识字,少数识字的群体中,恐怕也没几个人有能力看一本古版的西游记,且书籍本身也是很贵的。
因此,这样的一部漫画,对于本身就缺乏文化娱乐的群体来说,自然是好看至极了。
吴海林说道:「是的,我曾经参与过部分《大闹天宫》的剧情绘制。」
杨文东问:「那你觉得,《大闹天宫》里,哪些角色很吸引人?」
吴海林想了想,回道:「这第一自然是孙悟空了,第二应该算是二郎神丶第三,算是哪咤还有李靖这些神仙了;
其他的,比如如来,虽然实力最强,但其实并不算印象深刻。」
「对。」杨文东点点头,道:「孙悟空自然不多说了,西游记的主角,我个人也是喜欢二郎神与哪咤的。」
吴海林顿了顿,问道:「杨生,这哪咤还算不错,但是二郎神,算是反派吧?」
「哈哈,他也只是做自己的本职工作罢了,算不上反派。」杨文东笑了笑,道:「而且他的身份,是玉皇大帝的外甥,还跟玉帝有一些恩怨,又曾经劈山救母,这种孝道,如果以他为主角,也是可以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的。」
吴海林思考片刻后,说道:「的确,劈山救母这个故事,肯定能够吸引人,不过古代流传下来关于这个故事的,并不是很详细,没有跟西游记那样,写成故事书籍传世。」
「我们也不需要古代的故事。」杨文东摇摇头说道:「重点是很多人都知道二郎神杨戬,也知道他劈山救母,我们就根据这个故事,重新写故事就行了;
至于是不是跟古代的剧情一样,这不重要,甚至哪一天我们写西游记漫画故事,是不是跟书本一样,也不重要。」
前世21世纪的很多人不知道,他们自认为自己知晓的《西游记》故事,与原书籍差别是非常大的,比如玉皇大帝,在原着中可不是如电视剧里躲到桌下那麽菜的。
但因为电视剧的推广能力太强,很多人就都是这麽认为的。
「有道理,只要我们写的好,再先宣传,那人们就会以我们的故事,先入为主了。」张志远分析说道。
杨文东说道:「对,所以,这个漫画先不用着急动笔画,而是要构思好故事,二郎神从出生丶母亲被压在山下丶四处求师学艺丶再对抗天庭丶然后救母等等。」
「好。」吴海林答应后,脑海之中,就开始快速转动,想着怎样完善这个故事了。
张志远则问道:「杨生,古代神话还有沉香救母,我们要不要也写?」
「这个先不用。」杨文东摇头说道:「一个一个来吧,先写二郎神,二郎神的名气更大一点。」
前世21世纪因为《宝莲灯》的出名,导致沉香这个名字爆火,当然,更火的是二郎神,后来还有了前传。
不过现在他准备反过来,先写二郎神,沉香就以后再说了。
至于模仿前世电视剧剧情,那就不需要了,因为古代历史上的神话故事,杨戬救母也是成功的,而不是被十个太阳晒死,那是《宝莲灯前传》。
「好的,我这就安排人去收集这方面的故事。」张志远说道:「吴生这边还请安排人组成团队小组,到时候我们再讨论剧情。」
吴海林点点头:「行,人员不是问题。」
杨文东问:「现在绘画部门人员足够了?」
吴海林回道:「是的,目前来说是足够了,因为人事部门从东南亚挖人了,那边有着很多华人,比湾湾与香港加起来都多。
现在绘画部门已经有了32人,剧情设计部门也有了11人,这也是《葫芦兄弟》的动画电影制作越来越快的原因。」
张志远也跟着解释道:「杨生,东南亚那边因为没怎麽经历二战战火,加上人多,所以这方面的人也多,只要我们需要,再找几十个过来,都是可能的。」
杨文东笑说道:「好,既然人力不是问题,那再加一个漫画项目,我们的长兴漫画,一直依赖一两个漫画,的确太不保险了。」
前世买过漫画报刊或者书籍(单行本除外)的都知道,一份漫画中,是有很多不同的故事的。
就如同音乐磁带丶或者故事书等等。
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客户数量,假设一部漫画周刊中有5个漫画,那其中一个吸引住客户,该客户就可能只为了一部漫画而购买该漫画周刊。
甚至还特意将不同类型的漫画放在一起,就是尽量吸引不同喜好的群体客户。
之前长兴漫画周刊只有短篇的《葫芦兄弟》,现在也只有《黑猫警长》,这就不能吸引不喜欢这部漫画的客户,是一种损失。
所以连载的故事书籍丶漫画,都是多故事的,这样才能达到商业化最大利益。
张志远笑问道:「杨生请说,还是古典神话故事吗?」
「对。」杨文东点点头说道:「这就是吴生刚刚说的第三个:哪咤。」
「哪咤?」吴海林想了想说道:「哪咤割肉还母,倒也很吸引人。」
杨文东笑说道:「对,这个跟二郎神那个一样,也需要我们自己根据古代故事的一些设定,然后延伸剧情。
陈塘关丶李靖丶龙王这些,围绕着这些写。」
其实,如果可以,他更想将90年代内地西游记的那个版本给做出来,当时这部《西游记》,可是火遍中国及亚洲的。
但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要知道,动画片都放了几十集,改成漫画,那不知道得多少期了,且里面的各种人物太多了。
这样的爆款IP漫画,要麽不画,要画就得画好,加上自己团队也没有绘画这些神话故事的经验,因此,可以先画几个短篇神话故事试试水。
吴海林答应说道:「好的,我这边也会尝试先将故事构思出来,再开始动笔。」
「行,那就这样。」杨文东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去年我们长兴文化刚刚成立,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更是要再接再厉,再多做出几个有热度的漫画。
这样一来,相关衍生品就有了更高的收益,资金多了,我们也可以再继续进行创作。」
「明白。」张志远笑说道:「我会尽快的打通亚洲的各个华人区域市场,也会逐步的尝试,进军海外本土市场。」
「嗯,这个不太容易。」杨文东又道:「最佳方式,还是做成电影或者电视剧动画片,以视觉的方式传播,这样效率更高。」
哪怕是强如前世90年代的日本漫画,进军其他国家也都是主要靠动画片的了。
根本原因也是看漫画书籍太费劲了,远不如看动画舒服。
张志远说道:「我会尽快多招人,保证以后漫画出来后,尽快做成动画片。」
杨文东也道:「行,但长远考虑,也不能全部靠外面招人,所以两个方向,一个是我们自己培养,在香港范围内寻找有这方面天赋的人,招进来先做点普通事情,帮帮下手,然后逐步锻炼。
第二就是看看能不能跟内地合作,比如那个上沪美术电影制片厂,我们将漫画给他们,让他们替我们做动画。」
「跟内地合作?」张志远愣了下,随后看向吴海林,问道:「老吴,行的通吗?」
「这,我也不知道。」吴海林也不确定。
杨文东笑道:「去联系一下新华社,他们也缺外汇,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应该不会拒绝的。」
内地虽然还没有改开,可并不代表不需要与海外贸易丶交流,要不然,香港早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了。
在原先历史上的1965年,上沪美术电影厂就与日本的一家动漫公司合作过,那现在与香港资本合作,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给他们做的事情,就类似于代加工了,我给你漫画内容,你画出来就行了,完后东西给我,我给你外汇,还不涉及版权问题。
张志远点头答应道:「好的,我这就与新华社联系一下试试。」
「嗯,那就这样。」杨文东说道:「除了我的故事,你们自己也可以尝试创作,华国古代的故事,太多了。」
吴海林道:「明白,杨生。」
PS:求月票
(本章完)